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计算错因及纠错策略

2018-06-01 10:58颜巧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错因计算小学数学

颜巧玲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本文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中常见的错误,并提出纠正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错因;纠错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2-0118-01

小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小学义务教学阶段,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学生的计算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基础的基础,计算能力的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可实际上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却不容乐观。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了计算教学中学生常见的错误,并对如何纠正这些错误作了一些思考。

1.常见错因归结

1.1 基础口算不过关。"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都是小学生应该牢固掌握的口算,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计算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由于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而出现的错误,如我前段时间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有一位成绩很好的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了这样的错误:47+16=62、16+67=82,这样的错误一看就知道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6+7口算错误,再如:8×16=122、37×5=190等都是由于九九乘法口诀表不熟导致的错误。

1.2 算理不清。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笔算加法计算法则是由"数位"、"个位"、"相加"、"满 十"、"前一位"、"进一"等数学概念组成,如果学生没有弄清楚这些概念,就无法依据计算法则进行笔算。学生练习时出现的"35+5=85、63-5=13"等错误就是没能明白个位和个位相加减、十位同十位相加减这一计算法则而导致的。又如:出现67-39=21就是因为学生对退位减法算理不清,学生明白了个位不够减应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却忘记要加上个位上的数然后再减,所以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直接用10来减减数个位上的数。

1.3 计算习惯不良。小学生的感知一般说来比较笼统,不够精细,尤其是低年级更为突出。例如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常常把43误抄写34,有时从草稿上抄到作业本上,一搬家就变了样,把60抄成69,把"+"看成"-"。另外,计算书写马虎,字迹潦草;计算时不注意审题就急着盲目去做;无论数字大小,是否熟练一律口算,不愿意动笔演算等也是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

2.常见纠错策略

2.1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兴趣可以转化为内在动机,可以成为一种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增强,学习自觉性也会大大提高。如果学习缺乏动力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造成学习成绩低下。如在教学简便计算前,教师给学生讲解高斯幼年时创造性地解答"1+2+3+4+……+100"一百个自然数之和的故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开展对"16+18+20+22+24,1+3+5+……+99"等题的讨论,学生审题比以往认真,对数字特点的分析更为仔细,并能灵活运用有关定律、法则,找出解题规律,越学越有趣味,越学越有劲。

2.2 理解运算法则。

运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运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数学学习相当重要的学习目标。而在计算中运算法则的掌握是学生准确、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的根本,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的基础。而要掌握法则必须要先理解法则,只有理解了,才能記住;只有理解了,才能应用。但是"记住了"与"理解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记住了"的东西不一定"理解了"。例如,有些学生能一字不漏地把运算法则记得烂熟,也能按照法则进行一些计算,但是,他们并不懂得运算法则的本质意义。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运算法则的理解,并举实例说明。只有这样才算真正理解了法则,在以后的运算中就能运用自如。

2.3 进行对比训练。

为了提高计算能力,一定量的计算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性。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弄题海战术,要精心设计练习,认真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善于抓住学生运算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错误。例如,任何数除以1与1除以任何数(0除外),大多数学生混淆不清,因此,必须抓住这种典型错误,设置对比练习,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在四则混合计算中,例如,3.9-1.9×0.9-0.9,(3.9-1.9)×0.9-0.9,(3.9-1.9)×(0.9-0.9)等相关题目中运算的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为何计算结果不一样?通过比较使学生知道,因为运算顺序改变了,所以结果也变了。因此,在进行四则混合计算时,不要被一些特殊数字所迷惑,不能随意改变运算顺序,培养学生冷静、仔细的思考方法,从而提高计算的能力。

另外,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懂得如何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例如,48×1.25,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可有五种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明白计算时如有多种解法,就要选择其中最简便的运算方法,这叫作灵活、合理运算。而要进行灵活、合理的运算,首先必须认真分析题目特点和数字特征,将题目变形,或对数字进行分解组合,然后进行比较,选择最简便的运算方法。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低年级学生在计算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培养,正确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运算能力就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建.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16):64-65.

[2] 孟静.浅析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51+60.

猜你喜欢
错因计算小学数学
深究错因 把握本质
反思错因正确解答
理清错因,让“幂”运算强起来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