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2018-05-29 02:27陈桃孙剑李紫娟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茶农茶叶

陈桃,孙剑,李紫娟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发展茶产业不仅能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贫困山区脱贫攻坚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利于提高国民的饮食生活质量。目前,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但国内茶叶消费需求疲软,导致茶产业产能过剩。茶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制约着我国从茶叶大国转变为茶叶强国[1-3]。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茶产业的发展迎来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因此,深入分析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为相关部门和茶企提供决策依据,对我国茶产业落实“重品质、重安全、重环保、重民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创新、绿色发展茶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茶产业的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分析各大茶叶产区的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4-6]、探索茶产业科技创新[7]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策略和茶产业发展路径等方面。例如,赵晓罡和李录堂[8]、索罗丹等[9]、李勇[10]、赵沙鸥等[11]和陈志峰等[12]分别对我国陕西、江西和福建等茶叶产区的茶产业区域特色和现状进行分析,认为茶农经营分散、龙头企业带动不足和茶产业标准化体系不完善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许咏梅[13]、许国权和陈春根[14]、姚文和祁春节[15]等从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对比分析各茶叶生产大国的产业发展情况,认为我国在夏秋茶的利用率和茶叶精深加工等方面与国际差距较大。关于茶叶品牌建设与产业发展路径的研究,胡振涛等[16]、卢秀龙和吴声怡[17]从消费者的认知入手,研究发现我国茶叶品牌给消费者带来的文化与品质体验不足、知名度不高,降低了消费者的选择与购买意愿,阻碍了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刘春腊等[18]、陈志峰等[12]和陈宗懋[3]认为我国茶产业应朝着品牌化、科技化、绿色化和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调整产品结构、整合茶叶品牌、加强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已有研究主要是从提高茶产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力、促进产业创新的视角分析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但从绿色消费与生产角度研究影响茶产业发展的问题、成因和对策并不深入。

本文鉴于绿色发展视角,通过实地调研和二手数据分析等方法,基于国家统计数据和2016—2017年“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后我国绿色园艺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对湖北、贵州多地的160份茶叶种植户调查数据和53份鲜叶加工厂员工调查数据,从茶业产能与市场需求、国际竞争力与品牌发展、茶叶生产规范化和茶产业的互联网渗透率等方面分析我国茶产业绿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利于解决茶产业产能过剩和质量安全等问题,为促进茶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参考。

1 我国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茶叶市场需求疲软,产能过剩

图1 2005—2015年居民食品及茶叶类生产与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Fig. 1 Changes of household food, tea production and consumer price index (2005-2015)

我国茶叶产品价格相对下降,茶叶产区销量减少,市场需求疲软。从我国茶叶产业体系经济研究室公布的产区调研结果看,2016年我国20%的茶叶产区销量明显下滑,30%的产区名优绿茶价格同比下滑,70%的产区高端礼品茶销售量继续减少,部分地区大宗绿茶压货较多、乌龙茶严重滞销,茶叶销售形势不容乐观。同时,对比2005—2015年我国茶叶消费价格指数与食品价格指数的变化情况发现,茶叶消费指数增长较慢,茶叶生产价格指数增速大于消费价格指数(图1)。可见,我国茶叶生产投入不断增加,但市场需求不足,经济效益欠佳。

我国茶叶生产规模在发展惯性作用下持续扩张,生产潜能继续释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2016年茶园面积由197.01万hm2发展到290.2万hm2,增加93.19万hm2,增长率为47.3%。茶叶产量由147.51万t增加到240.49万t,增长率63.03%。但在我国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齐增的同时,茶叶生产能力总和大于消费能力总和,库存量逐年增多,茶产业产能过剩。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调查显示:2016年全国茶叶产量240.49万t,国内茶叶消费总量约181万t,出口32.87万t,库存约26.62万t,产销不平衡(表1)。且自2014年起我国的干毛茶产量增长率始终高于消费量增长率,茶叶库存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达80万t之多,约占茶叶年总产量的1/3。

表1 2010—2016年我国茶叶产量、消费量与库存量Table 1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inventory of tea in China (2010-2016)

