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敏
小说类文本在人物的塑造上往往通过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矛盾冲突来进行,从而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些矛盾冲突的地方不仅在内容上得到体现,更隐藏于语言文字间的表达。于漪老师说:“对立事物互相排斥,人们碰到这种情况容易引起思考,学习也如此。抓住课文本身的矛盾,抓住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产生的种种矛盾,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由此可见,文本中的矛盾冲突也是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一种宝贵资源。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发挥小说类文本内容上和表达上的矛盾冲突处在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方面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向纵深处展开,品读文字内在的含义、揣摩文字特别的表达方法,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体悟和学习文本的表达技巧。
一、抓文字表里的矛盾冲突,培养思维的全面性
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常关注文字表面上描述的内容,而不容易读出字里行间蕴含的意思,因此在理解和认识上往往出现偏差。而高年级一些课文中塑造的人物性格比较复杂,学生在阅读中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形,从而影响对人物正确而全面的理解。
《景阳冈》描写的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武松打虎”的故事。课文中武松语言、动作随处可见其英勇无畏的性格特点。如果阅读仅限于此,那么,学生对武松这个神勇非凡但又血肉丰满的草莽英雄的认识就是不全面的。武松的性格魅力就在于他不仅有胆有识,也有害怕和惊慌,是个有血有肉的真英雄。虽然课文没有直接写“怕”,但只要学生读进去,不难发现武松胆略之外的真慌张,如乍见猛虎时的惊叫“啊呀”、打虎时折了哨棒等。
字面上的意思只有和字面下的含义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懂。因此,教学时,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文字表面和内里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在思考中探究和发现,在读懂一个“真正的武松”的同时,领略作者高超的表达技巧。
二、抓文字前后的矛盾冲突,培养思维的精细度
在阅读中,学生因不善于将课文前后联系起来全面地分析问题,所以往往会忽略文章中的小细节,而高明的作者却常常在细节处做文章。
文中看起来自相矛盾的地方,其实正是作者匠心之处。细节中的矛盾,其实是不易察觉到的。比如《船长》课文中的数字“60”和“61”的差别;比如课文前文中“他把自己给忘了”和后文中“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的不和谐。不仔细读是读不出来的,不仔细想是发现不了的。
智慧的老师,不会向学生点破自己的发现,而是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发现;不会向学生告知自己的理解,而是引导学生深
入文本细节品味冲突,在阅读中自己去揣摩人物形象,体会表达
方法。
三、抓材料安排上的矛盾冲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情节上的矛盾冲突,相较而言,易于被学生发现;语言表达上的矛盾冲突,则需要深度思考才能见其端倪,而其中语言材料安排上的矛盾冲突处,恰恰是作者的匠心独具处。如何将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处推进,促使他们联系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而深入的思考,从而体会文章表达的密钥呢?教学时,不妨抓一抓文本材料之间的矛盾冲突。
比如《景阳冈》一文写的是脍炙人口的武松打虎的故事,可是课文却偏偏用了大段篇章写武松喝酒。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安排材料呢?在生本、生生、师生的思维碰撞中,学生的思考有了深入,进而明白:如果武松没喝这十八碗酒,没有一点醉意,清醒下的武松不会把面子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就不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武松几次夸酒,“好酒!”“这酒真有气力!”如果武松没喝这十八碗酒,没长这么多气力,清醒的武松难有这般神力打死猛虎;如果武松没喝这十八碗酒,没有一点醉意,那他随身携带的哨棒很有可能不会打折,也就不会成就这广为流传的“武松赤手空拳打猛虎”了。所以,写喝酒,其实就是写打虎。
再如,课文《凡卡》,介绍了凡卡通过写信向爷爷倾诉自己在鞋铺当学徒时所遭受的悲惨生活。可是在通篇的“苦”之间,作者却穿插了凡卡两次“快乐”的回忆:一是回忆乡村夜景,一是回忆与爷爷一起上山砍圣诞树的情景。这样写好吗?会不会冲淡课文的主题?这两处回忆放在一起写好还是分开写好?通过围绕文本材料安排上的矛盾冲突来激发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在头脑风暴中激发学生深入品读,体会内容上悲喜之間的强烈对比,感受插叙的作用。
总之,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文本资源,巧妙抓住课文中的矛盾冲突,用文本冲突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在解决文本中的矛盾的同时,促进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探究、深入思考、咂摸语言、学习表达。(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