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晓娟
【摘 要】 教学管理要从尊重出发,要尊重教师人格自尊的特点,尊重教师的劳动特点,尊重教学自身的特点,尊重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教学管理如果从尊重出发,就会创造出艺术。
【关键词】 尊重;人格自尊;教师劳动;教学特点;学生发展特点
尊重体现的是一种人格平等,它是人与人交往的一条基本准则,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也是管理的出发点,只有受人尊重的管理,才会让管理出彩。教学本身是一项艺术,教学管理更需要艺术。教学管理如果从尊重出发,就会创造出艺术。
一、尊重教师人格自尊的特点
感受到人格上的平等,这是教师的基本需要,也是学校人际交往的一条准线。一些学校实行的推门听课,教师从心理上并不是接纳,常常以指导作业、课堂检测、自学看书等方式来抵触。因为教师会觉得这样的听课实际上是一种监督,更是一种不信任的表现。如果管理者以共同研究某课型或某章节的教学为目的,提前与教师约定听课,也许教师会觉得这是一种关心、指导或培养。
教学管理不应该以监督或甄别为出发点,而应该是建立一个有利于每个教师发展的平台。这就要求在教学管理的机制建立上,必须树立教师立场观,以促进每个教师的最好发展。一方面要尊重教师的发展需要,使每个教师在公平的平台上竞争。如学校有一次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而渴望学习的教师比较多,如何决定这个人选呢?学校不能强调教学质量好、有指导能力的才去,这样会给一些要求积极学习的老师造成心理伤害。除非是专业性比较强,又必须相关专业的教师去培训的,学校可以指定外,外出学习人选可以通过抽签、竞赛、游戏等方式来确定。另一方面,要尊重教师的客观差异,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制定相关的制度。如在绩效工资的分配上,有的学校把教师的教学效果、工作量、教育科研、论文发表等一并纳入分配范围,那些踏踏实实搞教学工作但又无力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就会产生异议,从心理上发生抵触。认为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是教师额外的工作,不应该作为绩效工资分配指标。为此,学校可另行制定一个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既可以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和经验总结,同时又尊重了教师的这种劳动差异。
二、尊重教师的劳动特点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智慧型的劳动,它与教师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等密不可分。不同层次、不同思维方式的教师,他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有区别的。如备课,有的喜欢查阅大量资料,搜集大量的信息,做到课堂上能够深入浅出。有的则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认真思考。有的喜欢写出长篇教案,有的则喜欢在课件设计与制作上下功夫,还有的喜欢在教材上圈点、批注、勾画等等。又如,在教学实践与反思上,有的教师教学效果一直较好,所教的学生发展也很不错,很受学生喜欢,但就是不善于總结提炼,从没有发表过一篇经验论文。有的教师教学效果虽不是很突出,但善于总结,经常发表文章,做课题研究,往往获得的交流、培训、晋职晋级的机会较多。
教师的这些劳动特点在教学管理和教师中常常带来一些争议。就备课而言,为了便于考核,学校往往重在教案的书写要求上,把不同教师的风格统一到一个格式上,这样就势必造成教师的心理不适,从而产生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一些矛盾。就教师的教学实践特点而言,也容易使教师之间产生对立情绪。大家会认为,教好书的并不一定是会写会总结的,会写会总结的也不一定是教好书的。
其实,用一个模子要求教师备课,本身就不符合教师的劳动特点。教师因为能力素质及教学风格的差异采取的各种不同的备课形式,正是一种个性化的表现。就备课本身而言,实质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益。当一个教师形成了自身的教学风格,他关注更多的是教学内容的整合与学生的学情;当一个教师走上讲台不久,他关注的重点是对教材的理解和教法。因此,教学管理应该张扬教师的个性,而不应注重形式上的统一。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发展,而不是监督教师的行为。
尊重教师的劳动特点还在于对教师的引导培养。如果一个教师本身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就是缺乏理论成果,而在评职、晋级上受限制,他会感觉一辈子的劳动成果没有得到尊重。假如我们帮助这类教师总结提炼他的经验,并广泛交流,同时给予一定的学习培训机会,教师会有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因此,注重引导培养,对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支持,是尊重教师劳动的一种更好的方式。
三、尊重教学自身的特点
教学的实施会受到班级学生情况、教师个人素质、学校教学文化及教学的设备设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可能千篇一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为此,教学管理就不能囿于框框套套、立规制矩,更不能用某种固定教学模式束缚教师的手脚,而应从教学的思想上去引领,在课程建设、教师培训、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方面认真思考和研究。
某校提出了“快乐学习,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学校不是在快乐教育的具体模式上煞费苦心,而是在营造快乐学习、自主发展的环境上深入思考。如在教师培训上,积极引导教师学习讨论,以达成理念上的共识。在教育行为上,提出“尊重孩子人格,放开孩子手脑,培养孩子兴趣,引导孩子行为”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上,强调“教师要善于营造孩子表现的氛围。要让孩子在愉悦中学、活动中学、合作中学、实践中学、欣赏中学,以激发孩子的灵性,促进孩子的最好发展”。在校本课程的建设上,从人文、社会实践、艺术、体育、教材拓展等多方面,为孩子搭建多元的可供选择的学习平台。此外在师生关系上,强调“当孩子喜欢的老师,做老师欣赏的孩子”。教学质量的评价,也不仅是用考试去衡量高低,还通过学生的能力展示、质量汇报活动、抽签、抢答等多种方式观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管理,既给教师指出了教学方向,又没有束缚教师的手脚,有利于张扬师生的个性,鼓励每个教师做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同时注重营造一种氛围,使教师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或理念。
鼓励教师学习、研究、实践、创新,把教师的智慧引导在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上,这才是教学管理的艺术。
四、尊重学生发展的特点
教学管理要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营造学习环境,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学习习惯,二是学习兴趣。可以說习惯影响未来,兴趣成就人生。有研究表明,人的很多习惯都是在小学四年级以前养成的,即使到了初中、高中、大学,这些习惯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积极性高,就能发挥全部才能的80%~90%;反之,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30%。
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诸如读书、倾听、讨论、质疑、合作、探究、实践、作业等习惯的养成,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学生平时的学习实践,都应是教学管理者关注的重点,要引导教师做具体的指导培养。一些有经验的学校非常注重习惯的养成,包括不同场合学生说话的音量、上公开课或走班上课应该注重哪些礼节、对不同的人应该如何称呼、学生到学校应该做好哪些事等等,都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操作性非常强。
在学生兴趣的发展上,教学管理者应该思考学生兴趣的发展与哪些因素密切联系,诸如学校环境、师生关系、成功的心理感受、教师的引导呵护等。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兴趣发展的校园环境,建设一支支持孩子想法、张扬孩子个性、引导孩子行为的优秀教师队伍,搭建一个让孩子充分选择、充分表现、充分发展的校园平台,则是教学管理的着力点。
教学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生的最好发展。如果我们的出发点是尊重教师人格的自尊,尊重教师劳动的个性特点,尊重教学自身的规律,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教师就会多一份自尊,学生就会多一份自信,教学就会多一些精彩。
【参考文献】
[1] 李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 郭建华. 浅谈教学管理[J]. 新课程(小学),2017(4).
[3] 赵明福,张荣辉. 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 刘锦霞. 教学管理的三个层次浅析[J]. 少男少女,2017(12).
[5] 胡玉棠. 优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J]. 新课程(上),2017(6).
[6] 李宁贵. “尊重文化”驱动学校跨越式发展[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7(8).
[7] 牛怀德. 学校管理之“中心论”——陈自鹏老师教育管理思想解读[J]. 天津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