1.2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品牌发展不足

我国茶叶单产量较低,精深加工和增值加工技术转化率低,茶产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茶园面积和产量数据计算,2015年我国采摘茶园干毛茶单产量为1 062.96 kg/hm2,较1 183.5 kg/hm2的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差距。目前,我国茶企仍以销售粗加工的常规茶叶产品为主,高附加值的茶叶产品加工较少,对茶多酚含量较高的夏秋茶利用率低,每年用于深加工的原料仅占总产量的7%~8%。而且,我国出口茶叶多以原料性的散装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库(UN Comtrade)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口茶叶约32.87万t,出口总额14.85亿美元,单位均价约4.52美元/kg,而同样以种植绿茶为主的日本出口茶叶单位均价高达26.62美元/kg,两者仍存较大差距。

茶叶品牌塑造对提升竞争力和占领国际市场至关重要,但我国缺乏世界知名的茶叶品牌。我国茶叶共有六大类,名优茶甚多,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等,但多以产地命名[19],缺乏统一的茶叶品牌。相比斯里兰卡对外全部采用“锡兰茶(Ceylon Tea)是斯里兰卡送给世界的礼物”的宣传口号,将锡兰茶做成了统一的形象标志,我国茶叶品牌有待进一步整合。同时,现存的区域公用的茶叶品牌价值不高。胡晓云等[20]对我国92个区域公用的茶叶品牌的价值进行评估发现,品牌价值超过50亿的仅有2个,多数品牌比较弱小。

1.3 生产不规范,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新《食品安全法》给剧毒、高毒农药的使用上了一道“紧箍咒”,规定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同时加强了茶叶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产品安全与质量监督和管理。但农户使用农药时操作规范程度较低,农药用量偏高,茶产品农残超标等问题仍然突出[21]。项目组2016—2017年对湖北夷陵、丹江口和贵州省贵定、石阡、德江、湄潭等多地茶农的160份有效调查数据显示,45.6%的茶农比较不了解或非常不了解剧毒农药,个别茶农仍违法使用氰戊菊酯、杀扑磷和克百威等禁用农药;40.1%的茶农未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农药稀释比例配兑,约55%的农户未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规定,61.3%的茶农认为使用化学农药对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影响比较小或非常小。茶农对茶产品农药残留和质量安全的认知不够,生产中不规范使用农药,存在茶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我国茶叶生产规范不完善,不仅是茶农使用农药不规范,还表现在茶叶产区的鲜叶加工不规范,加工标准化程度低。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为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员工身体健康,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必须穿戴防护装置。但项目组对湖北、贵州等地的鲜叶加工厂的员工调查数据显示,35.85%的员工反映鲜叶加工厂不存在标准化加工技术规程,77.36%的认为鲜叶加工没有规范的除尘设施,且加工时防护措施使用较少(表2)。

1.4 种植规模化、组织化和技术水平较低

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茶叶企业应是现代园艺产业的生产主体[22]。但是我国茶叶生产目前仍以“小散弱”的农户为主,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项目组调查显示:茶农平均年龄52岁,50岁以上农户占被调查样本的50.62%,户主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和初中的占88.13%,茶农年龄普遍较高且受教育程度低;而茶农种植规模0.67 hm2及以下的占被调查样本的84.37%,加入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农户约为三成(表3)。此外,姚文和祁春节[23]对西南茶区的调研发现,仅33.79%的农户参加了订单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同时,我国茶叶企业经营规模有限,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现代茶叶企业数量不多,龙头企业更少,在第六次检测合格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里茶叶企业仅38家。

表2 鲜叶加工标准化与防护情况Table 2 Standard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fresh leave processing

表3 茶农种植规模与组织化特征Table 3 Planting scale and organ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ea farmers

表4 茶叶采摘与茶园修剪、灌溉情况Table 4 Picking, pruning and irrigating of tea garden

陈宗懋等[7]认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成果创新是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动力。目前,我国茶叶种植过程中环境友好型技术应用不足,科技转化速度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项目组160份农户调查数据显示,茶叶病虫害绿色防控以应用黄、蓝沾虫板、频振式电网杀虫灯和绿色农药为主,绿色技术渗透率低且茶农普遍认为防治效果不明显。同时,茶园机械化水平较低,茶园缺乏综合管理。主要表现在能提高茶园效益并保护水资源的节水灌溉技术未得到广泛推广、茶叶采摘和茶园修剪以手工为主等方面(表4)。

