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红
【摘要】本文论述整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策略:课前预读,抓住概要,提升学生快速搜索信息的能力;课中研读,抓住好词好句,分享阅读感悟;课后拓展,理论联系实践,在读书看报、诵读经典中开阔视野。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内外阅读 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2A-0074-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在义务教育的小学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145万字以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是广大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然而,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中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的识字量和知识架构还未成熟,如果只是一味地盲目让学生多读,缺乏可控性引导的话,会让学生一不小心就陷入“无方向→难读懂→没兴趣→易放弃”的恶性循环中。因此,教师要紧扣教材文本,多角度、多方位、阶梯式地拓展课外阅读素材,在可控范围内适时整合课外作品,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语言表达,让相对单一的教材文本变得更立体丰满,起到以点带面、用精读带动范读的积极作用。
一、课前预读,抓住概要,提升学生快速搜索信息的能力
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尤其是有了电视、电话、互联网之后,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信息量大增,知识进入大爆炸的阶段。这也对人们的阅读学习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所以,在实践中,我们建议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预读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是能读通课文,并能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框架找出关键信息,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概要,不理解的部分做标识,课堂学习时注意提问和倾听。
另外,互联网时代下使用网络搜索知识信息几乎成了每一个现代人士的“标配”,再加上自小学三年级起,要求学生逐步学会课前预习,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建议家长每天抽出少量时间,陪伴和指导学生上网搜索相关信息,让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了解。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爬天都峰》的预习,由于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去过黄山,对天都峰的了解更少,家长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登录中国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官网,查阅有关视频、图片、文字、简介等,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直观的认识。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在家长的指导下登录携程网、穷游网等虚拟安排黄山旅游攻略等,这是有效引导学生正确识别网络不良信息,促进亲子共同学习提升的有效举措之一。
二、课中研读,抓住好词佳句,分享阅读感悟
一篇好文章,就像是一件艺术品,倾注了作者的情感,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白鹅》一课,作者丰子恺先生是现代漫画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他的文章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文诗画相通相融,《白鹅》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在学习这篇课文时,特别是诸如以下典型句子:“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我一看这姿态,想道:‘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初步理解句子的意思,再通过想一想当时的情境、演一演当时鹅的动作场景,并通过删词、换词等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和有趣。另外,我们建议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把自己读到的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这既是深入体会作者心理情绪的一个方式,也是为将来自己造句和写作文提供素材积累。其中,“左顾右盼”和“高傲”是拟人化的写法,这样的词语我们建议学生摘抄下来。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会鼓励学生把自己阅读后的感想说出来,并在一定范围内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互相分享阅读心得体会。这样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能促使学生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含义。
三、课后拓展,理论联系实践,在读书看报、诵读经典中开阔视野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之一,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如此,在课堂中训练基础阅读能力,到生活中实践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白鹅》后,我们向学生推荐了丰子恺先生的文章《红了樱桃,绿了巴蕉》《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五爹爹》,以及漫画《儿童相》等。我们每周都设定一个阅读交流日,请学生将阅读素材带到课堂中来,然后把素材内容通过朗读、展示、表演等分享给同学们,并说出自己对这份阅读素材的看法。为了鼓励学生自动自觉去阅读,我们还在班里设定一个“阅读能手榜”,学生每完成一次阅读任务,教师就在榜上相应姓名处盖一个印章,到期末看看谁得到的印章最多,对前若干名给予荣誉证书奖励。
要想真正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光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鼓励学生畅游课外阅读世界。课外阅读的选材范围不应仅仅局限在印刷装订好的书籍上,还应该从生活中取材,如产品说明书、宣传告示、包装说明、海報广告、活动简介等,这些都是非常真实鲜活的阅读素材。
总之,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需要教师有效结合课内外阅读素材,让学生在预习中初步了解学习方法,在课后阅读时运用学习方法读书看报和诵读经典,激发并长久保持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