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浅析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及教学改革的路径

2018-06-01 08:49刘丽萍
读与写·上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互联网

刘丽萍

摘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挑战。如何面对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要坚定信念、坚守信仰,自觉实现教师地位的转换,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改革已成为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教学改革;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3-0006-01

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出现的新情况

1.1大学生依托网络及时捕捉社会热点问题,畅通了信息传播渠道。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教师按教材设计教学内容,学生被动接受,不能通过开放的信息渠道发散思考。当前,网络成为一些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绝大部分学生每天几乎都使用网络来传递、接受信息。互联网的及时性与拥有的海量资源,可以使大学生有效获取当前的社会热点信息,随时获得自己感兴趣的资讯,及时捕捉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网络,大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对社会发生的经济、政治、民生、文化等方面的各种事件,更可以拓宽知识面,从而获得对应的思想理念、价值判断,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可通过浏览互联网逐步提升针对广泛信息的自我筛选能力,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使得学生向广泛性、交叉性和发散性思维发展,拓宽思路,有利于大学生的相互交流。

1.2互联网的平等性,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

随着互联网手机平台上的广泛应用,学生获得信息渠道更为畅通,每个学生不仅仅是信息接受者,还成为信息制造者和传播者。同时互联网营造了一个开放、自由的舆论环境,大学生的话语权明显加强,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表自己的看法。改变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学生有更多机会提出问题,展示自己的观点,极大丰富教师的教学素材,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学生还可以通过做PPT,以多媒体形式上讲台演讲,充当教师角色,生动、鲜活,做到在短时间内师生交流、学习、共赢。

1.3互联网的开放性,出现多元化价值观。

网络延拓了传统教学的物理时空,飞跃了课堂的围墙,使受教育者不必按传统方式到固定学习场所学习,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计算机终端的地方随时随地进行。不同的观念信息,不再仅仅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地区,数据、图片情报、新闻等都以共享资源的身份进入时空无限开放的公有之地。网络技术拓展了教学物理时空的同时,也拓展了师生的心理时空。传统教学中,师生虽然共时共学,但真正意义上的心理交流不多,网络社会给师生提供了超越时空的、开放的心理交往环境,在这一环境内,任何人都可以与一个或几个相同或不同地区的人联系、交往。交往的普遍性和无限性使每个个体都可能最广泛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从而形成了由共同目标、共同倾向联合而成的电子共同体。

大学生容易受网络上不良言论的影响,网络的虚拟性充满了诱惑,容易使部分学生逃避现实压力,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容易削弱思想理论课的效果。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上获得的信息鱼目混珠,传播内容的多元化也带来价值意识的多元化。西方文化、价值形态不断对我国实行意识形态渗透,同时,色情、暴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开始滋生,出现了多元化的价值观,互联网的运用也有一定负面作用。

2.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的路径

2.1教师要坚定信念、坚守信仰。

思政课担负着对学生主流思想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面对当前多元化社会思潮的汹涌来袭,必须主动出击,不能曲线相迎,而必须直面应对。面对多元化社会思潮,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让思政课理论入脑、入心、外化为行动。其次要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将多元化思潮现象指出来,摆出来,批判性分析,提出问题,让学生理性认识,增强民族认同感和道路自信;當西方多元化思维通过网络技术渗透到大学生思维当中时,一些非主流性的价值观会影响、左右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与具体的社会实践和传统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冲突。

2.2教师地位的转换。

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主导,对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起关键性作用,要适应互联网加语境下思政课教学需要,就必须主动适应、调整和转换教师的主体地位。适应互联网加背景下的思政课教育并不是完全以大学生的个人喜好为目标,而是以贯彻和实施国家意志为主,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来增强对学生吸引力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充分尊重和实现教师自主化教学的特点。应鼓励和激发每个老师的特长,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以适应互联网+语境下的高校思政课需要。因此只有主动调整和适应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和激发教师潜能,才能让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适应互联网+的大语境。

2.3教学目的与时俱进。

在互联网条件下,如何对良莠不齐的信息资源进行独立思考,并质疑、批判和取舍,自觉抵制各种垃圾信息、网络谣言的干扰,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

网络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网络把距离和时间缩小到零。信息可以便捷地获得和使用,社会发展也进入空前的加速期。因此,对于教学,必须用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把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学观念现代化是指教学应面向未来,为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才,以带动社会求新、求变。若忽视这一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信息日益增多,知识日益更新的网络时代,将失去适应能力创造能力。而加强教学对未来的导向功能,则将会使教学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学观念必须要现代化,具有未来意识,这是网络时代赋予教学的新使命。

参考文献:

[1]刘开源."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及对策探析",九江学院学报,2012年2期.

[2]刘洪波."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冲击、特质与创新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5期.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互联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