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训练对武警战士心律失常的影响

2018-05-30 09:00赵旭燕赵彦功
武警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房性训练组窦性心

赵旭燕,程 芮,白 皛,杜 劲,张 丹,赵彦功

诸多武警军事作业均具有高风险性和高应激性,不论是作战演练还是在平时应对突发事件中,武警战士均要承受强大的体力负荷及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预测武警战士在应激状态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有针对性地给予预防措施,对减少非战斗性减员具有重要的意义。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 wave alternans, MTWA) 与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1]。多项研究表明,MTWA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与电生理检查具有高度一致性[2,3]。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强度训练这种应激状态下,受训军人心律失常和MTWA变化的情况,为部队减少过度负荷训练造成的心律失常及猝死提供预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7-09武警特种警察学院战士学员272名,年龄19~23岁。入选标准为体检合格,无器质病变者。剔除标准:急性感染者、3个月内有外伤史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分组 训练组:参加任职强化训练的战士学员128名,每人配戴动态心电图24 h,分批共7 d完成检查。对照组:只参加日常基础训练的学员144名,每人配戴动态心电图24 h,分批共8 d完成检查。剔除电极片脱落导致数据脱载或干扰严重无法分析数据者。

1.2.2 仪器 采用北京世纪今科科技有限公司MIC-12H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及分析系统进行分析。

1.2.3 MTWA测定 应用MIC-12H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分析系统中MTWA测量软件,计算受试者动态心电图记录中最高心率及早晨9:00开始连续30对窦性心律中T波振幅变化时域值。

2 结 果

训练组有10名战士因出汗较多致电极片脱落数据脱载和(或)干扰记录退出研究,118名完成研究;对照组有6名战士因数据脱载和(或)干扰记录退出研究,138名完成本研究。

2.1 心率分析 两组总记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训练组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及平均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武警战士记录时间与心率变化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2.2 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训练组房性期前收缩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平均房性期前收缩个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组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P<0.01)及平均发生房性心动过速的阵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及平均室性期前收缩数,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表2),训练组有1名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个连续室性期前收缩),对照组无室性心动过速发生。

2.3 MTWA的变化 训练组早晨9点及最快心率时,30对窦性心律的MTWA分别为(8.31±1.23)μV和(10.14±1.29)μV;对照组早晨9点及最快心率时,MTWA分别为(5.63±1.40)μV和(7.22±1.09)μV;训练组早晨9:00及最快心率时30对窦性心律的MTW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武警战士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比较

3 讨 论

应激是机体在受到体内外各种因素刺激后,出现的以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主的全身非特异性反应。多项研究表明,各种情绪、行为和躯体的应激能显著增加心电的不稳定性,诱发心律失常[4,5]。军事应激是在军事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应激状态。军事应激由于具有大强度、大规模、高风险、高应激及形式多样等特点,使军人不仅要承受强大的体力负荷,更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及行为应激,随之而来生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增多。因此,寻找有效且易于普及的预测指标,对特殊人群针对性筛选,筛查出猝死的高危患者,对军事应激损伤医学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医疗巡诊过程中,虽有官兵主诉心悸等不适症状,但持续时间较短,就诊时大多数症状已消失,普通心电图很难扑捉到心电图变化。动态心电图能有效捕获一过性的心电图改变,可以弥补普通心电图短时静态记录的不足。本研究利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发现,与基础训练比较,任职强化训练时战士的平均心率、最高心率和最低心率均加快,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和平均数量均高,提示高强度训练时的应激状态是参训军人心律失常产生或加重的原因之一。

由于期前收缩的发生与生理、环境和研究人群等诸多条件有关,存在较大的变异性,因此对心律失常的危险度分层及诊断有一定局限性。1981年Adam报道了动物心房起搏时,在一定条件下,貌似形态完全一致的T波之间实际上仍然存在差异,由此提出了T波电交替( T wave alternans, TWA)的概念。TWA是指窦性心律时心电图上T波的振幅、形态在相邻心搏间出现的交替变化,是心肌电活动不稳定的标志,反映了心肌复极不一致[6]。目前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活性增高是TWA形成神经基础,经细胞膜钙内流增加可能是TWA形成的离子基础[7]。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WA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密切,是判断和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1-3,8]。体表心电图上可见的TWA十分罕见,目前TWA检查已发展为肉眼看不见、幅度为微伏级的电交替,称为MTWA[9]。动态心电图时域分析法检测MTWA,无需固定心率和时间,被检查者可自由活动,可通过分析程序来减少噪音、伪差等的干扰,是一项操作简便、无创、经济、高效的方法。

本研究应用MIC-12H型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分析系统中的MTWA测量软件,计算受试者动态心电图记录中早晨9:00及最高心率时连续30对窦性心律中T波振幅的变化时域值,结果发现,两组在最高心率和早晨9:00的MTW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在高强度训练应激状态下,参训人员MTWA增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心肌细胞电活动不稳定,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

值得关注的是,本研究中训练组有1人出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3个连续室性期前收缩),综合其心电指标可见,平均心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及MTWA均明显高于本组相对应指标的均值,进一步验证了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受训军人的精神紧张、焦虑、疲劳等应激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探讨高强度训练这种应激状态下,参训武警战士心律失常发生的情况及MTWA,证实了军事应激可使交感神经活性增强,植物神经调节失衡,诱发并促进心律失常发生,MTWA对心律失常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MTWA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目前测量方法及阳性值无统一的标准,测量时需排除所有异位心搏等;因此,将各种无创评价心律失常发生的技术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有针对性给予相应的干预,对于更高应激强度如处置突发事件、军事演习中参训官兵的心律失常预防及监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Lampert R, Shusterman V, Burg M, et,al. Anger-induced T-wave alternans predicts future ventricular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 [J]. J Am Coll Cardiol, 2009, 53(9):774-778.

[2] 韩 凯,曹中兴,孙 魁,等. 微伏级T波电交替监测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J]. 山东医药,2014,54(27): 28-30.

[3] Figliozzi S, Stazi A, Pinnacchio G,etal. Use of T-wave alternans in identifying patients with coronary disease[J]. J Cardiovasc Med, 2014, 11:222-225.

[4] Lampert R, Josla T, Burg M M,etal. Emotional and physical precipitants of ventrivular arrhythmia [J]. Circulation, 2002,106(14):1800-1803.

[5] Kop W J, Krantz D S, Nearing B D,etal. Effects of acute mental and exercise stress on T-wave altetnans in patients with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 and controls [J]. Circulation, 2004,109(15):1846-1850.

[6] Nearing B D, Verrier R L. Progressive increases in complexity of T-wave oscillations herald ischemia-induce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J]. Circ Res, 2000, 91(8):727-729.

[7] 张存泰,陈 冕. T波电交替及其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J]. 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2008,2(1):11-13.

[8] Charlotte J A, Kristian B F, Nandini D. 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 as a predictor of mortality and severe 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left-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 systematid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09, 9:5-8.

[9] 黄织春. T波电交替[J].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22(3):173-175.

猜你喜欢
房性训练组窦性心
新型抗阻力训练模式改善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实验研究
房性期前收缩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房性期前收缩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跑台运动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肺功能及HMGB-1表达的影响
线上自主训练与线下指导训练表面肌电差异分析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运动可延缓衰老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