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2018-06-01 08:50汪天权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提问技巧小学数学

汪天权

摘要:课堂提问是对学生开启心志、激发兴趣、培养思维的有效方法;是师生情感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很大程度上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技巧有关。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5-0142-02

通过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时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偏爱"学困生。因此,教师所提问题应注意以下几个特性:

1.明确性

教师在深砖教材,了解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难易程度,在作出较为客观估计判断的情况下,具体明确地设计好课堂提问,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些启动思维活动的具体的情景。比如,我在复习<<三角形>>时,提出如下两个问题:(1)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类?(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类?按边又可以分为哪几类?问题(1)学生回答得就不完整。有的答:分为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这三类;有的答:分为锐角、钝角、直角、不等边、等腰、等边三角形。而问题(2)学生回答得就符合教材的实际,符合老师的意图,是因为教师为学生创造了明确而又切实可行的思维情境。

2.思考性

教师应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提出:

(1)若把这个圆平均分成32份、64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

(2)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

(3)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

长方形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周长的一半×半径=(2πr÷2)×r=πr2。

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启发性

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假如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则必须要设几个平台,即大问题后面要有几个小问题做铺垫。如,教学《等边三角形》时,可设计如下问题:

(1)边长有什么特点?

(2)三个内角各有多少度?

(3)三条高长度怎么样?

(4)这种图形属于什么图形?

(5)对称轴有几条?

这样提出的问题就有启发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到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4.灵活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一位教师教了整数减带分数后,要求学生做6-(3+14 )等于多少。有一个学生只把整数部分相减,得出3 14;另一个学生从被减数中拿出1化成44 ,相减时6又忘了减少1,得334 。在分析这两个学生做错的原因并订正后,教师没有到此为止,而是提出:如果要使答案是314 或334 ,那么这个题目应如何改动?这一问,立即引起全班学生的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这一问题恰恰把整数减带分数中容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地方暴露出来,这种问题来自学生,又由学生自己来解决的方式,不仅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裨益,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适宜性

为了使课堂提问产生较好的效果,教师所提的问题,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问题提得太浅,没有思考价值;问题提得太深,多数学生不能回答,會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所提的问题一般要掌握在"跳一跳,摘桃子"的难易度上。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可预先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上课时,让学生各自动手拼合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提问: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高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这个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其中一块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多少?现在,我们该如何表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学生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并按老师提出的问题逐个加深思考、理解,最后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6.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形式与规律。设计出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问题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性,然后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问: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2)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

(3)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

(4)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

(5)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6)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

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7.多向性

首先要让学生的思维多向。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道,向平面型、立体型思维拓展。因此,它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要注意信息传递的多向性。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改变信息单向传递的被动局面,使课堂呈现教师问学生答、学生问教师答、学生问学生答的生动活泼局面。

8.趣味性

在设计课堂提问时,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的活跃气氛,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在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适时、适当、适量地会问善问,正确把握问题反馈,一定会让我们的课堂快乐起来。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新课标》 《小学数学数学教师》.

猜你喜欢
提问技巧小学数学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