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颖明
【摘要】落实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切实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从以下途径做起:紧抓文本的语言文字训练,引领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架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促使学生在生活中阅读更多的文本,形成自己的人文素养和文学积淀。
【关键词】回归生活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文本 生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114-02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要求教师在尊重语文工具性的同时让学生更深刻体会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达到人文教育的目標。正如特级教师窦桂梅所说的:语文本来就是一种交际工具,当然具有工具性。而词语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疆域和思维视野,决定了一个人的终极关怀和生活情愫。语言是存在之家,所有的人文精神不能不通过词语保存下来,语文又天然具有人文性,这是母语的特质决定的。这两者根本不能割裂开来。从广义上说,“听说读写”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内容,而借助“听说读写”所表的情、所达的意,自然就是思想人文等因素了。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借助拼音读懂一篇课文,大约也能说出文中所表达的内容。可是这对他们而言是不足的,要让他们逐步学习阅读,爱上语文,语文教学就必须脚踏实地,既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又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然后再回归文本,去读更多的书,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
一、利用文本语言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
语文教学需紧紧围绕文本,抓住文本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品读词语,在此过程中,再引导他们去感受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互相结合,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鸣。比如,在上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时,笔者就深有体会。
这节课笔者先要求学生默读,告诉学生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于是,学生默不作声地认真阅读起来。这时,笔者发现有一名学生边读边动笔,于是问他:“你为什么动笔?”他很认真地回答:“我在给自然段标序号呀,我还在划出这一课的生字,看到一个划一个。”笔者表扬了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精神。这样,其他学生也跟着动笔默读了。读完后,笔者问:“这篇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学生小甘站起来,大声地把整个故事复述了一遍。该生讲的故事虽然有点啰嗦,却抓住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完整地表达了出来。笔者表扬了该生,继续提问:“从小甘的回答中,我们知道卡罗尔喜欢小猫,于是在报纸上登广告。登广告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马上回答:“得到小猫。”(师板书:得小猫)笔者追问:“是得小猫吗?”有学生马上补充:“是为了要小猫!”(师板书:要小猫)同时笔者对学生说:“‘得是白话语法,要培养语感,就要说标准的普通话哦。”然后指名某生读相关的三个自然段,并要求其重点读广告的内容。读后笔者引导学生分享读书体会:“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有学生很快谈了自己的发现:“广告的最后一句很有礼貌。”有学生说:“我从‘非常需要一只小猫中的‘非常看出卡罗尔很喜欢很喜欢小猫。”这时,笔者引导他们思考:“你上学需要什么?”学生有的说需要笔,有的说需要书包,有的说需要课本。“那卡罗尔需要什么?”“很想要一只猫。”“说明她怎么样?”“她需要猫就像我们需要学习工具一样重要。”“再回头读第一自然段,明白‘一直就可以了解卡罗尔对猫的喜欢!”这样的教学,在基于语言文字训练的前提下,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让学生逐步走进文本,逐渐进入这个可爱的故事。
二、架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
语文学科与别的学科不同,在上课前,需要教师自己去寻找可教的语文元素,让学生能一课一得,而不是按照教参照本宣科。语文教师在备课时要先找到可教的语文元素,如识字、写字、学词、读的技能、阅读理解、听说训练等。在找到语文元素时,教师还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筛选,最后根据课时目标,寻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元素,设计成综合实践活动,并要预设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不同问题的相应对策。
文本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作者通常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进行创作,描写了一个平凡的世界,这个世界和人们身边的世界一样的真实,一样的生机勃勃。因此,我们要为学生搭建文本与生活联系的桥梁,让它飞架学生的心灵之上,让学生都能走过去看一看。
(一)找准情感的融合点,让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本,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品味、体会。在引导学生品读时,要注意抓准作者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能够相融。这个融合点应该是学生最熟悉的日常生活,找准了这个情感的融合点,引领学生回归生活便轻而易举。
还是以《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为例,在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学生基本上都知道卡罗尔非常喜欢猫。这样,故事才会发展下去,才会有一波三折的变化。所以,在选择情感的融合点时,笔者选择了“猫一只一只地来到家里,家里到处都是猫”一句启发学生想象:“你找到了哪些句子证明猫很多呢?”学生一个一个地读出课文的句子,有的说:“‘好多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所以钢琴才会丁丁冬冬地响成一片——他家里有琴,知道这是很多猫才能达到的效果。”笔者表扬了该生善于联想。有的说:“卡罗尔家里的猫真的很多,打开抽屉——喵!(全班大声学猫叫);打开鞋柜——喵!打开门——喵!开窗——喵;洗澡间——喵!厕所——喵!写作业打开书包——喵!”全班大笑,开心得不得了。
此时,笔者启发学生想象:“想想,卡罗尔的家里到处都是猫,都有什么猫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有黑白相间的猫,金黄色的猫,白色的猫,狸猫(有一名学生还讲了个自己见过的狸猫的故事),黄黑相间的猫(像只小老虎),还有波斯猫、加菲猫……全出来了!学生的想象是丰富的,从中也可以看出他们同样喜欢猫。原来,找到一个让学生可以说话、可以描述自己生活认知的机会,他们会创造出那么多的惊喜!
