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传统文化底蕴探析

2018-05-28 09:27董夏伯刘向军
克拉玛依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化底蕴传统文化

董夏伯 刘向军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在多次讲话中将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我国五千年历史文明凝结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从新视角解读其中蕴含的博大奥义,用新方法传承其中折射的民族精神,以期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增强文化自信,巩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章认为为此要做到探流溯源,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历史智慧;援古证今,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涤故更新,在国内建设和国外交往中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和升华。

关键词: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传统文化;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D61;G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8.01.06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董夏伯,刘向军.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传统文化底蕴探析[J].克拉玛依学刊,2018(1)33-36.

在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1]在我国由大变强的社会转型期,以科学态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用理性目光权衡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仅是一种自觉审慎的文化选择和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更是我们增强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根基。

一、溯源探流,传统文化是治国理政的精神沃土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为当代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经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会发展进步的成功经验,也有衰乱之世社会动荡的历史教训”[2]。

从数千年治乱兴衰的经验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激励中华儿女无论顺境、逆境都团结奋斗,积极进取;也是当代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自信的不竭动力,确保我国在全球激荡的文化競争中不失民族特色,弘扬中华精神;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长和实践的广袤沃土,为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治国理政提供史实参考和精神滋养。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中国共产党人只有立足于传承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真正在国内建设中帮助人民群众树牢文化自信;并在国际交往中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二、援古证今,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丰厚滋养

(一)对传统文化经典价值观的借鉴

1.“民为邦本”的民生观念

《管子》中“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3]9的训令为历代明君所推崇,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对此加以升华。

首先,“民为邦本”要求有“去民之患”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体察基层民情、关心基层疾苦,切实解决基层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多处引用苏辙“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强调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性。以发展促民生,让广大基层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求注重协调性,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注重开拓性,改革基层行政服务;注重稳定性,改善基层干部作风;注重普惠性,完善基层基础设施建设。

其次,“民为邦本”要求有“大庇寒士”的情怀。“十三五”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致力于“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大民生观”,重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种种措施都体现了领导人造“千万广厦”的执政目标与庇“天下寒士”的执政情怀。

2.“为政以德”的从政观念

“修身正己,为政以德”的观念备受历朝历代重视,官德兴则朝纲正、官德败则朝纲乱。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引用“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3]51的古训,阐明“政德”的重要性;同时,对于政府官员提出“先正己身而后人,打铁还需自身硬”[4]的要求,在全党范围内推广“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并用宋代吕本中所说“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告诫党员切实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并提出三点要求。

第一,“为政以德”需“立德”。习近平总书记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5]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为党员干部树立“官德”提供了根本航标和准则。所谓“明大德”,即要求明晰“对党忠诚,爱党护党;以民为本,为民谋利;敢于担当,踏实苦干”的“大德”;“守公德”,即要求严守“立德修身,见贤思齐”的传统美德、“诚实守信,推己及人”的社会公德、“克勤克俭,兢兢业业”的职业道德和“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家庭美德;而“严私德”则是要求严立“防腐败之微、杜贪婪之渐”的“私德”。

第二,“为政以德”需“修身”。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告诫我们,从政者先有修心立身的道德,后有经世治国的官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借用《尚书》“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3]79的古训勉励官员要自觉接受体制约束和外界监督,慎独慎微,树立底线思维;立言立行,提高自身素养;立德立功,坚定理想信念;自警自省,永葆敬畏意识。

第三,“为政以德”需“笃行”。习近平总书记用“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6]210指出勤政务实的关键。党员干部要坚持不说空话,实事求是的“笃话真言”作风;坚定增强本领,努力学习的“笃信真学”信念;培育杜绝冒进,扎实政绩的“笃求真绩”品质;弘扬深入基层,实干苦干的“笃行真干”精神。

3.“协和万邦”的外交理念

当今世界霸权主义仍虎视眈眈,针对我国的“大国威胁论”也飞短流长,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国会上的演讲中引用于右任“计利当计天下利”所讲,和平与发展才是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主流,我国也一直秉持古代邦交“讲信修睦,协和万邦”的外交理念和价值追求,积极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与各国一起同舟共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此,要始终坚持“义利并举”“和而不同”的传统观念。

