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彤 王明霞
【摘要】近年来,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愈来愈猛烈,互联网行业的猛增也不例外,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互联网渗入生活的程度和方式也越来越高要求和高标准。英语外刊选读课程作为当代大学的新兴课程,一直以来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展现向社会,但现在看来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当代大学师生的需要。本篇论文中,我将用五个板块的内容较为详细地分析并研究互联网资源对英语外刊选读课的辅助与促进,通过互联网教育资源的现状背景入手,结合英语外刊选读课程当下所面临的问题,参考国家经济发展和互联网技术政策支持,给予一定的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英语外刊 传统教学
一、引言
英语外刊选读作为涉及英语方面的本科生需要学习的重要课程,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令其停滞不前的因素。但其中由于传统教学模式而造成的影响尤为重要,互联网+近几年以来也是正值高峰,而正确利用好互联网资源可以对英语外刊选读课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互联网教育资源现状
1995年,尼葛洛庞帝——美国的未来学家,在他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描绘的一番图景,在现在看来,正在逐渐趋为现实。如今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正在以指数爆炸形式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它所具有的魔力也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将ipad与学习相结合,而不是一味地用来玩游戏看电影,这正是因为学者们看到了ipad的模拟图书风格和富媒体性这两大特征,正确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资源资源更好、更全面的进行学习。不仅是ipad,kindle作为一个电子书也被大家公认为是学习英语的最好工具之一。自带的词典功能能够在联网状态下随时做到“哪里不会点哪里”的及时翻译功能,也被很多学者利用到英语外刊的阅读当中去。再看现如今市面上的教育APP——背单词的“知米单词”“和“百词斩”,查单词的“有道”和“金山词霸”这两大巨星,还有英语课程专项学习的“新东方”和“考虫”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教学机构和APP。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纸质版的图书教学,而是从生活走进课堂,弥补传统教学上的困境。
三、英语外刊选读传统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教学方式的不适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以老师为主导,通过板书结合PPT的形式进行授课。但这样的传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缺乏创新性,只是单纯的填压式教育,从而也很难达到最初的教育目标。
(2)教材过于陈旧。相对于精读、泛读、语法等英语专业的传统课程而言,外刊选读课还是一门比较新型的课程,教学经验相对不足,教材、教学方法均难免存在问题,并且目前国内外刊阅读课教材编写还未形成统一、成熟的指导原则,很难跟上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就业需求。教材内容陈旧,时代感和现实感不强,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和激发兴趣。课外阅读材料缺乏,馆藏匮乏。就教学来说,片面强调课堂教学,违背了语言学习的根本规律。
四、利用互联网资源辅助教学的具体策略
(1)背景知识的立体化。传统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对背景知识或是忽略或是简单介绍,然后开始指导学生阅读。在基于互联网时代的阅读课程,可以一改以往的风格而是做到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背景介绍立体化,也就是说可以教导学生利用网络,寻找有关视频或图片或文字,通过小组形式进行PPT汇报,完整生动地呈现出来。这样不仅使背景知识的介绍更清晰完整,而且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丰富课堂内容,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教学效果。
(2)下载或订阅国外著名刊物网络版。目前国外著名刊物除了发行传统的纸质版本之外,大都都开发了各自相应的网站,其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体育、娱乐等各类新闻。以TIME、The Economist、Readers Digest、English Digest等为代表的著名刊物均有电子版和纸质版,有些为了辅助kindle教学推出了mobi格式,但有些需要收费学习。
(3)课堂APP的参与。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来事半功倍也是应该学习和研究的。“蓝墨云班课”之类的课堂APP不仅能够实现三种形式的教师點名,而且还能打破传统的纸质作业提交,能够在线限时完成并提交主讲老师的课堂作业。与此同时,主讲老师能够随时上传相关教学资源供学生浏览阅读,也可以在课上开启“举手”和“抢答”两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问题提问,并根据学生在APP上的经验值对期末课堂表现进行评分,以此来达到互联网与教学的充分利用。 五、策略可行性 (1)建构主义理论。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自勺‘‘认知发展研究的建构主义理论中,为网络辅助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的基础上,随后维果斯基又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它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并且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2)政策支持。2015年3月起,自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就迅速演变为一个热词,引发了产业界和学术界等各个方面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国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与政策,目的是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同时也对教育信息化也提出了明确要求,而这些举措与政策也为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了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及优质资源来构建高效、先进的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教育部也明确指出了今年来的工作重心就是教学资源的整合及优质生态资源的利用共享。同时也启动并实施了“网络学习人人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可见我国对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决心。
(3)基础保障。政策上的支持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为了实现英语教学资源的共享,基础保障也是重中之重。正是因为我们所在的环境是一个互联网环境,既然是互联网环境,那就一定少不了技术的保障。而人员、技术和建设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近年来随着教学资源整合的不断深入化,各大高校也在此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无论是在资源的全面性还是在教学资源的质量上也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这不仅使得我们有了坚实的基础保障,而且网络几乎已覆盖在各大高校的每一处,无论我们身处哪里都能享受到最权威最及时的一手资源。再加上现代无线网络的推广,消费者享受资源的过程也变得越来越轻松便捷。
(4)时代之需。在这个互联网飞速运转的时代,教育的资源整合与共享是必然产物,也是现代教育的需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也必须为之改变,如果我们继续墨守成规,那么现代教育将陷入僵局。我们所处的大环境正在进步,所以我们所处的互联网环境也是需要我们每个教育学者的与时俱进。我们应当不断地开展校际合作,并不时地进行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优质资源整合,使师生都能享受到最大限度的新鲜一手资源,由此为本校的教学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六、结语
“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已然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新常态,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也为英语外刊选读教学模式的现代化提供了条件和保障。将互联网带入外刊选读课教学是必要也是明智的措举,我想,这不仅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同时也符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从而将单调的传统授课模式改为现代化、立体化的和全方位化的教学模式,以便更加及时地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信息含量。
我们应该对未来充满信心,对英语外刊选读的未来道路心怀希望,“互联网+”的内涵不断被拓展,从而推动教育改革、引领教育创新会有更多不同的选择。所以我们应当沿着“互联网+教育”的实践逻辑发展前行,逐渐开创英语外刊选读的新世界。
参考文献:
[1]徐健,陈红,徐瑞.论网络环境下的外刊阅读教学[J].镇江高专学报,2008,(10).
[2]龚朝花.基于iPad的电子教材特征与课堂应用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 3,(01).
[3]崔湧,王茂娟.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改革实探[J].校园英语,2017,(43).
[4]南旭光,张培.“互联网+”教育:现实争论与实践逻辑[J].电化教育研究,2016,(09).
[5]赵堂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英语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及发展[J]外语教学,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