读完了课文,内容也讲完了,就该问问学生的学习体会。有的学生说他想起了以前照顾一只小狗的经历,因为他对小狗付出了爱,所以小狗和他成了好朋友(该生的体会与课文的主题不谋而合),有的学生说了自己和小鸟的经历……教师从中可以发现学生都有一颗爱心,它和文中所要表达的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主题多么契合。
(二)让学生动手做一做,从中领悟知识
有些课文是科学性的说明文,通过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实验来讲述生活常识,揭示科学道理。学生缺少生活体验,对于嚴谨的说明方法不感兴趣,仅通过文字的阅读,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的课文,如何让它文采飞扬?笔者认为,最好是让学生边读边动手。
比如,《动手做做看》一文提到了法国科学家朗志万给孩子们做的一个假设:一个装满了水的杯子,放进任何的东西,水都会漫出来。如果放进去的是一条金鱼,却不会这样,这是为什么呢?上课时,笔者把金鱼带进了课堂,让学生动手做做看。教学时,笔者先抓住朗志万的三句话,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放进任何东西,水都会漫出来。笔者让一名学生上来放了一支铅笔,结果水没有漫出来,学生从中明白,因为铅笔轻,比水的浮力轻,所以浮在了水面上,并得出结论:朗志万的第一句话就有问题了。笔者随后让另一名学生丢一块橡皮进去,“咚”的一声,水真的漫了一点点出来。笔者用手探进去捡橡皮,水顿时流了出来,全班学生都笑了。这个小实验让学生充分理解了什么叫“漫”。
回头再来看朗志万的第二句话:“如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有学生说这是指如果把金鱼放进水里,水不会漫出来。笔者让学生抓住“如果”这个词,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这只是朗志万的假设,并不是真正的事实。“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假装听不懂学生的回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告诉笔者答案:鱼鳞可以吸水啊,金鱼喝水多啊……接下来就是做实验了。笔者让两名学生把一条金鱼倒进满满的水中。“哗”的一下,水立刻漫出来了。学生们顿时哈哈大笑。对此,笔者对学生说:“老师不强求你们一定懂得什么是浮力,也不要求你们懂得什么是压强,只是希望你们能明白一个道理,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全对的,老师的话也不一定全对,父母的话也不一定全对,一定要动手试试看。”就这样,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深刻地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三)让生活融入文本,使课堂生机无限
在教学《葡萄沟》一课时,我们年级的教师不约而同地准备了美味的新疆葡萄干,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品尝课文中重点介绍的特产。而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时,有位年轻教师带来了自己在云南旅游时买回来的象脚鼓,让学生打起象脚鼓,感受它的鼓点。这样的课堂将实际生活融入教学中,说明我们的教师已经有了文本教学回归生活的意识,开始主动地探究回归之路。可是,我们还可以做更多。比如,教师不仅可以带葡萄干到课堂,还可以特意带不同的品种,最好与课文中描述的不同颜色的葡萄相对应,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是哪个颜色的葡萄晒制的,它的口感如何,再说一说它是如何被晒干的。
为了让学生了解维吾尔族,笔者播放了一曲凤凰传奇的《新疆玫瑰》,并在热情悠扬的乐曲中和学生翩翩起舞,让学生感受了什么叫热情好客。让生活融入课堂,并不只是为了营造热热闹闹的气氛,而是要有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紧扣文本的主题,把真实的生活立体、多元化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风土人情,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知道民族团结如一家。当时,还有一名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了要求:老师,新疆的葡萄沟这么美这么好,我们来为它宣传吧!我们一起为它写宣传的广告词吧!在学生的呼唤下,笔者趁机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结合文本为葡萄沟写广告宣传。
这节课上完后,学生们回家后会告诉父母新疆有葡萄沟,那里有各种各样的葡萄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还有一首好听的《新疆玫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回归生活,学生才能乘着美和爱的翅膀,回归文本。
三、在生活中拓展阅读
从文本出发,回归生活,如果只做到这一步,那只能是泥牛入海。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教学?笔者认为,我们的教学要像一棵大树,放飞了鸟儿,还得让它们再回来栖息在文本的枝叶间,获得成长的原动力。
比如本学期学习了《丑小鸭》一课,笔者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的原文,并推荐学生阅读《海的女儿》《夜莺》及《卖火柴的小女孩》,丰富学生的阅读量,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童话。学生都很喜欢看,在课后的口语训练中也交流了自己的阅读体会。学习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笔者也相应推荐学生阅读了《雷锋日记》,并利用班队活动举行了“讲雷锋故事”的比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上所述是笔者在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体会和收获。笔者希望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逐步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切实地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服务。而这一切的实现,要求教师一定要学会细读文本,品味文字的细微之处,挖掘文本自身的魅力,拓展文本周边的知识含量,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敏锐性和丰富的感受力,激发学生研读文本的兴趣。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