首先,我国古代提倡“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要切实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把我国的发展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要坚持正确义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切实做好对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与各方弘义融利[7]。在今天的国际竞争和交往中,只有树立义利并举、义重于利的理念,才能“得道多助”,并促进与各国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

其次,我国早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之时便提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与《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3]187的阐述不谋而合。习近平总书记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8],不仅是对霸权主义的有力嘲讽,更是对我国外交理念的形象描绘。求同存异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既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世界文化大繁荣的前提。

4.“道法者治”的法治理念

自商鞅起,法治思想便贯穿历朝历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引韩非子“道私者乱,道法者治”的理念强调法治的重要性。在当前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的道路上,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为此要牢记“立善法治天下”和“奉法者强”的传统法治观念并运用于今天的法制建设中。

习近平总书记用王安石“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的古训强调“立法”的重要性。所谓“善法”,即指法律的制定符合本国国情,体现以人为本,利于国家长治久安,有助于社会秩序运行的“有法可依”和重大改革实施的“于法有据”。1949年以来,我国在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不懈探索,根据不同时代的国情出台并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法律的本质在于执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引用张居正“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的论述强调执法的重要性,指出执法人员要树立法治思维、善用法治方式、提高法律素养。

(二)对传统文化哲学方法论的借鉴

1.“永守其中,常持其正”的中庸之道

《老子》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3]286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在今天党治国理政中分别体现为:“合乎中道”的治世方式、“乐礼善学”的道德养成以及“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

首先,中庸观念在社会治理中体现为社会公平正义,和谐有序。为此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方法上要采取“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管理方式,宽猛相济,促进社会和谐;内容上要注重减小贫富差距,协调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群众心理满足感。

其次,中庸理念提倡人中正平和,博文约礼的行为修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公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公德要求以及党章中对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个人品德要求正是中庸观念在当代的体现。

最后,“天人合一”的大宇宙观在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天”,即宇宙万物,自然规律;“天人合一”,即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说“天人合一”还只是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已经将这一观念落到实处。

2.“因时而变,因事而治”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老子“天下之理,有张必有翕,有强必有弱,有兴必有废,有与必有取”[3]283,指出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审时度势,因时制宜的重要性;强调坚持辩证法就是在治国理政中要善于認识、分析并解决矛盾,政策的制定要根据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动。

3.“不谋全局,难谋一域”的整体观念

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催生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整体思维方式。这既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提出中国梦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也体现在立足于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中。

三、涤故更新,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与传统文化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观念不谋而合。学校是传播推广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5]的价值目标不仅应体现在校风建设、师德建设中,更应体现在教师日常的教书育人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中。

二是创新舆论宣传。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要在原有传播方式的基础上主动推出适宜新媒体环境的精品项目,扩大宣传空间。近年来,北京故宫微信公众号推出的“雍正萌萌哒”动态图片以及各地博物馆纷纷开通微博与群众交流的方式都是传统文化顺势创新的成功案例,既给受众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推动了文化生产、传播方式的创新,又延伸了文化传播的辐射范围。

三是增加文化熏陶。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主流媒体相继推出“成语大会”“汉字听写”“诗词大会”“校训品读”等旨在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活动和节目,在春风化雨中让人民群众切身感悟传统文化意境,提高传统文化底蕴。社会各界都应积极借鉴经验,推动文化走入社区,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让全民学习、热爱传统文化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四是促进实践养成。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更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推动倡导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坚守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交往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传统文化和美德只有融入社会生活,体现于各行各业的规章制度、市民公约、乡规民约中,“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9]的传统美德才能够真正内化为人民的内心操守和道德信仰,外化为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文化的最大力量是化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5]。善于将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是贯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条红线,更是让我国在全球文化交流碰撞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力举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25(2).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5(1).

[3]人民日报评论社.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4]习近平.在中共上海市委举行专题学习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6-17(1).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4(2).

[6]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11-29(1).

[8]习近平.访问莫斯科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25(1).

猜你喜欢
文化底蕴传统文化
“一壶春秋”壶的创意设计和文化底蕴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雒三桂:文化底蕴下的优雅
古琴——最具东方哲学气质和文化底蕴的音乐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