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倩倩,邹丹蓉,史国平
(1.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1103;2.上海市嘉定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 201800;3.上海农益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700)
固体菌种液化技术原理就是将培养好的菌丝体,在无菌条件下打碎再加无菌水稀释,稀释后马上使用,无需培养。研究固体液化菌种在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栽培中的应用以及与固体菌种常规栽培进行比较试验,目的是对比采用2种不同菌种栽培杏鲍菇的生长情况,从而得出较优的栽培方式[1]。
杏鲍菇菌种杏8,引自上海贝安菌业专业合作社。
栽培袋培养料配方:木屑29%、玉米芯29%、麸皮20%、玉米粉10%、豆粕10%、过磷酸钙1%、石灰1%。
试验在上海贝安菌业专业合作社进行。
设计4个处理,处理1:固体液化菌种稀释100倍液,接种量40 mL·袋-1;处理2:固体液化菌种稀释500倍液,接种量40 mL·袋-1;处理3:固体液化菌种稀释1 000倍液,接种量40 mL·袋-1;处理4:固体菌种,常规用量。
培养料采用同一配方,在制种前,先将木屑、麸皮等培养料发酵处理,随后加水调节,控制含水量在62%[2]。将混合的培养料装入17 cm×33 cm聚乙烯塑料袋中,干料装 0.5 kg·袋-1~ 0.6 kg·袋-1,然后进行高压灭菌。灭菌结束后,当袋内培养料温度降至25℃左右时进行接种,接种后将菌种放入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2℃~25℃。每种处理200袋,设3次重复,培养室内温度、湿度、通风量、光照条件保持一致,按常规方式管理。
固体液化菌种与固体菌种菌丝生长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固体液化菌种与固体菌种菌丝生长比较Tab.1 Comparison of mycelial growth between liquefied solid spawn and solid spawn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稀释倍数的固体液化菌种在栽培袋中满袋时间差异显著,处理1萌发最早,接种后第3天开始萌发吃料,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较浓密;处理3接种后第11天菌丝开始萌发吃料,菌丝生长速度慢,长势差。处理4固体菌种接种后菌丝第2天开始萌发吃料,发菌时间需要30 d,菌丝白且浓密。处理1和处理4污染率最低,控制在3%以内。处理3污染率比较高,为5.8%。
固体菌种与固体液化菌种接种后第10天生长情况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处理1和处理4的菌丝较浓密且发菌相对较快,处理3菌丝较浓,但菌丝生长速度较慢且向下延伸生长的趋势微弱。
固体液化菌种与固体菌种出菇情况比较见表2。
图1 固体菌种与固体液化菌种接种后第10天生长情况Fig.1 Mycelium growth of solid spawn and liquefied solid spawn on the 10th day
表2 固体液化菌种与固体菌种出菇情况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fruiting condition between liquefied solid spawn and solid spawn
从表2可以看出,在固体液化菌种的3个处理中,处理1产量最高,每袋产量为354 g,其次为处理2,每袋产量为315 g,处理3产量最低,只有280 g。处理4固体菌种栽培平均每袋产量341 g,略低于处理1的固体液化菌种栽培,两者相比差异不显著。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固体液化菌种稀释100倍液和40 mL·袋-1接种量代替固体菌种栽培杏鲍菇生产可行。从菌丝生长满袋情况来看,固体液化菌种100倍液,接种量40 mL·袋-1,满袋时间为25 d,可有效加快发菌速度,且每袋产量354 g,略高于固体菌种栽培产量。固体液化菌种稀释500倍液和1 000倍液,由于稀释倍数过大,菌丝含量少,吃料发菌时间长,容易引起杂菌污染,整个生长周期时间长,不能满足工厂化生产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晓艳.食用菌菌种的最新技术革命还原型液体菌种[J].北京农业,2010,34 (12):19-20.
[2]汤倩倩,孙育红,邹丹蓉,等.灵芝固体液化菌种栽培初探[J].中国食用菌,2017,36 (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