1.5 互联网渗透率低,产业延伸不足

在互联网时代茶企转型电商,发展势头迅猛,但线上渠道渗透率不足。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互联网对中国茶叶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专项咨询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茶叶电商销售额为112.04亿元,仅占整个茶叶市场交易规模的8.27%。且以淘宝平台为例,线上销售多集中于中低端产品,平均客单价在60~80元,与线下茶叶门店的顾客单次消费最低300~500元的差距甚远。同时,新《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明确互联网食品交易规则,增设“累计”违法行为处罚,对茶叶电商经营、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但线上交易平台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线上茶叶交易,不利于互联网渗透茶产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2017年通告的4批次不合格的茶叶及相关制品均来源于线上交易平台。

茶产业是融合农业、食品轻工业和服务行业三大产业的综合性特色产业。农业包括农场、茶场、各初制、精制厂等,是中国茶叶传统产业的基础,也是产业的支柱[7];食品轻工业是目前茶产业发展和增值潜力最大的行业;服务行业包括茶馆、茶餐饮和茶旅游等,是传播茶文化、繁荣市场的中坚力量[24]。目前我国茶产业延伸以茶饮料、保健品生产加工和茶旅结合为主,但茶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郑春霞[25]以闽南功夫茶文化旅游为例,研究发现我国茶文化旅游处于初级阶段,以宣传和销售相关茶产品为主,茶文化景观开发不足,茶旅游业服务质量有待改善。

2 制约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因素

2.1 茶叶消费内生增长动力不足

我国茶叶产销不平衡、产能过剩,究其根源,是茶叶产品供给不满足需求结构的变化和茶叶消费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导致消费主体扩大消费的意愿不强。一是我国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茶产业政策长期注重于实现生产者为中心的规模经济[26],忽视了作为社会消费主体的80后和90后对于饮茶的偏好程度不高,导致茶爱好者、主要购买者与社会消费主力不符[2]。二是茶产业宣传、拓展乏力。长期形成的茶行业信息交流“不出圈”习惯阻碍了信息流通,不利于茶企吸引非饮茶群体,培育新的茶叶爱好者和消费群体[27]。三是由于茶叶产品质量的隐匿性,茶产品质量层级纷繁、检测指标复杂,茶叶价格层级标准不明确。而不直观的评价体系增加了消费者收集、处理信息的成本,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如目前主流的茶叶质量检测国际标准有欧盟标准和日本标准,我国“无公害茶叶”包括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食品茶,绿色食品茶又分为A级和AA级。复杂的质量标准体系让茶叶购买者无从下手,加之茶叶价值不易估计,削弱了消费者购买意愿。四是在互联网时代,茶叶交易平台相比其他消费品交易平台而言,流量不足导致茶叶线上销售渗透率低。

2.2 茶农绿色认知不够

我国茶叶产品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等情况比较普遍,与茶农缺乏“绿色、安全、健康”的生产理念、绿色意识不到位和生产行为缺乏科学性等因素密切相关[28]。茶农的绿色认知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茶农对病虫害防治方法的认知错误。茶农普遍认为化学防治比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效果更显著、成本更低,也认为病虫害只有被消灭才放心,控制病虫害效果甚微。二是茶农片面追求高产量,不重视农药残留的危害,未意识到“重复施药”和“过量施药”的严重性。茶农绿色意识不足不仅造成了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还导致土壤、水资源等茶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被进一步破坏[29]。而当农民具备较高绿色认知水平时,其安全责任意识会增强,在生产中会尽量按规定使用农药[30]。因此,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后,茶农绿色生产意识依然淡薄,是阻碍我国茶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

2.3 缺乏龙头企业和统一品牌带动

我国茶产品同质性强,缺少品牌与龙头企业带动,阻碍了我国从茶叶大国转变为茶叶强国。陈飞[31]认为,我国茶叶生产普遍存在品牌缺失的问题,使得我国茶叶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同时,茶叶加工以家庭手工作坊和个体小茶厂的粗加工为主,规模化、自动化、清洁化和标准化生产程度不高[32],不利于提高我国茶产品的质量。茶叶企业以家族式管理居多,经营范围局限于不同种类茶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缺乏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缺少科技研发、开拓市场的创新团队,不具备研发原料深加工和废弃资源再利用的能力,难以成为龙头企业并带动茶农规范种植和茶产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缺少品牌与龙头企业对茶农和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导致我国茶产业难以做大做强、做优做精。

