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龙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也是现阶段教学改革过程中学生自主能力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文重点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學习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发展目标出发,提出课堂教学中的基本策略,并对相应目标的实现流程予以探究。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流程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154-01
1.影响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并非天然形成,其通常是受外部因素的刺激而产生。仅就高中生而言,自主学习能力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受三类因素的影响:
其一,学生自身因素。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学习意愿、效能感知等都会影响其自主学习效果,其中:学生知识结构直接影响其学习方法和效率,学习意愿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意识和兴趣,效能感知不足则会进一步拉低学生学习兴趣和意愿。
其二,教师因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其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有最为显著的间接影响,例如师生关系不紧密容易抑制学生兴趣发展,也会拉低学生自主学习意愿,教师过多介入会使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其三,家庭因素。虽然高中生多住校且与家长的接触时间较少,但家庭中父母的教育观念、子女发展观念仍会对学生学习意识有一定影响,例如过度给孩子施压能够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不断下降。
2.针对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核心教学策略
2.1自主学习意识与基础技能培养。
自主学习意识是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维持动力,结合上文对自主学习发展影响因素的总结来看,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意识培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学校应长期组织以自主学习为核心的学习活动、竞赛活动等,并改善学生的成就感知,刺激学生增强对自主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全面落实人本教育,重视课堂转型改革的实践教学工作,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最后,教师应更频繁地与学生家长沟通,鼓励家长主动地改善亲子关系并向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
自主学习的基础技能培养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认知,教师应当在复习、预习、导学课中强化知识关联性教学,提高学生知识结构发展水平;二是自主学习方法,教师应多利用探究式学习活动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同步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丰富其学习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实践提供良好的基础性能力支持。
2.2自学动机刺激与条件创设。
学习动机的本质是学习兴趣,从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角度来看,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当从数学文化与数学美感认知、数学的生活实践化与工具化价值认知等角度出发,以学生自主的价值认知来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兴趣的理性发展。
在数学文化与美感认知方面,教师可以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生活化情境、游戏性情境等提出自主探究学习问题和目标,并辅以数学历史和文化知识的点缀,改变学生对数学学习传统的枯燥性认知,进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美感的认同。在数学学科价值认知方面,教师可以多利用生活化素材、趣味化活动来创设探究性问题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
2.3课堂教学方法的适应性调整。
教学方法的适应性调整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实际调整中需要始终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学习、自学与教师辅导、小组讨论和分析、教材阅读与点评等多种教学方法,上述方法都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仅在教师介入程度上有所差异,可以适应学生自学能力发展的不同阶段。
3.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设计可以参考如下流程:
3.1提出目标任务。一般任务为新知识学习、旧知识复习和巩固、知识实践性学习,新知识学习优选探究活动,旧知识学习优选小组活动,知识实践性学习优选游戏性活动和探究活动。
3.2引导自学活动。课堂教学时间相对紧张,自学活动一般较为短暂,教师需要适时介入进行引导,激发学生思维。
3.3自主检测与反馈。自学任务完成前,要求学生自行检测知识理解和记忆、问题解决成果,通过自主检验来加深学习印象。
3.4集中练习和反馈。主要用于收集学生学习成效,同时发现学生自主学习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指点并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帮助学生对易错知识形成更深刻的记忆。
3.5点评与总结。在学习活动后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方法、错误思维模式等进行点评,提出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实践建议,要求学生自主体验和感知,并注意在该阶段对学困生的优秀表现、成长性表现等进行赞扬,刺激学困生自主学习兴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子建, 邱德峰.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条件与策略[J]. 全球教育展望, 2017, 46(1):47-57.
[2]李士平, 赵蔚, 刘红霞,等. 数据表征元认知:基于学习分析的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 2017(3):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