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本亚
于永正老师“儿童的语文”是他一生的追求,是他一生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结晶,是他对中国语文事业的重要贡献。“儿童的语文”包含一个核心、三个维度、五个特质、三种范式。解读“儿童的语文”内涵,认清其特质,对我们继承、应用于永正语文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实践价值。
一、“儿童的语文”内涵
“儿童的语文”是一个偏正词语,它的核心词语是“语文”,它的表征是“儿童的”。于永正“儿童的语文”不是标新立异,贴标签,而是于永正老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个性化的解读。厘清“儿童的语文”的内涵与特征,对我们创新实践有着引领价值。
1.一个核心:儿童的语文成长
儿童的语文成长,是于永正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他毕其一生关注儿童的成长,这个成长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在语文学习环境中熏陶渐染,让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于永正老师眼中的小学语文。他始终坚持“什么是语文?不旁征博引,不抠字眼,说白了就是语言。语文学科的使命是什么?是教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说得稍具体一点,语文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至多再加一个:培养兴趣和习惯。”语文姓语,小语姓小,这是小语人的共识。于老师坚持小学语文不要唱高调,要引领儿童语文成长,这才是语文教育的真谛。
于永正老师所谓“儿童”是6到12岁的具有鲜活生命的个体,他们充满着好奇心、求知欲与创新力。语文教师就是要把握儿童的这些特点引领儿童学习语文。具体地说包括三个方面:①关注儿童的生活。在他眼里,儿童学习语文不是仅仅记住几个字词,背会几篇文章,而是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他的《一块面包》作文课上,他从四年级学生丢面包这件事入手,引发大家对粮食的思考,让学生找出学过的诗文作证据说服丢面包的人,让大家讨论如何用得体的语言劝说丢面包的人。这种作文教学不是简单的写作训练,而是把作文、生活与做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语文就变得可亲可感。②关注儿童的发展。维果茨基提出主动的儿童与积极的环境之间相互合作进而产生了发展,强调儿童与情境的关系。于永正老师带着儿童进商店让他们去购物,于永正老师带着儿童到农村与乡村儿童交朋友,于永正老师带着儿童到苹果园认识苹果,这一切都是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儿童完成特殊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儿童与环境发生了关系,成长了自己。③关注儿童的做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需要学科教师发力。于永正先生的每一节课都和做人密切相关。于老师执教《第一次抱母亲》,他就反复让学生分角色读儿子、母亲、护士的对话,于老师说“我”第一次抱母亲是下意识的,没有多想,“我”的动作变形了,护士责怪“我”了;第二次抱母亲是有意识的,“我”是体贴式的抱,护士是嗔怪。于老师并没有进行所谓的思想灌输,但是于老师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同时就已经在儿童心田播下了敬重母亲的种子。
2.三个维度:阅读、积累、表达
“儿童的语文”是于永正老师对语文教育的独特认识。它不是言之无物的标签,而是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创造性解读。阅读、表达、积累不为于永正老师所独有,但是于永正先生却把它们有机构成了小学语文教育的三个维度。
(1)阅读。阅读是儿童学习语文的路径,老师们都清楚阅读的价值。中国小学语文课都有阅读,都要求学生读书,做到语文课上“书声琅琅”,但是真正有“阅读教学”的并不多见。于永正老师强调阅读要有示范、要有指导。于老师认为阅读的要义有三: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句话源自课标,许多老师都会把这句话写作每节语文教学的第一目标,但又是无法实现的目标。于老师与一般人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的落实。他执教《杨氏之子》时说:“我有个小问题,孔君平说‘此为君家果是逗小孩玩呢,还是讽刺挖苦呢?大家听老师读一遍,注意看老师的表情——刚上课时我就让大家观察表情,表情也是会说话的。(师范读《杨氏之子》,面容和蔼,表情幽默,动作风趣,学生为之热烈鼓掌。)”正确流利有感情不是口号,而是教师阅读教学追求的境界。②不求甚解。儿童学习语文不能追求高难度,要适可而止。于老师执教《狐狸和乌鸦》,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老师们熟悉的总结主题,于老师没有照搬教参上的套话,而是让学生谈认识。学生甲:“我想对乌鸦说,你今后再也不要听奉承的话了。”学生乙:“我想对狐狸说,你太坏了,怎么能骗人家的肉呢?”学生的理解是感性的,但是这是儿童认知的。③多读书,读好书。于老师认为:“书的营养太丰富了,它不但会丰富你的语言,丰富你的知识,而且会丰富你的精神和情感。”语文能力是读书读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也不是教师讲出来的。于老师始终强调要读名著要读整本书,汲取经典的营养。
