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隶书章法流变

2018-05-30 11:00苑志敏
报刊荟萃(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章法

摘 要:隶书作为汉时通行正体,上承古文体系之终结,下启今文体系之开端,具有独特的章法风格和审美价值。本文试图通过梳理隶书的章法流变,去探究历史上隶书的经典章法样式,以期加强对汉隶形式构成的理解、借鉴,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当下我们的隶书创作。

关键词:隶书;章法;正体化

一、隶书正体化及其典型书法章法样式

秦时以小篆为正体,后汉代秦兴,隶书广泛应用于经籍、官方文书、碑铭的书写,逐渐取代小篆的官方地位,成为当时通行的文字。由是,隶书成为一种的新的正体。考察不同时期的隶书发展特点及不同载体上隶书的庄重性,最能代表这种正体样式的当推东汉晚期的隶书刻石,尤其是桓灵时期的刻石。

这一时期的隶书有如下特点:①用笔平直,波磔挑法备至。②结体偏平,呈横势。③章法行列分明,且字距宽行距紧。

这里需要提一下界格,界格的运用是一种有意的章法布局手段,表现了对章法更严格的追求。界格既是一种有效的布局手段,特别是对大篇幅,同时也是一种可以更细密地分析章法的辅助工具。

汉碑中有界格的作品极少,大约写时应有界格,而刻时不必刻出。有界格者有《鲜于璜碑》《肥致碑》等几块,皆为方形界格,试以《鲜于璜碑》聊作分析。

鮮于璜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十一月立,碑阴碑阳皆有方形界格。用笔波挑分明,结体呈横势,章法行列有序且字宽行窄,是典型的成熟期的隶书作品。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作品在表达隶书字宽行窄的章法特点时并没使用今天通常使用的长方形界格,而采用普通的方形界格。这并不是个例,我们通过一定的手段还原一些没有界格的作品的界格后,发现其界格也多成方形。比如,被后世推崇为“汉隶第一”的《礼器碑》。

其他名碑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如《史晨碑》《乙瑛碑》《曹全碑》。

这虽然不能说明所有的正体化隶书碑刻都界以方形界格或者有界格,但足以说明和当下我们一般认为的通过界长方形的界格才能表达出字宽行窄的隶书章法特点是有出入的。事实上,由于隶书的结体取横势,字形多扁方,其字左右空间占地多,上下空间占地少,因而在方形空间里上下也会留出大片空白,所以在方形界格中也能呈现出字距宽行距窄的视觉效果,而不必一定借助长方形界格。倘若我们承认这些碑刻的经典性和代表性的话,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碑刻的章法也应当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我们认为正体化的隶书,其章法除了具备行列分明、字宽行窄的特点外,还倾向于在方形的界格中表达这种章法特点。

二、隶书章法流变

(1)隶变阶段的章法。经典的章法样式一旦确立,隶变时期千头万绪的章法形式就有了取舍的标准和发展方向,这种标准和方向的确定是依据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并不是由人为强制规定的。

隶书的载体以铭刻和简牍帛书为大宗。就出土的资料和文献记载来看,铭石隶书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简牍隶书。简牍隶书发展到西汉中期已然成熟,而同期铭石隶书尚处在改造篆体的阶段,其成熟的作品则要推迟到东汉早期。笼统来说东汉以前应属于隶变的阶段。

(2)魏晋至明隶书章法。汉以后,隶书的发展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条朝楷书方向演化,最后发展为魏碑和唐楷;一条沿着隶书本体的方向发展,最后形成了晋隶、唐隶的风格。隶书本体一路承袭“孔庙三碑”等工整妍美风格,从《上尊号碑》到《曹真碑》、《王基碑》递相求工,不断规范化、装饰化,以至刻板,艺术情趣尽失,至西晋《龙兴皇帝三临辟雍碑》不复蜕变,逐渐形成了晋唐固定的风格模式。就隶书章法而言,已无突破。比如《王基碑》,方格书写,字形偏方,略近楷式,其逸气已有别汉人。

宋元明三朝不重隶学,风气衰落,“篆籀八分,几成绝迹”,是隶书的萧条期。中间虽不乏隶书名家,然皆泥古不化,难出新意,终步唐人窠臼。隶书章法一如唐人,而结字笔法则更楷化。

(3)清代隶书章法。清代是隶书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期。入清以来,朴学大盛,受学风影响,人们普遍尚古学古,研习隶书的人很多,名家辈出。清人无论对于隶书的认识还是对其美学价值的发掘和肯定都大大超越了前代。理论上,顾炎武、王弘撰、万经等辨明隶分,跳出唐人樊篱,重新认识并肯定了汉隶艺术,力昌汉隶。实践上,郑簠精研汉隶,率先取得突破,成为清代第一位以隶书名世的书家。此后,隶书大兴。总的来说,就隶书章法而言,清代隶书从理论到实践都使人们跳脱了唐人窠臼,复兴了汉隶传统,同时扇面、中堂、册页等章法形式的不断引入,也丰富了隶书的章法样式。

三、结语

梳理隶书章法流变,汉代以降至明隶书章法所以衰落,清代隶书章法所以复兴,关键在于对于汉隶的认识和对汉隶艺术的发掘。以汉隶为宗,深入挖掘汉隶艺术,不断吸取汉隶营养,此清代隶书章法所以兴盛,漠视汉隶传统,默守陈规,陈陈相因,此汉以降至明隶书章法所以衰。所以,对于隶书的学习与创作我们应该溯源汉隶,加深对汉隶的理解,打破成见,不断发掘和吸收汉隶有益营养。

参考文献:

[1]丛文俊.中国书法史(先秦·秦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2]华人德.中国书法史(两汉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3]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

[4]何应辉.论秦汉刻石的书法艺术[M].荣宝斋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苑志敏(1989—),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书法篆刻艺术实践与创作。

猜你喜欢
章法
质地
多一分不平凡
徐州《从事墓志》书法艺术研究
小学生自主读帖能力的培养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
从“书画同源”探析书法与绘画之间联系的多种可能性
浅谈现代诗教学学津
形上追求
章法教学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