浅谈小学数学教育

2018-06-01 10:58仓吉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效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仓吉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深化,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相应的教育现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满堂灌""注入式"教学模式转变成为"自主探究"教学,课堂师生零互动,鸦雀无声的教学氛围和学生束手束脚、纹丝不敢动的状况也都得到了改善。但是,回想平时的教学活动,虽说思想上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思想、精神、要求有所迎合,但是行为上却有所欠缺。如何进行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的问题,依旧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53-02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小学教学中,学生对教师唯命是从是极为常见的,学生对老师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崇敬和惧怕的双重矛盾和恐惧。这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利于学生问问题,这对学生是不利的,显然阻碍了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们需要大大改革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必须清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帮助建立和谐的教室,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显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关系为学生创造了思维空间和良好的氛围,使他们有勇气,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将能够打破传统观念,不再认为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是完全正确的,以促进自己的独立人格,培养独特的思维方式。

2.保证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突破把教学过程的任务看成是向学生传授数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掌握数学基本技能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不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应该充满内在活力,表现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觉需求,对学习进程的高度负责和对学习活动的充分自主上。学习从属于主体的发展水平,教师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身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但教学必须越过学生现实的发展水平,走在学生智力发展的前面,让学生始终处于"跳一跳"摘果子的学习状态,从而使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享受学习数学的欢乐。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变教师"要我学"为"我要学"。尝试教学法、引导发现法、探究法在这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 如教学"十几减9"是,首先由一个实际问题引人,"小明家来了一批客人,为了招待客人,小明洗了11个苹果,客人吃了9个,还剩几个苹果?"由问题引出题图,当学生直观数出还剩两个苹果后,教师进行目标激励:不看图,谁能想出怎样计算?学生就会主动搜索自己原有的、与新问题最接近的认知图式9+( )=11,11-10=1,9+1=10等。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创造。学生有多种思维方式:(1)想加算减;(2)先减去10,再加l ;(3)9和11都先加1再相减;(4)先算10-9,再算11-10,再把两个差和起来;(5)11先减去1得10,10再减去8;(6)11可以分为9和2,所以11-9=2;等等。教师安排学生互相交流想法,用"13-9=?"来验证自己的发现,互相出题,寻找十几减9的规律等一系列自主探索活动,使教学过程得到了明显优化。

3.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作为学科数学的小学数学与数学科学在目的、形式、顺序、认识的起点上(或基础上)是不同的。数学科学,是精确地阐明某些数学理论、是严格的推理、是以数学理论的逻辑系统进行编制。小学数学是"儿童自己的数学",是学生在生活与活动中产生的数学,是学生"街头数学"的继续和延伸。每个学生并不是上学后才接触数学,也不仅仅是在学校中才接触数学,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碰到各种数学问题,从而逐步形成自己的数学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不是独立于社会环境之外的一个体系。学生认识的起点往往不是逻辑公理,而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事例。如,小学生学习加法的时候,并不是从定义出发的,而是从生活中的加法的事例出发,然后总结出加法的法则和意义的。

4.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借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巧的一种手段,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吸收。具体一堂课,到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考虑,一般地,每节数学课都要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因此,通常所采用的都是讲授与练习相配合的方法。有些课题要数形结合求解,此时可联系图形,用谈话式"依形探数"或"用数定形",以使问题直观易懂,学生吸收自然好。对于一些综合题,可结合分析,采用点拨讲授法,要挖尽条件,点其窍门,减缓坡度,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也便于学生吸收。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必须在"讲"上下功夫,狠抓"练习"这一环节,注重启发式、探索式,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语言规范简洁,练习时做到难易适中,适时启发反馈,力求使同学在认识与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形成技能技巧,以达到吸收消化的目的。

5.加强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在孩子们刚开始接触数学的时候,就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习惯。

其实现在的学生都很聪明,在智力上并没有多少的差别,只是那些分数高,学习好的学生都要比这些学习差的学生要更认真一些。有些孩子没有答对,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马虎,有很多孩子,甚至有很多的填空题会忘记做,这些都是因为马虎导致的。因此我们要改变小学生马虎的这个习惯,培养他们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还有检查的好习惯,让他们从小就养成这个好习惯,不仅对数学的学习,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

6.开展小组合作,在讨论交流中开拓思考空间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因为它的优势使学生相互补充,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的优势性格,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这个方法。

合作的力量是无限的,这种学习方式尚未广泛应用在小学课堂教学。由于个人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在同一年龄階段的学生的思维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因此,更容易沟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表达他们的意见,通过语言和行动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在分歧讨论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吸收同伴的意见,思考每个位置的优点和缺点同时,最终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使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优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得到了帮助,学生不仅学习新知识和口头表达能力,自学、思考、合作能力也有所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同时积极参与,相互沟通,公平竞争,促进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课堂师生互动、合作与交流,可以构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学生在自由的状态积极,活跃,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经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值得每一个小学数学老师的思考,借鉴。

总之,掌握数学知识不是唯一目标的数学教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建立的思想改革,从以下方面,将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有效实施。首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接下来,创建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意识;再次,团队合作,在讨论交流中开拓思考空间;最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训练思维习惯。

猜你喜欢
高效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科学施教,让初中音乐教学显实效
关于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