(2)积累。说到积累,大家就会想到多读多背。于永正老师则有自己的认识:“‘儿童的语文是‘涵养的语文,重在积累。中国的孩子一定要学国学,让中华文化融入儿童的血脉之中。”在于永正老师的语文教学中,他还关注学生的生活积累,当然,生活的积累是与语言积累水乳交融的。
(3)表达。儿童的表达有两种呈现方式,一是口头说出来的,称之为口语交际;一是用笔记录下来的,称之为作文。在教学中,老师重作文轻口语交际,于永正老师强调二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他的语文课上,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是融为一体的。他执教《祖父的园子》时,先让学生说自己阅读时发现作者写了些什么,学生找出了许多物种,于老师强调可否分分类,学生马上就分出了植物、动物和人三类,口头表达由无序走向了有序;在仿写有趣的事情时,于老师先让儿童说,说清楚了再写,写完了再看老师的范文,再修改自己的作文,书面表达由无法到有法。
综上所述,解读“儿童的语文”内涵,要看于老师怎么说,他认为:“‘儿童的语文是涵养的语文,是积累的语文,是背诵的语文,是读书的语文,是练字的語文,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的语文!”我们可以据此表述为:“儿童的语文”是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助力儿童语言发展、助推儿童成人的语文。
二、“儿童的语文”基本特点
“儿童的语文”不是要另起炉灶,而是要深入研究于永正老师的教育思想。于先生教学主张最初提出了“五重”,后来又强调“言语交际”,经过多方斟酌,大家认为“儿童的语文”才抓住了于老师语文教育思想的关键。究其特点,就可以反推,那就是他的“五重”。
1.重情趣
所谓情趣,从学术角度讲是指志趣、志向或情调趣味。于永正老师的重情趣并不复杂,就是让语文课有意思有味道。于永正老师执教《四毛练武》的作文课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他出示四毛练武的图画,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四毛在表演拔筋绝活时,让学生在他脚下加砖头,同学给他加了三块,他让再加第四块,突然,四毛手捂住屁股说别加了。于老师就问学生,四毛为什么不让加了。学生摇摇头,于老师让学生想想四毛身上发生了什么。学生恍然大悟,四毛的裤子开线了。于老师问“四毛练武好玩吧”,学生说“好玩”,于老师就说“好玩就把它写出来吧”。学生一个个马上就进入到写作过程中去了。该课例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精妙的设计。于老师引导学生借助图画看到了四毛练武露屁股的“果”,由“果”推“因”就需要儿童的生活经验。因为有了这个果,儿童也就很容易找到相对应的“因”。这个过程有挑战也就有了意思,儿童便乐在其中。重情趣不是简单的好玩,而是要传达高雅的情趣,传递正能量。
2.重感悟
所谓感悟,就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或经历所产生的感想与体会,是一种心理上的妙觉。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课文,他并不能够完全弄懂弄透,只能是有所感悟,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铁律。于先生深谙此道,不断围绕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去感去悟。于先生执教《月光曲》时,边读“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边问“屋子里真的披上银纱了吗?”学生回答不是的,这里是联想;于先生问哪些是联想呢,学生马上勾画圈点;于先生又问这里运用联想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就是在于先生的引导下不断地去感悟课文的精妙之处。
3.重积累
所谓积累,是指事物为了将来发展的需要,逐渐聚集起有用的东西,使之慢慢增长、完善。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要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却困难重重。于先生却总是能够举重若轻,把积累落到实处。
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时,于老师问学生:当洪教头进来的时候,林冲连忙躬身施礼;当他知道洪教头的身份后,起身让座。他把最尊贵的座位让给洪教头,这叫什么“让”呢?学生回答“礼让”。于老师:当洪教头提出比武时,林冲忙说不敢不敢。他难道不生气吗?不是的,他记住一句话——退一步天地宽,这是什么“让”?学生:“忍让。”于老师:忍怎么写的呢?我们祖先造字时,是心头上边插了一把锋利的刀。忍之于心,让之于外,忍就是让,让就是忍。你看,在这个教学片段,学生不仅积累了词汇,更积累了传统文化要义。这种积累是润物细无声的。
