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辛
摘 要:意志品质培养是高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迎合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科学的培养策略,让学生在体育训练中逐渐形成坚强、勇敢、自信的意志品质则成为教学研究的重点。由于高中生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以及体育运动自身的特点,学生在意志品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本文从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中遇到的困难出发,对体育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意志品质;困难;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5-016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5.105
意志是指人们为了达到现实的目的,而在行动上所表现出的自觉克服心理困难的过程。在意志指导行动的过程中,个体首先要经历思想斗争阶段,衡量实践困难与自身条件之间的差距,并在心理上做好准备,然后在“下定决心”之后,就应该在生理和心理上全力以赴,并在困难中逐渐形成顽强、果决、主动等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高中生而言,体育教学是培养其意志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却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困难
体育教学是高中阶段提高学生思想意志、强化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在体育训练中,学生要不断克服来自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如长时间埋头于书本而形成的身体惰性,在一定强度训练中产生的疲惫感,在单调机械训练中产生的厌烦心理,对教师安排的严格训练内容的遵守,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运动项目的胆怯等。这些困难的克服都需要良好的心理品质,而高中阶段,学生由于青春期特殊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于意志品质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为教学培养造成了困难。
从高中体育教学的实践分析,学生在意志品质培养中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客观的身体因素。学生在身高、体质、技能、性别等方面的限制,如高中阶段的女生由于身体发育,对于运动过程剧烈或存在强烈对抗的项目缺乏兴趣,并且在身体素質中也缺乏像男生一样的爆发力;其二,主观上的困难。这种困难产生的大部分原因要归咎于高中生思想、心理方面的问题,如长期优渥的生活使得学生失去了运动的动力,娇生惯养不仅造成了身体的娇弱,更造成了意志的懈怠,在运动中哪怕出现一点困难,受到一点损伤都会惊慌失措;缺乏自我控制的意识,在运动中,缺乏对自我与他人价值的正确认识,如在训练指导中缺乏对教师的尊重,在团队合作中缺乏与队员的沟通,从而影响了个人乃至整个团队的体育训练效果;缺乏坚决果断的心理素质,在遇到问题时畏缩不前,缺乏承受失败的心理素质。而这些主观上的因素不仅不利于高中体育教学训练,对学生未来发展也会造成巨大的障碍,基于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其意志品质的培养制定对策。
二、 体育教学中高中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作用
(一)合理调节情绪,激发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表现是多种多样的。积极的情绪让学生敢于面对困难,但不良的情绪则会影响学生的发展,甚至发生厌倦学习、逃避困难等现象。因此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要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快乐。例如,在完成了耐力跑的学习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表扬,引领学生分享克服困难后的幸福、成就感,让学生得以体会战胜困难的乐趣。
(二)克服困难,培养良好意志品质
体育课内容丰富多元,让教师可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选择不同教学内容。适当的难度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师要会创建困难情绪,从简单到困难,对学生的要求一步一步提升。这样可以循序渐进,让学生可以一步一个脚印,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策略
(一)启发诱导,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启发诱导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暗示,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学生的自我评价,提高在困难中超越自己的勇气。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找到适当的切入点,用语言或行为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如在长跑中意志信念的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在训练中,不仅要科学分析不同阶段由于身体机能的变化而产生的心理变化,还应该为学生加油鼓劲,让其逐渐形成“我能行”的心理暗示。此外,在教学指导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名人案例,帮助学生树立正面导向,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不断前进。
(二)科学分析,明确教学培养的目标
目标是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基本方向。一些高中生的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在实践中缺乏自我规划,基于此,体育教师应该做好积极地引导与示范,利用个性化的培养目标,强化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效果。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主客观条件的综合分析,并坚持渐进性原则,对目标进行分解,即根据不同的训练阶段,帮助学生树立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等,这样积少成多,学生的训练意志自然也就能树立起来。
(三)开展丰富活动,不断锻炼意志力
体育课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能更快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并在锻炼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坚强品质,让其思想品质可以得到不断的历练。
例如,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项目,通过运动会的比赛形式,增加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且让学生灵活地运用体育知识,根据不同项目来调节好自身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同时,每日都在固定的时间内进行晨练,也是增加学生意志的方法。通过每天的坚持,学生可以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培养其意志品质。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开展锻炼可培养学生的应变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敢于奋斗的精神,造就坚韧的意志品质。
(四)竞争激励,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
争强好胜是高中生基本的心理特点。在获得胜利后能够在赞誉中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而这种心理预期也会成为学生强化意志品质、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动力。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利用比赛促进学生各项意志品质的发展,例如在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中设计个人赛,让学生以独立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并在胜负输赢中获得相应的心理体验,进一步强化对成功的渴望;设计集体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提高思想认识和意志品质。
(五)设置障碍,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
克服生理和心理障碍是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意志品质的关键。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薄弱的原因不仅有客观上的身体限制,更有主观上的心理暗示。而实际上客观条件是我们很难改变的,但是主观条件却存在着很大的弹性空间,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将训练的重点放在主观能动性的塑造上,即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内容,让学生不断接受身体和生理上的挑战,并在战胜自我的过程中,强化对成功的体验,以实现心理素质的不断提升。
(六)注重引导,提高教师的意志品质
教师作为教学实践的主导者,其自身的意志品质会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提高职业素养的同时也应该不断强化心理建设,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思想价值导向。职业心理素質和心理素养密切联系、互相影响,教师应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学习,不断认识自己,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教育心理素养,用教师的责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四、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效果,改善身体和心理素质,更会对其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导向。基于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培养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其一,要注重意志品质培养的综合,影响高中生意志品质形成的因素多种多样,教师在培养中,应该对学生的自信心、抗压能力、意志、精神等进行综合培养,以保证运动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其二,教师应该注重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身体的条件是有限的,但是意志的力量却是无穷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学生的长项出发,逐渐培养、提高其意志品质;其三,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于成功的渴望,而这种心理会为学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教师在指导中应该善于运用这一心理特点,保证训练的实际效果;其四,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信是意志品质形成的核心,对于朝气蓬勃的高中生而言,对自我能力的正确评价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是自信的集中体现,自信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在体育运动中,不仅要善于利用评价鼓励激发学生的自信,还应该设计一些挑战性的项目,让学生在挑战中自觉完成心理变化,树立自信心。
参考文献:
[1] 曹凯齐.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J].学周刊,2016(33).
[2] 王洪亚.高中体育教学与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之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