2.4 监管体制落实不到位

我国各大茶叶产区已逐步建立茶叶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既确立了茶叶生产投入品、加工经营的规范,也在不断完善和科学化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指标体系。如龚艳等[33]对湖北省10个县的茶叶质量安全监管调查发现,各县均已成立茶叶综合执法大队,并对农资产品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但在执行过程中监管体制落实不到位,茶农仍可通过隐蔽渠道购买禁限用农药用于防治病虫害,导致我国茶叶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而且,我国茶产业由多部门协调管理,其中农业部门负责规范种植与生产,食品卫生监督机构管理生产环境的安全卫生和抽检茶叶质量,工商部门负责规范茶叶流通与经营环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检查生产许可证等。虽然职能明确,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多部门重复管理或无人监管的局面,既浪费管理资源,又削弱监管的权威性。此外,我国茶叶市场中现行的检测标准多样,与欧盟、日本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令检测报告缺乏权威性[34],使我国市场上茶叶产品质量不统一,产品质量检测说服力不够,影响消费者选择产品。

2.5 基础设施不完善

基础设施是推动茶产业发展与延伸的基石,是实现茶园现代化经营与管理的必然条件[35],也是产业招商引资的资本。茶园的基础建设主要包括改善茶园生产条件、修建农电水利工程、打造公共交通网络、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但我国茶叶交易中心服务设施不完善、以茶为主的景点接待条件落后,不利于茶产业向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产业延伸[25]。同时,我国现有茶园无法全面实现高效率的机耕、机采,茶园综合管理水平低也与其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关。赵沙鸥等[11]分析江西省茶产业发展问题时发现,茶园基础薄弱,设施装备落后,既影响茶农的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还不利于提高茶叶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水平。因此,茶叶产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是阻碍产业延伸和标准化生产的重要因素。

3 我国茶产业绿色发展的对策

茶产业的绿色发展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山区脱贫攻坚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在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和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背景下,茶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是运用绿色高效的科学技术和管理规范,建设生态有机茶园,并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载体、政府为保障、行业为支撑,确保茶产业发展的安全性、科学性、稳定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3.1 明确主体职责,完善茶业监管体系

茶产业实施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社会共治的制度。一是政府以制定茶产业发展规划与保障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质量监管、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为主要职责。尽快制定《食品安全法》执行细则,落实“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的可追溯制度。二是茶行业协会以完善行业标准、加强行业自律、配合其他主体活动为职责。配合各监管部门规范生产投入品和茶产品的市场流通,打击非法经营与假冒伪劣。三是茶叶专业合作社遵照国家标准提供农药、化肥,举办茶叶栽培和病虫害防治培训班,鼓励农户采用绿色、低碳、高效的技术,并通过社群、农资和产品集散等途径及时提供市场交易信息。同时,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合理分配合作社的股权、决策权和剩余利润分配权,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合作社。四是茶企以加快落实行业标准,提高产业服务水平为责任。通过技术引进、校企合作等方式推进茶园标准化管理、车间标准化制作;通过校园招聘引进专业人才,定期培训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3.2 加强宣传指导,提高茶农绿色认知

提高我国茶农的绿色认知水平,从生产种植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安全。一是通过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市场倒逼”机制,将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户。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统一茶农责任承担制度,加强惩罚力度和制度落实。二是地方政府根据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检测标准,因地制宜为茶农制定规范、科学种植读本,定期举办种植培训班和专家讲座,指导茶农科学种植。三是政府、茶企和高校联动,以基地试验的形式展示绿色防控的效果,通过专家讲座分析绿色防控采纳成本,纠正茶农“化学防治比绿色防控效果好、成本低”的错误认知。同时,加强套种植物防治病虫害宣传,倡导茶园适当除草与养殖,提高茶农对多样化绿色防控的认知水平。