4.重迁移
所谓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我们常说语文学习要学以致用,用就是迁移。于老师的读写课就是最好的迁移教学。他执教《祖父的园子》时,就问学生:“这篇课文哪个片段最有趣”?学生说:“狗尾巴草那一段。”于老师:“好在哪儿呢?”学生:“好在对话。”于老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对话片段,拿起笔,把它写出来。”于老师的迁移是典型的仿写迁移,学生学了萧红写的趣事,再让学生模仿写趣事,这就是水到渠成。迁移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需要我们合理把握。
5.重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指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这里所说的习惯是指学生的学习习惯。大家知道,儿童少时养成好的习惯,就等于在银行存钱,成人后你就可以享用存在银行的“习惯”的红利。于老师非常重视习惯的养成,写字的一笔一画,读书的一调一腔,他总是一丝不苟,就是要学生养成好的习惯。于老师执教《全神贯注》时,要求学生读课文,他明确提出:“读书时,要注意:1.不认识的字,先想办法认识,认识后要多读几遍。2.不动笔墨不读书,要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3.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于老师的课堂教学绝不死死盯着所谓的考点,而是着眼于学生的语文发展。读书要亦步亦趋,写字要规规矩矩。这就是培养习惯。
三、“儿童的语文”基本范式
“儿童的语文”是实践的结晶,它具有广泛的实践价值。许多老师学习于永正先生的教学,只是学其形而忽略了就其实。这个实就是其基本范式,学习于永正先生就要形神兼备。
1.阅读教学基本范式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老师们都十分重视,但是效益低下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缺乏对阅读教学规律的体认,缺乏对儿童阅读的深度认识。
儿童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教学就是要围绕儿童阅读做足文章。于永正先生的阅读教学有许多种范式,但是最关键的是要把握他的基本式。
第一步,创设情境,从整体把握课文。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都有好奇心,有了好奇心才有可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一篇新课文,学生并没有认知,直接进入到课文阅读教学就容易使阅读教学陷入低效运转状态。于老师执教《月光曲》,一开始就播放了贝多芬著名的钢琴曲《月光曲》,音乐悦耳动听,令人陶醉。于先生讲100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人造福,如果我能做到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关于《月光曲》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课文,看看《月光曲》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在这里,于老师先用音乐创设了一个真实的阅读情境;同时,于老师还布置了一个任务,即看看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阅读的起点从这里开始,就为学生探究《月光曲》创设了必要的条件。
第二步,局部研读,字斟句酌。每位老师都会安排这一环节,但是大都停留在走过场上,不知道如何用力。于老师在这一环节总是从课文的“读”入手,引领学生品味语言。于老师执教《小动物过冬》,让学生读好小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話,于老师不厌其烦地指导,直到学生读到位了。语文学习就是要虚心涵泳,而不是架空分析,这就是字斟句酌的奥妙所在,也是字斟句酌的价值所在。
第三步,抓住重点,重锤猛敲。一堂课要有高潮,要有精彩之处。这种精彩之处就是“创造性地生成”。于老师不哗众取宠,而是创造性地引导促进学生有效生成,在平淡之处奏出华章。于老师执教《庐山的云雾》,故意把“一座冰山”读成“一座座冰山”,学生马上指出,老师您读错了,多读了一个字。于老师问多读了一个什么字?学生答多了一个“座”。于老师说我看多一个也差不多,学生说不行,因为前面是“一匹白马”,后边只能是“一座冰山”。这里的生成是学生自我提升的生成。
第四步,回归整体,熟读记诵。一堂完整的阅读教学,最后都要回归整体,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要义,提升学生的认识。于老师在这一环节总是循循善诱,让儿童享受学习的快乐。于老师执教《草》古诗的结尾处,就创设了一个情境:
于:你们回家要背给你们的奶奶听,我来扮演奶奶,谁背呀?
生:奶奶,我背一首古诗给你听好吗?
于:背什么古诗?
生:背《草》。
于:那么多的花不写,干嘛写草啊?
