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卿
摘要:美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程中,教师选用各种教学方法与策略,如示范表演、语言运用、图谱、游戏、体态动作等。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体验与学习,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美育
一、审美性创设的美育
幼儿园音乐教学的有效与否并不在于幼儿是否通过教师的指导,实现音乐知识技能学习的成效最大化,而应取决于这种教学是否真正有利于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与成长,是否真正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享受音乐、充实心灵、体验快乐的精神旅程。
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为了让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音乐美,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并在其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与体验,最终达到全面和谐成长。审美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核心,教师应十分重视音乐审美情境的创设,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与风格,巧妙运用图片、动画、音响、身体动作以及教师的服装、语言、肢体动作等共同构建审美性的音乐环境,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能在其中得到审美熏陶,获得审美体验。如小班音乐欣赏活动”可爱的小鳄鱼”就是通过动听的歌声、好看的动画、调皮可爱搞笑的情景等共同构成审美性的视听情境;中班歌唱活动“五只猴子”,旋律诙谐、幽默、歌词简单、朗朗上口,两段演唱中的大小调变化能帮助幼儿直观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辅以好看的图谱、好玩的游戏与简单有趣的肢体律动等,能很快激发幼儿的兴趣与审美愉悦;中班音乐游戏活动“快乐机器人”,幼儿在《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音乐声中,通过模仿机器人动作、充电等游戏,获得心灵上的审美与生理上的愉悦双重快感。
二、满足各阶段幼儿成长快乐的美育
快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生命,但幼儿从音乐教育中获得的快乐是多元的,而且不同年龄的幼儿对快乐的追求也有所不。教师要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求,选择适宜的方法策略,支持幼儿获得成长快乐。
小班幼儿的思维方式仍带有直觉行动的特征,具体形象思维开始逐步发展,注意力发展水平较低,对音乐的理解与学习能力有限,游戏是他们最重要的快乐源泉。故而,小班音乐活动的目标需侧重在情感、态度方面。教师宜通过幼儿喜欢的游戏、故事、动作、图谱、动画等各种手段吸引幼儿,带着他们在听故事、看动画、做动作等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享受音乐活动带给他们的游戏快乐,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基本的节奏感以及最粗浅的音乐能力.。
中班幼儿的认知能力已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具体形象思维水平发展十分迅速,他们十分喜爱游戏,但他们已开始追求游戏中的合作、创造以及自我挑战等带给他们的快乐。音乐游戏活动“快乐机器人”体现了这阶段幼儿的成长需求,加工改造后的《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AB两段对比鲜明,A段设计成两个机器人轮流传递互动的音乐游戏,B段则引导幼儿表现机器人充足电后开心地互相逗乐的情景,活动中教师采用逐层叠加的策略,引导幼儿循序渐进地掌握合作游戏的玩法与创造表现的方法,既满足了幼儿好玩的天性,又满足了幼儿喜欢合作、积极创造的成长需求。
大班幼儿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抽象逻辑思维初步萌芽,简单的音乐游戏已经无法满足其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与成长愿望。因此,大班音乐活动的目标可更多地落在幼儿主动学习的习惯养成、学习品质与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上,通过预见幼儿的学习困难,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架,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应用已有的经验自主建构新知识,持续主动追求并获取成长快乐。
三、教育智慧多元综合的美育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幼儿园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应着重探讨如何引导幼儿在积极的情感状态下主动实现对音乐艺术的体验、学习、感悟与探索创造。
语言运用是音乐教学中十分常见的策略。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应少而精,简单、生动、形象、准确。在不同年龄班、不同音乐内容中,语言的运用要求有所差异。如小班音乐欣赏活动“可爱的小鳄鱼”中,教师根据音乐特点,利用情景化的、有节奏的语言引导幼儿感受并熟悉音乐特点,帮助幼儿根据音乐性质匹配相应的身体动作,如”冲一,钻出 蛋壳∣冲一,钻出蛋壶∣”。而中、大班幼儿的语言提示宜增加更多的启发性,并指导幼儿自己进行质疑提问,如中班歌唱活动“五只猴子”中,教师通过“猴子是怎么来的”“树上的猴子越来越怎么样”等语言,结合图谱操作等多种方法,帮助幼儿很快理解歌词,找到歌词中蕴含的秘密,满足了他们追求成功的需求。
图谱等直观手段目前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广为运用,小班幼儿的音乐图谱应生动、形象、美观、简单,大班幼儿的音乐图谱则应更注重发挥图谱对幼儿自主学习的支持作用。如大班演奏活动“快乐女战士”所设计的图谱符号的画法本身,已经蕴含很强的暗示作用,只要经过教师的些许启发,幼儿就能够自主解读图谱符号与演奏方法之间的关系。
当然,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中的美育,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关注。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发展其音乐才能和音乐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