3.3 强化基础建设,增强产业优势

产业优势来源于高品质的产品、创新的科学技术和高效的经营模式。增强茶产品与科技创新优势,一是要持续优化茶业区域布局。在产区结构上,合理布局茶叶品种,错开采茶高峰,合理采摘春、夏、秋茶,缓解采工紧缺问题,并控制产区盲目扩大种植规模;在产品布局上,选择适宜产地自然条件与加工工艺、具备产品创新弹性的特色良种,从源头形成差异。二是持续推进生态有机茶园建设。配套LED材料制成的新型灭虫灯、生物激素等病虫害防治设备,测土施肥,利用茶籽、茶树枝叶等再生资源肥园。同时,鼓励茶企优化或转移生产基地,打破资源条件与生态环境的限制。三是提高茶园综合管理与生产标准化水平。平整土地、铺设园间道路便于应用机械代替人工。并在产区推行“统防统治”管理模式,降低茶园管理成本。四是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推进磨分离等技术,解决农药、重金属残留和微生物污染等问题,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强化茶产业经营模式优势,一是健全“互联网+”销售网络,增强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平台的信任。茶企要加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茶叶信息平台和营销平台的建设与使用;实施网络认证与准入制度,规范管理茶叶电子商务;通过线上线下统一标识、简化质量分级与定价等措施,建立和维护网络形象。二是跨界合作,突破产业限制圈。茶企与同一地域的果蔬企业、特色农产品经营企业、酒企等合作,共享销售渠道资源,降低营销渠道拓展成本;与国内外物流企业合作,构建茶产品科学贮藏和低温冷链物流,保障茶产品畅通、及时和卫生供给。

3.4 创新产品供给,促进茶消费

以创新供给促进消费,一是丰富茶产品的品类,加强产业精深加工延伸。茶企根据消费需求热点,以在食品中添加、渗入茶汁和茶粉等形式丰富产品种类,并积极开发方便、经济、保健型的茶类新产品,如袋泡茶、速溶茶和茶饮料等,抓住年轻消费群体。同时,将茶油、茶多酚和茶色素等茶元素引入到天然药物、健康食品、功能制品和动物营养等领域,形成多元化的精深加工业。二是以茶园为切入点,不断开发增值服务项目。积极开发茶园景观,完善观光旅游的接待条件与服务水平,以茶旅结合促进消费。三是茶企加大茶产品与茶文化宣传力度,将传统的广告方式和销售渠道延伸至消费者的社交生活,解决“信息不出圈”问题。如借助餐饮领域的高流量推广茶叶产品,利用“网红经济”和“工匠精神”宣传茶文化,培育潜在消费者。

3.5 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品牌建设

我国进入农产品品牌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品牌促进产业效益,一是整合特色资源,合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整合各大茶叶产区的优势品牌,结合果蔬品牌,制定区域代表性更强的农产品公共品牌;注重品牌专利申请与保护,规范区域公共品牌的准入与使用制度,线上线下同步运营,维护品牌形象;强化公共品牌形象宣传,加大在国际市场的宣传力度。二是茶叶企业培育自主品牌。茶企树立“品牌精则兴”的理念,依据历史文化、产品特色,量力而行打造自主品牌;注重自主品牌的规范化,为企业的不同品牌制定独特的名称与包装,确定产品质量标准要求,选择不同的宣传平台与方式,还要制定专属的栽培、病虫害防控、采摘、加工、贮藏、运输技术和操作规程。三是纵向拓展品牌运营。茶企的产品品牌在中低端和高端合理分布;利用检测标准不同、产品质量级别和价格差异等区分不同品牌,减少同一企业不同品牌之间的过度竞争。

参考文献:

[1] 江用文, 陈霄雄, 朱建淼, 等. 中国茶产业2020年发展规模分析[J]. 茶叶科学, 2011, 31(3): 273-282.Jiang Y W, Chen X X, Zhu J M, et al. Analysis on development scale of Chinese tea industry in 2020[J]. Journal of Tea Science,2011, 31(3): 273-282.

[2] 李佳禾. 2017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报告[J]. 茶世界, 2017(10):60-67.Li J H. A report on the consumption market of Chinese tea in 2017[J]. Tea World, 2017(10): 60-67.

[3] 陈宗懋. 新时代中国茶产业的创新与发展[J]. 农学学报, 2018,8(1): 80-84.Chen Z M.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tea industry in new era[J]. Journal of Agriculture, 2018, 8(1): 80-84.

[4] 姜含春, 赵红鹰, 葛伟. 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30(3): 23-28.Jiang H C, Zhao H Y, Ge W. Analysis of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ea industry in China[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09, 30(3): 23-28.

