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医学院校大一新生精神信仰现况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调查分析

2018-05-30 03:37郑亚楠黄鑫
高教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

郑亚楠 黄鑫

摘 要:目的:为了解大学新生精神信仰现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赣南医学院2483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社会信仰评分最高,男生在超自然信仰评分低于女生(t=-4.647,P<0.001),在实用信仰维度评分高于女生(t=5.936,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生源地大学新生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实用信仰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自然信仰、实用信仰对大学新生SCL-90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社会信仰对大学新生SCL-90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有负向预测作用(P<0.05)。结论:大学新生精神信仰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大学新生;精神信仰;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0-0056-04

Abstract: To explor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lationships of spiritual belief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freshmen. 2483 college freshmen were selected from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and they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of spiritual belief and Symptom self-evaluation scale (SCL-9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core of the social belief was the highest; the scores of supernatural belief of male freshme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female freshmen(t=-4.647,P<0.001), and the scores of practical belief of male freshm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emale freshmen(t=5.936,P<0.00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t in the scores of supernatural belief, social belief, and practical belief(P>0.05); Supernatural belief and practical belief showed positive prediction effect on the scores of total scale and each dimension with SCL-90(P<0.05), and social belief showed negative prediction effect on the scores of total scale and each dimension with SCL-90(P<0.05) in freshmen. Spiritual belief is a predictor for mental health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Keywords: freshmen; spiritual belief; mental health

隨着高校扩招、学业、就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同时,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及受部分难以用科学予以解释的现象的影响,大学生的信仰情况较过去更为复杂[2]。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较多,其中,有研究表明,宗教或其他信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3]。大学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因角色转换、环境改变、高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多方面因素容易产生心理冲突,他们入校后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决定了大学期间的适应情况[4]。为了解现阶段大学新生精神信仰现况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新生入校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应的安全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依据。本研究于2017年10月对某医学院校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以本校全体大一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546份,回收有效问卷2483份,回收有效率为97.53%。其中,男生1161名,女生1322名;城镇生源大学生783名,农村生源大学生1700名。

(二)工具

1. 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

该问卷由宋兴川编制,包括超自然信仰(9个题目,指对神灵、命运、宗教等崇拜程度,包括宗教信仰、神灵崇拜信仰)、社会信仰(14个题目,指对祖国、政党、国家利益等关注程度,包括民族信仰、国家信仰、政治信仰)和实用信仰(16个题目,指对生命价值、家族延续、家庭生活、是否金钱至上等的崇拜程度,包括生命崇拜信仰、金钱崇拜信仰、家族崇拜信仰和家庭崇拜信仰)三个维度,共39个题目,采用1-6点计分[5]。本研究中,三个维度的Cronbach α分别为0.763、0.695、0.717。

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该问卷在心理健康评估等方面应用较为广泛,共90个题目,包括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精神病性等10个维度,采用1-5点计分,以每道题得分之和为量表总分,以每个维度每题平均得分为因子分[6]。本研究中,Cronbach α为0.950。

3. 施测过程

于新生心理普查时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担任主试,采用标准而统一的指导语,要求调查对象匿名作答、独立完成、当场回收。调查前由主试解释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及保密性原则,消除调查对象关于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必要担心,以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可靠、有效。问卷作答时间为半小时。

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一般频数分布、t检验、Person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新生精神信仰及心理健康水平的一般情况

2483名新生超自然信仰维度评分为21.01±7.81(2.33/题),社会信仰维度评分为67.40±9.83(4.18/题),实用信仰维度评分为52.34±9.36(3.27/题)。其中,男生在超自然信仰维度评分低于女生,在实用信仰维度评分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生源地新生在三个维度的评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483名新生SCL-90量表总分评分为133.43±34.79,躯体化维度评分1.33±0.38,强迫症状维度评分1.82±0.55,人际关系敏感维度1.64±0.54,抑郁维度评分1.47±0.47,焦虑维度评分1.45±0.46,敌对维度评分1.38±0.45,恐怖维度评分1.38±0.46,偏执维度评分1.44±0.46,精神病性维度评分1.45±0.43,其它维度评分1.44±0.44。

(二)新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2483名新生超自然信仰、实用信仰评分与SCL-90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明显正相关,社会信仰評分与SCL-90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呈明显负相关,详见表2。

