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要】电子书市场虽日益发达,人们对纸质书的热爱仍然存在。大量纸质书由于各种原因成为经久不用的闲置图书,为使闲置图书得到更好的利用,提出构建闲置图书网络平台。本文对此平台的构建进行研究,使可再利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已发展循环经济,对个人、社会、国家都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闲置图书 网络平台 循环经济
一、研究背景
当今已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方式都得到了改变。与此同时,人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等也受到了影响。随着可移动阅读设备及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书市场已日益发达,电子书便携的优势满足了人们在信息化时代的阅读需求。人们的阅读方式逐渐由系统化的纸质阅读转变为移动化、碎片化的电子阅读。移动阅读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并具有规模化、跳跃式、浏览性等特点的阅读方式,而传统的纸质阅读具有小众化、功利化等特点并且以作者为中心。在电子书、移动阅读盛行的时代,纸质书依然是很多人的阅读偏好。通过纸质书阅读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纸质书除了形式上更具真实感之外,其天然具有的文化重量也使读者更能体会到阅读的氛围和趣味。纸质书便是适合于“深度阅读”的载体,它能够令读者更深入地投入到阅读当中,并且不仅可以提供文字之美,更可以通过图书的装帧、设计以及纸张的质感,甚至是印刷带来的墨香,创造一个整体的美的氛围。
纸质书在给读者提供美好阅读体验的同时,也给爱书人带来许多困扰,如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大,移动书籍费时费力,部分不具有收藏价值的图书出售时仅仅能按照废品纸张的价格售出,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根据项目进行前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多数受访者手中的闲置图书的数量可观。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读者,多数人在毕业时闲置图书的册数多达20至30册;参与调查的社区居民读者,多数家庭闲置图书不低于50册。因此,本文对构建闲置图书置换平台进行研究,使可再利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已发展循环经济,对个人、社会、国家都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市场需求
(一)闲置图书发展前景
据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1月10日发布的《2017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17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延续增长的态势,其中在实体书店方面,与2016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不同,2017年实体书店渠道的零售规模实现了2.33%的同比上升。由此可见,国内纸质书市场在众多大型经济内出现‘‘回暖”现象。同时,在国外,根据尼尔森监测的大型经济体国家图书市场中英美、巴西、南非等大型经济体纸质书销量也各有起色。
人们在接受碎片化时代中电子书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仍然无法舍弃纸质书的气味、色泽、手感,这种区别于电子读物的特殊体验。有些无收藏价值的图书与其以低廉的价格售出,不如作为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传递,使自己获得收益的同时造福他人、社会。因此,图书交换的需求量可观,且呈现上升趋势。同时,通过问卷法,观察法等形式进行调查,可知公众所拥有的闲置图书数量可观。因此,闲置图书既有基础性市场,也有发展性市场。
(二)闲置图书市场调研
通过对目前的闲置图书市场进行调研,主要可分为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线下闲置图书市场主要为传统二手书实体店,旧书市场,跳蚤市场等;线上闲置图书市场主要为网络电商交易平台,如孔夫子旧书网,有路网等。
通过调研可知,线上和线下交易市场的都各有利弊。线下二手书市场价格普遍高于线上二手书市场,然而在线下交易市场,消费者可以近距离查看旧书的新旧程度、挑选书本,较线上交易市场更有实感。同时,目前已存在的闲置图书交易市场大都是先进行闲置图书回收,再由第三方平台卖出。卖出者的回报与买入者的投入交易不对等的情况时有发生,如第三方从废品收购站回收闲置图书,卖出者通常为按斤卖出,而经第三方销售时的价格通常不低于书本原价的4折。
三、闲置图书平台建立
(一)平台设计思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我国的互联网交易量高速增长,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8)》显示,我国共享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比上年增长47.2%:其中非金融共享领域交易额为20941亿元,比上年增长66.8%。共享经济近三年在中国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共享经济模式层出不穷。此闲置图书置换平台也承接了共享机制,使民众将拥有的闲置资源进行分享,再次创造价值;以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依托,建立网络闲置图书置换平台,突破了地域限制。
平台推出中英文双语版,英文的设置以便于吸引更多的外籍人士参与其中,获得更多外文书资源。外文原版书不仅相对价格昂贵,而且运输时间冗长。高昂的费用、长时间的等待使许多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2009年Todd Bol和Rick Brooks发起了一个名叫Little Free Library的公益项目,这个项目旨在提高群体的文化水平和对读书的热爱,通过分享书籍的行动在各个社区内建立一种集体感。这个公益项目目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超过5000个小型免费图书馆,涉及50个州、70个国家。该项目通过网络平台达到图书置换的目的,推动建立一个适合中国模式的freelibrary。
(二)平台运作机制
根据需求,平台以微信公众号为媒介分为前台服务和后台管理两个系统。前台服务内容主要分为发布闲置图书信息与向有交换意向的关注者发送联系方式;后台管理包括收集并整理闲置图书信息。运营者在其中还担当了交流中介的角色,这不仅存在于本国人的交流,还存在于本国与外国之间。整个运作機制由图1所不。
以微信公众号作为依托平台
(三)平台运作效益
此种平台运作机制,效益主要在于创造环保收益,促使资源的再利用。在平台运营初期通过与在其他公共平台的宣传,公众号关注人数不断增加。管理者每一周进行一次收集并发布图书信息。经统计,平台每月平均有2笔交换成功,创造环保收益。节约印刷成本和纸张资源约150元,其中包括版费、材料费、过程费、管理费、运输费用。在建成中期及后期阶段,每月平均有6笔的订单。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闲置图书网络平台的研究背景、市场现状、设计思路、运作机制以及试运营效益五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此网络平台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地域与语言的限制,扩大了闲置图书的来源与交换渠道,尤其构建的价值。闲置图书的置换能够有效节约资源,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并推动循环经济与共享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慧岳.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活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
[2]汪丽华,汪丽娟.校园二手图书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搭建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3]王超,马成林,王亚鹏,等.“互联网+”模式下高校二手书市场建设研究[J].物流科技,2016,(2).
[4]王清泉,李萍,罗经红.图书资源与阅读教学整合策略说略[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4(1).
[5]朱静.社会化图书分享平台设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