[5] 丁勇, 周坚, 罗仲兴. 茶产业的发展现状、需求及趋向[J]. 广东茶业, 2011(Z1): 8-12.Ding Y, Zhou J, Luo Z X.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demand and trend of tea industry[J]. Guangdong Tea, 2011(Z1): 8-12.

[6] 肖智, 黄贤金, 孟浩, 等. 2009-2014年中国茶叶生产空间演变格局及变化特征[J]. 地理研究, 2017, 36(1): 109-120.Xiao Z, Huang X J, Meng H, et al. Spatial structure and evolution of tea production in China from 2009 to 2014[J].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7, 36(1): 109-120.

[7] 陈宗懋, 孙晓玲, 金珊. 茶叶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J].茶叶科学, 2011, 31(5): 463-472.Chen Z M, Sun X L, Jin S. Science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J]. Journal of Tea Science, 2011,31(5): 463-472.

[8] 赵晓罡, 李录堂. 陕西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3): 87-92.Zhao X G, Li L T. Study on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ea industry in Shaanxi[J]. Journal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 13(3): 87-92.

[9] 索罗丹, 肖斌, 马小雪, 等. 基于区位商与SWOT分析陕西茶产业的集群发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 27(6): 254-259.Suo L D, Xiao B, Ma X X, et al. Cluster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based on LQ and SWOT in Shaanxi[J]. 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12, 27(6): 254-259.

[10] 李勇. 陕西茶产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5): 150-154.Li Y. Problems in Shaanxi’s tea industry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J].Journal of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6, 16(5): 150-154.

[11] 赵沙鸥, 陈宜, 程艳. 江西茶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企业经济, 2014(4): 124-127.Zhao S O, Chen Y, Cheng Y.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ea industry in Jiangxi Province[J]. Enterprise Economy, 2014(4): 124-127.

[12] 陈志峰, 张伟利, 严小燕, 等. 福建省县域茶叶产业竞争力分析与优化布局[J]. 经济地理, 2017, 37(12): 145-152.Chen Z F, Zhang W L, Yan X Y, et al. Analysis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 and spatial optimization of county tea industry in Fujian Province[J]. Economic Geography, 2017, 37(12): 145-152.

[13] 许咏梅. 中国制茶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村观察, 2005(3): 19-24.Xu Y M.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tea industry[J]. China Rural Survey, 2005(3): 19-24.

[14] 许国权, 陈春根. 基于RCA和“国家钻石”模型对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 2007(11): 38-43.Xu G Q, Chen C G.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tea: Analysis based on RCA and “Diamond” model[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2007(11): 38-43.

[15] 姚文, 祁春节. 市场化改革对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11(4): 24-31.Yao W, Qi C J. An empirical study on effect of market-oriented reforms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tea[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2011(4): 24-31.

[16] 胡振涛, 项喜章, 吴素春. 武当道茶区域品牌忠诚影响因素的结构模型分析——基于消费者感知视角[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36(1): 38-43.Hu Z T, Xiang X Z, Wu S C. Research of factors inf l uencing regional brand loyalty of Wudang Taoist tea—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consumer percep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5, 36(1): 38-43.

[17] 卢秀龙, 吴声怡. 基于消费者的茶叶品牌选择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州市为例[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 157-160.Lu X L, Wu S Y. A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ea brand selection based on consumers: A case study of Fuzhou[J].Fujian Tribune (The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Monthly),2012(10): 157-160.

[18] 刘春腊, 徐美, 刘沛林, 等. 中国茶产业发展与培育路径分析[J].资源科学, 2011, 33(12): 2376-2385.Liu C L, Xu M, Liu P L, et al. Path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ultivation of the tea industry in China[J]. Resources Science,2011, 33(12): 2376-2385.

[19] 谢向英. 福建白茶地理标志品牌结盟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1(1): 49-54.Xie X Y. A study on the brand alliance of Fujian White tea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11(1): 49-54.

[20] 胡晓云, 魏春丽, 蒋燕婷. 2017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研究报告[J]. 中国茶叶, 2017, 39(5): 4-13.Hu X Y, Wei C L, Jiang Y T. A report on the value evaluation of Chinese tea regional public brand in 2017[J]. China Tea, 2017,39(5): 4-13.

