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部编教材 关注语文核心素养

2018-05-25 11:11梁琦
求知导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课外阅读

梁琦

摘 要:文章作者依托部编教材,关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课堂到课外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作者首先从课堂入手,引导学生注意读书方法;其次,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作者与学生同步阅读,和他们交流读书心得;最后,为学生提供阅读成果展示的舞台。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课外阅读;阅读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8-01-05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而部编版教材重视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新教材通过系统的课程设计保证学生的阅读总量,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方面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另一方面让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延伸到了家庭,让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为此我依托部编教材,关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课堂到课外逐步培养学生的读书意识。

首先,我从课堂入手,引导学生注意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孩子把课堂上教的理解字词句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对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区分并不明显,普遍的做法是将精读作为重点多讲一点,略读就少讲一点,差别就是时间的多少。在这一背景下,我依托部编教材对课型的区分进行了探索,注重课外阅读延伸,建构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我非常重视不同的课文类型,关注不同文体阅读方法的要求,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例如,在上教读课时,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前预习,在课堂上,以一些有趣的问题做铺垫引导,激发阅读的兴趣,重点教学生阅读的方法;在上自读课时,鼓励学生将教读课上的阅读方法应用到自读课文中,让学生在自读探索中逐步形成自主阅读能力。在书的选择上也注意科学化,体现梯度。目前,我向低学段的孩子们推荐了童谣和情节简单有趣的故事书。平时还引导孩子们读书时关注书的名称、作者、目录、封面等,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在要求学生广泛阅读的同时,我与学生同步阅读,和他们交流读书心得。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带头读书能让学生充分了解和体会教师对阅读的喜爱和重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能力、阅读习惯,让其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我向学生介绍自己喜爱的书以及对书中人物的看法,使学生感受到在阅读中能学到很多知识,增添生活乐趣。让学生接触一些课本以外的浩如烟海的文学宝库,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在学生的心里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阅读的欲望和需要。每月一次的读书讨论会,大家畅所欲言,也许学生的感受还不够深刻,但通过和同学、老师的交流,每个人又对书本有了新的感悟,既促进了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又把读书指导寓于无形之中。而且我组建了课外阅讀小组,开展小组阅读竞赛。在课外阅读组织指导中,尝试让学生自己选择阅读伙伴,并组建课外阅读小组,每周的阅读自习课或午休时间,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或交流,并进行多种形式的评比,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最后,为学生提供阅读成果展示的舞台。我们知道,只有尽量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阅读成果的舞台,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才能更好激励他们多读书。因此,我经常开展阅读交流、手抄报比赛、朗诵比赛、古诗词名句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活动中树立自信,培养兴趣。

另外,我借助《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板块,大力提倡亲子阅读,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阅读过程,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篇目,减少阅读的功利性,并不给孩子规定写读后感,让阅读真正成为“悦读”。并借助班级微信群,鼓励家长和孩子展示亲子阅读的成果。

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和扩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创造条件,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喜爱阅读、快乐阅读。我们应在平时教学时刻关注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致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在重视积累的同时,强化运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指导学生将语文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的学生像爱生活那样爱语文,像爱语文那样爱阅读。

参考文献:

[1]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

[2]杨焕林.略谈“部编本”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实施[J].好家长,2017(67).

猜你喜欢
语文核心素养课外阅读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
基于期待视域理论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
语言建构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