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18-06-01 11:30吴镇昌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8期
关键词:科研工作教研质量

吴镇昌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二者在学校发展中起着互相促进的作用:有效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可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发展,又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对于学校领导者来说,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学校持续发展的保证。如何通过提高学校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制订良好的学校评价方案,可以激励教师通过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然而,有些学校的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可靠性,没有很好地把握奖惩尺度,使有些工作出色的教师得不到公正的评价与相应的奖励,以致部分教师对学校的评价标准表示不满。如学生的成绩是评价教师工作绩效的主要依据之一,虽然它有很多局限性,但由于容易操作,不少学校只沿用这种评价办法。事实上,教学结果仅是“片面的质量”,这种评价方式既不能整体、充分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不能公正、客观地反映出教师的工作质量,与六大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相违背。鉴于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制订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方案呢?有效的评价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降低考试成绩在整体评价中的比重,根据学科特点增加一些其他的评定方式,使质量评价更加全面、客观。二是变“绝对标准”为“相对标准”,改变教师之间因一分、半分之差而出现“你上我必下”的局面,设定几级台阶(如合格、良好、优秀),使每个教师只要努力都可能达到良好或优秀等级。三是制订多元的评价制度,形成“乐学乐研”氛围,推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协作互助。

总之,对教师的评价不要仅仅局限于学生的成绩,还要关注教师在学习、教研方面的成绩,如撰写论文、主讲研讨课、开展课题研究等。同时,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正确、全面、多元化的考核内容及项目,实事求是地考核评价每一位教师,对勇于承担各项工作的教师应给予政策倾斜,在肯定骨干教师的同时激励后进教师,促进整个教师队伍的共同成长。

二、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升科研工作实效

教师的思想导向及其业务素质,影响着学校科研工作的全面推进。面对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的各种问题与不足也逐步显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科研工作的推进。因此,学校的重要任务应是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通过组织内的互帮互助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

一是加強教师理论知识的学习。学校可根据教师的自身需求和本校的实际需要,购买一些相关书籍分发给教师阅读,可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博览群书,并举行读书交流活动,以此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使教师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二是做好各级各类培训和校际交流工作。校本培训是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科研质量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因素,学校应持之以恒地贯彻“走出去,请进来”方针,做好校本培训。其一,为教师创设各种学习机会。鼓励、支持各种形式的校内外教科研培训、学历培训,促使更多的中青年教师主动、自觉地“走出去”,将先进的理念、丰硕的研究成果“请进来”,通过融合、吸收,内化成教师的科研水平。其二,充分利用校际交流与研讨的优势。要想尽快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水平,可借鉴先进学校的宝贵经验,通过校际的学术交流、观摩实践、主题讲座等教育科研形式,提高教师们的科研水平。

三是建立健全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教育科研能促进学校高速发展,能大力提高教师素质。只有完善的组织机构与规范的管理,才能保证教育科研有效开展。因此,学校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进行。如学校可根据科研目标,设立专项评估小组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评估,采取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过程管理与最终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科研工作与教师的期末考核、学年考核挂钩,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估教师的科研质量与成效,以此作为教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于那些取得了丰硕成果的教师,学校还可以在绩效工资分配和教师考核中适度倾斜,以此激发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迈上科学化、规范化、序列化的发展道路。

三、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

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可通过社会认同度、自我实现度和幸福感知度等方面去考察。教师职业生命质量越高,意味着教师既成全了学生,也成就了自我。这样的教师越多,学校就越容易获得成功。但现在有的学校出现了一些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要消除这种现象,就要提升教师的职业生命质量,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给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常规工作由重“量”到重“质”

常规管理对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可以从教师的工作计划、备课、听课等方面着手,由重“量”转向重“质”,即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再考虑量,变上级任务驱动为自身发展需要驱动。如在教师制订教学计划时,要先看计划是否符合本班实际,是否为教师课程实施中的必备环节。鉴于此,要实现这种由量到质的转变,必须让教师参与“新常规”的制定,且采用科研的方式来完成这项工作,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实效性。

2.教研内容与方式要适合教师需要

目前,许多学校的教研组织建设虽然能做到教研活动制度化,但仍然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改变这一现状,需从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把教研内容升华为专题研究。目前的教研活动通常为听课及课后研讨,参与者虽然有收获,但由于研讨内容较为广泛,没有聚焦点,而且不少是浮于表面,故效果并不是很好。活动中,如果引导教师去寻找日常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将其提炼成研究专题,再通过课例来探讨解决方法,那么教研活动参与者的收获就更大。

另一方面,整合自身与优秀学校的丰富资源,开展联校教研活动。目前,不少学校的教研活动基本都是在本校进行,很少与其他学校一起开展,这使研究资源极其有限。而实施联校教研活动,既可借助其他优秀学校的力量协同攻关,又可让参与者获得更大的发展,从而使教研取得实效。

教师要想成为一名研究者,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单靠个人的努力还不够。学校有必要制订完善的提升计划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从而整体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科研工作教研质量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做专业发展型班主任,不做“保姆”和“通讯员”
加强档案科研工作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
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定位与对策分析
睡个好觉
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科研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公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