[21] 董银果. 发达国家SPS措施对中国茶叶出口的影响分析——基于标准差异视角[J]. 中国农村经济, 2014(11): 83-95.Dong Y G.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SPS measures imposed by developed countries on China’s tea export—A perspective of differences in the standards[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4(11):83-95.

[22] 邓秀新, 项朝阳, 李崇光. 我国园艺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16, 18(1): 34-41.Deng X X, Xiang Z Y, Li C G.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ese horticultural industry[J]. Engineering Sciences, 2016, 18(1): 34-41.

[23] 姚文, 祁春节. 茶叶主产区订单农业有效性及契约稳定性研究——以西南地区茶叶生产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7,38(1): 89-95.Yao W, Qi C J. The effectiveness and stability of contract farming in main tea production areas: A case study of tea production in Southwest China[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2017, 38(1): 89-95.

[24] 杨晓刚. 区域茶产业的SWOT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四川省雅安市的实例调查[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34(2): 80-84.Yang X G. SWOT analysis and marketing strategy research of regional tea industry—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ases in Yaan, Sichuan[J].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 2013, 34(2): 80-84.

[25] 郑春霞. 基于游客感知的文化旅游产品体验质量提升——以闽南功夫茶文化旅游为例[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版), 2014,44(6): 683-692.Zheng C X. Study on enhancing tourists’ experience quality of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s from perception: The case of Gongfu tea cultural tourism of south Fujian[J]. 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2014, 44(6): 683-692.

[26] 申素熙, 梁月荣. 中日茶叶产业政策导向比较及给韩国茶产业的启示[J]. 茶叶科学, 2011, 31(6): 552-560.Shin S X, Liang Y R. Comparison of tea industry policy orientation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and their quotable experiences for Korea drawing on[J]. Journal of Tea Science,2011, 31(6): 552-560.

[27] 卫龙宝, 李静. 农业产业集群内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安徽省茶叶产业集群的微观数据[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12): 41-47.Wei L B, Li J. Analysis for effects of soci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cluster on farmers’ income: Based on the micro-data of tea industry cluster in Anhui Province[J].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4, 35(12): 41-47.

[28] 黄祖辉, 钱峰燕. 茶农行为对茶叶安全性的影响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5(1): 39-44.Huang Z H, Qian F Y. Tea growers behavior’s impact on tea safety[J].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5, 5(1): 39-44.

[29] 吴林海, 侯博, 高申荣.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散农户农药残留认知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1(3): 35-48.Wu L H, Hou B, Gao S R. An analysis of individual farmers’households’ perception on pesticide residues and the main determinants based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1(3): 35-48.

[30] 马玉申, 龚继红, 孙剑. 农民农药属性认知、安全责任意识与农药配比行为[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21(3): 141-150.Ma Y S, Gong J H, Sun J. Farmers’ perception of pesticide properties, awareness of safety and responsibility, behavior of pesticide ratio[J].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6,21(3): 141-150.

[31] 陈飞. 中国茶叶品牌塑造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 杭州: 浙江工商大学, 2014.Chen F.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 l uence factors of tea in China[D]. Hangzhou: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2014.

[32] 莫怀鸿. 广西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 南方农业学报, 2016, 47(6): 1051-1056.Mo H H. Present situ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tea industry in Guangxi[J].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 2016, 47(6): 1051-1056.

[33] 龚艳, 顾宝根, 邢美华, 等. 湖北省茶叶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与控制对策分析[J].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16(6): 11-14.Gong Y, Gu B G, Xing M H, et al. An analysis of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quality and safety supervision of tea in Hubei Province[J]. 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o-Products, 2016(6):11-14.

[34] 宋莎, 温亚利, 刘庆博. 我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及出口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 34(3): 338-342.Song S, Wen Y L, Liu Q B. Analysis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ese tea exportation[J].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13,34(3): 338-342.

[35] 周应恒, 胡凌啸. 对我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 23-29.Zhou Y H, Hu L X. Some considerations on farml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6(2): 23-29.

猜你喜欢
茶农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基于茶农融资需求创新金融产业发展的具体实施机制
老党员“卖”茶忙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早春茶”开采
香喷喷的茶叶
茶乡人家
徐召学:到北方种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