生: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他的叶子烧光了,可第二年又长出来了。
于:背吧。(生背)
于:“离离原上草”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
于: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而是“一岁一枯荣”。枯就是干枯,荣就是茂盛;春天草长得茂盛,冬天草就干枯了。
儿童就在这看似游戏的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享受了收获的快乐。
2.口语交际基本范式
口语交际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教师不知道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于老师总是能够围绕一个话题举重若轻、从容自如地开展口语交际。他的奥秘在哪儿呢?
第一,创设真实的口语交际情
境。于老师总是能够准确把握儿童的心理特征,创设适合儿童交际的语言环境。(1)根据儿童学校生活创设情境。上课了,突然进来一位校长,要求同学转告班主任下午到区里开会的一些事情。于老师立刻让学生复述,结果学生丢三落四,于老师不断引导补充信息,终于可以把转述内容说清楚。这种生活就在儿童身边,且是真实发生的,儿童就有了表述的责任与表述的冲动。(2)根据儿童的日常生活创设情境。他把儿童带到商场,让儿童去购买学习用品。这种情境就为儿童走向社会奠定了生活基础。他让儿童糊信封,边动手做,边说做的方法与要领,这就是从儿童生活入手。说话要有情境,交际才可以正常开展。
第二,引导儿童试说。儿童有表达的欲望,但是表达的能力存有问题。教师要不厌其烦地指导,使其愿意说。于老师执教《学会赞美》时,就巧设情境先表扬学生,接下来贬低自己,你看我让你们失望了。学生马上说,不是的,你比我们想象的好多了。于老师欲擒故纵,马上引导学生,问他们想象的于老师是个什么样子呢?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个不停,从外貌到性格,说了好多好多。这些说是散点的,是不成系统的。于老师不温不火,耐心地听,耐心地引导。试说是成功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能实现有效交际。
第三,理清思路。儿童的表达有了内容之后就需要引导他们理清思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很重要。于老师在这一环节总是从容自如。于老师在《学会赞美》教学时,引导学生说了很多,赞美同学、赞美老师、赞美妈妈。在这之后,他让学生思考,赞美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要抓住一点来说,并且要举例子,说具体。这就是把握规律。
第四,有效交际。有效交際就是指说得清楚、说得得体。于先生在口语交际教学的最后,他的学生都能清清楚楚地把事情说清楚,而且会说了,说好了。他的《认识苹果》就是最典型的有效口语交际教学案例。他带学生去苹果园认识苹果,听技术员讲苹果,自己摘苹果、吃苹果,让学生给苹果写说明书,做苹果讲解员。学生经过历练都可以把苹果的品种、特点说得头头是道,这就是于老师口语交际教学的魔力。
3.作文教学基本范式
作文教学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于老师迎难而上总是能够闯出一条新路,且赢得学生的喜欢。于老师作文教学有多种范式,而基本式是最重要的范式。(1)明任务。于老师的作文教学从来都是从任务入手:两位同学发生冲突,你如何劝导;一位同学把没吃完的面包扔了,你如何劝导。这些任务来自儿童生活,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言说。(2)初言说。面对任务,儿童有了言说的冲动,于老师总是鼓励儿童发表看法,你一言我一语这就是最好的启发。(3)搭支架。儿童言说是写作的基础,但是当儿童真的进入写作境界时,他突然就会发现自己缺少相关知识,这时就需要老师搭建学习支架。于老师让学生劝老师戒烟就提供了“吸烟危害资料”,写“爱鸟”作文时,就提供“鸟是人类的朋友资料”。(4)再言说。有了写作的素材,学生有了表达的内容,这时就需要让他们把相关内容关联在一起,再次让他们说。(5)理思路。有了材料,学生还不会表达,难点在于学生的思路不清楚,老师在这时就需要引导他们思考先写什么后写什么。(6)快表达。写作文不宜拖泥带水,要趁热打铁。因为学生有了写作的内容,有了写作的思路,也有了写作的冲动,所以就需要尽快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东西表达出来。写作不再是什么难事,而是一种说话的方式。(7)细点评。作文教学评改是个难题,老师花了很多力气改,效果却不好。于老师总是趁热打铁,细细点评学生的作文,把写作存在的问题当堂解决,绝不留在下一节课,评点就有了引导的价值。
于永正“儿童的语文”应是于老师几十年语文教学思考实践的结晶,需要更多的语文人去研究,去发掘,更需要小语工作者去践行。我们坚信,在大家的努力下,“儿童的语文”会成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杨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