(三)新生精神信仰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根据新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结果,进一步以超自然信仰、社会信仰、实用信仰为自变量,分别以SCL-90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为因变量,以逐步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自然信仰、实用信仰对SCL-90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信仰对SCL-90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详见表3。

三、结束语

本研究显示,大学新生社会信仰每题均分最高,超自然信仰每题均分最低,与韩黎等人的“实用信仰最高”研究结论存在差异,而与徐明津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7-8]。其原因可能在于本次取样为大学新生,因中学阶段长期的“无神论”教育,同时因年龄较小,对宗教等接触有限,在信仰体系中,神灵等超自然信仰并不占主要地位。而作为大学新生,他们因为刚刚入学,还没有面临就业、升学、学业、复杂的大学人际关系等压力,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同时因中学期间受国民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正性价值观影响,金钱、享乐等实用信仰的影响还不大。这也提示我们,虽然大学生精神信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大学新生精神信仰还没有完全成型,在这一阶段开设适当的正性价值观与信仰教育,对未来大学生思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影响十分重要。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女生超自然信仰显著高于男生,实用信仰显著低于男生,与相关研究结论相似[8]。一方面,女性较男性不具有身体条件抵御外界危险,同时因社会角色致使女性自身更为脆弱,感性的思维也更容易相信宗教,甚至星座,血型等影响,因此,女生较男生更容易相信鬼神等超自然力量;另一方面,社会角色赋予男性更多的家庭责任感,社会对男性是否成功的评价往往为物质、经济、社会地位等,因此,男生较女生更容易崇拜金钱、经济等。这也提示我们大学的信仰教育与实践是否应考虑区分性别。但与预想“农村生源大学新生因自幼生活环境迷信思想较城镇严重,其超自然信仰应高于城镇生源新生”不同,本研究未发现不同生源地新生在信仰方面存在差异,其原因除城乡差异缩小、科学知识的普及等原因外,本次调查对象均接受过系统的中小学科学理论教育,这提示我们,大学生信仰虽然可能受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但系统的科学理念、思想政治与价值观教育,甚至社会正性价值观的风气对其信仰的影响更为重要,因此,大学新生科学的信仰教育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与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宗教、神灵等超自然信仰程度越高,对金钱、家族等实用信仰程度越高,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而对国家、民族、政治等社会信仰程度越高,其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虽然有研究表明,宗教信仰能够在一定程度提升个体心理健康,但其原因可能在于虔诚的宗教信仰者本身并不能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而是通过某些仪式化行为,或宗教团体的支持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而大学生对于宗教的信仰多不是真正意义的虔诚的宗教徒的信仰,更多指的是相信、接纳,即认为宗教的某些观点是正确的,但并非“信赖”、“愿意按照宗教践行、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和职业发展”的信仰[9]。基于上述原因,更相信神灵的大学新生往往将成就等归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对自身缺乏信心,如会担心不必要的事情、反复思考不必要的问题、遇到事情容易悲观、消极;而追求金钱、生活享受的大学新生往往对环境的改变、生活的压力而不适应,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及睡眠障碍,引起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社会信仰本身对目标的确立、人际关系的认识、学业、个人发展与家庭的关系往往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而具有坚定的理想与信念的大学新生面对挫折、不适应、压力等往往因责任意识而更好的面对困难,进而不断提升抗挫折能力,正确面对困难,维护心理健康。这也提示我们,能否通过针对大学新生开展有效的社会信仰教育、价值观教育以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周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81-83.

[2]王康,诸英,陈剑.当代大学生宗教认同的现状调查[J].世界宗教文化,2017(3):81-94.

[3]宋兴川,金盛华,李波,等.大学生精神信仰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8):554-556.

[4]郑亚楠,胡雯,温义媛,等.赣州市大一新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57-59,64.

[5]宋兴川,金盛华.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现状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1010-1012.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1999:31.

[7]韩黎,廖传景,郑涌.大学生精神信仰及心理韧性现状及相互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3):275-278.

[8]徐明津,冯志远,莫如雯,等.精神信仰对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韧性关系的中介作用[J].现代预防医学,2016,43(7):1250-1252,1260.

[9]张雪红.相信还是信仰:如何看待大学生信仰-基于各地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结果[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4,35(4):107-109.

猜你喜欢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农村籍大学新生适应期正能量教育探索
大学新生实验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问题的案例报告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
大学新生英语语音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