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培养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前提,入党积极分子应该要端正入党动机,强化理论学习、培养奉献精神以及提升自身素养等,从而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
关键词:入党积极分子;大学生;具备;条件
一、当代大学生积极分子存在的问题
(一)入党动机不端正
许多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动机中存在实用主义倾向,他们片面地认为有了党员的身份在以后的就业和生活中容易使他们自己得到重用。特别是现在大学生的素质水平都在逐渐提高,用人单位的入职门槛也随之变高,学生干部和党员身份便更容易受到额外的关注。
(二)理论基础不足
一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仅仅局限于初高中时期的课本知识,在这个程度之上,也有一些人是能够说出党章中只言片语的,但是只拥有这些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处于大学生群体中的入党积极分子,专业知识课程的学习压力较大,没有很多的时间去系统地学习有关党的知识。
(三)奉献精神缺乏
一些入党积极分子接收到上级指令之后,迟迟没有行动例如上交报告和文件,效率不高,往往都是在期限的最后一天上交,也有敷衍了事的情况,例如被派去打扫卫生,干脏活苦活的时候。他们有为党和人民牺牲奉献的意识,但却没有很好地实践起来。
(四)自身素养不够
有个别不注意自身的发展,目光不够长远,只求按时完成任务,安于现状,而没有深入挖掘自己的能力也没有意识到要长期地增强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缺乏创新和探索的意识。
二、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
(一)端正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是否纯粹会很大程度影响到党员日后的行为,要从一开始就端正起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但是这个信仰对个人而言的具体意义和价是什么,是人与人之间最微妙的区别。对于合格的入党积极分子而言,应该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不能是为了得到权利和财富。所以,入党动机从一开始就要正确,是以服务人民为目的,而非成全自己的私欲、满足自己的个人利益。校方加强党性教育,引导有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价值取向。在进行指导教育的时候,最好能结合正反实际例子突出正确价值观与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使人们能意识到入党是对自己更高的要求而非取得某种利益的途径。社会相关组织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优势。现在计算机技术十分发达,信息传播的速度较往日得到飞速提升,应该尽早重视网络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建立红色网站,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二)丰富理论知识
国家以及政府都创造了充分的条件使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群众能够接触党、了解党、深入党,能够成为服务人民的一名合格党员。要成为党员,参与党课是一条必经之路。在日常党课的学习中,一般会有“党的纪律”、“党的纲领和宗旨”、“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等课题,这些课题十分有层次地向人們展示了这个执政党是怀什么样的初心、用什么样的方针、走什么样的路线。因此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要认真听讲,及时记笔记,以便日后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关心时事政治,党章在不断的完善修订,入党积极分子应与时俱进,跟上历史发展潮流。而校方要重视党员理论知识的培养,分析传统大学生党支部理论知识学习模式,创新学习形式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学习质量,根据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党知识理论的学习平台,线下 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践。
(三)培养奉献精神
举个例子,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期间,救援部队带着物资及时出现在受灾群众身边,冲到了余震不断的第一线。入党积极分子应深刻领悟其中精神,面对脏活累活,应积极地去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可以取得众多成就,重要原因之一是她由一群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头脑,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终身目标的不尽其数的共产党员所组成,同时她是扎根于人民群众,坚持着一切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总归来说,人民群众拥护党、支持党的事业,党因为有了人民的支持才能成长起来。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能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所以每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必须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勇于奉献自己的全部,把先公后私放在心中来时刻提醒自己。校方要助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为学生们提供平台,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做到及时宣扬先进个人和事迹。
(四)规范日常行为
入党积极分子应该比普通人的能力要强一些。有能力,才能负担得起使命与责任,为人民群众解忧排难。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立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共产主义观念,在日常的生活自觉积极的参加社会实践,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为之。诚然,大部分人都是非常平凡的,但是切记不要允许自己庸庸碌碌。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公益活动,学习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在团队合作时团结他人,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校方应完善监督体系,及时更新并公开公布赏罚机制,助力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自我规范。
参考文献:
[1]谢银花.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现状分析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6(6):55.
[2]郭灼.大学生党支部理论知识学习模式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171-172.
[3]江本武、曹迅飞等.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偏差及解决途径[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40-44.
作者简介:瞿诗洋(1997—),2016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