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巧蕊
摘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重塑了人们沟通交流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不断改变人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已经超越单纯的技术工具价值,为当代社会注入了新的思想与文化内涵。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够遵纪守法,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在互联网+下遵守公共规范,维护自身安全,得益于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因此,当今的信息技术课堂理应更注重人文的传承,结合技术优势,打造经典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教学资源;文化传承;计算思维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和规范,简而言之就是重视人的文化。本文从课堂教学中的任务设计、教学资源呈现和学生作品三大模块来陈述人文传承的教学及案例分析,打破单纯的技术课堂,打造经典信息技术课堂。
一、课堂任务结合人文
(一)任务内容的描述: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多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乐于学习,不断提高技能。两位老师就图1的数据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排序筛选做了任务设计:
第一位教师:
任务1:请同学们以“应用领域”为主要关键字,“12月环比增幅%”为次要关键字都按降序进行排序,观察排序结果。
任务2:请同学们按“APP名称”进行筛选,筛选条件为“包含酷”,并保留筛选结果。
第二位教师:
任务1:要使得数据在相同应用领域的12月环比增幅有序,具体可以如何完成?
任务2:要使以上数据结果只显示“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优酷视频”3行数据,而隐藏其余数据内容,可以如何实现?
对比两位教师的任务描述,第一位教师任务描述简单明了,单刀直入,学生只需根据要求直接打开“排序”与“筛选”功能的对话框,选择对应要求,既可完成对该知识技能的操作。第二位教师先提出任务的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入思考、探究模式,接着采用计算机处理的方式建立“排序”“筛选”的结构模型,最后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排序”选择“应用领域”为主要关键字,“12月环比增幅”为次要关键字,得到排序结果,后者以“APP名称”做筛选,选择显示“包含”“酷”的选项设置,既可得到需要的结果,隐藏不满足条件的数据内容。
(二)任务内容的选择:
如何选择能贯穿人文教育的教学任务内容是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一直思考的问题。例如在讲解“循环语句”时,内容可以不仅仅停留在一些“数学式”(1+2+…+n,或1+3+5+…+n等变式),不妨把传统的数学问题搬出来,如“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这是物不知其数问题,出自一千六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秦王暗点兵和韩信点兵问题,都是后人对物不知其数问题的一种故事化。引据经典,不拘泥于单纯的问题解决,与学生一起了解韩信,了解“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历史典故,了解我国古代名著,这些内容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古代文明的精神,能够从多个侧面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素养。
二、数字资源结合人文
(一)美学熏陶
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经常结合一些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的环境,使学生享受其中的学习过程。教师又利用一些数字化学习平台来协助教师完成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团队中积极表达与交流所学所得,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数字化资源中除了实现各种功能模块之外,更要渗透一些艺术气息,如色彩的合理搭配、小图案小动画的使用,也可以添加背景音乐,这些美的元素都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熏陶感染着学生的艺术细胞,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例如,图2中的“Word”文档是“字处理”学案内容。教师精心选择内容,安排了“知识林”、“学习任务”和具体内容讲解。三个模块分别占用不同的版面,用虚线框、颜色突出不同的模块,还插入了一些可爱的图案。当我们面对这样的设计安排,不免身心愉快,学习主动性暴涨。学生的审美观也在悄悄的发生变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值得我们点赞、学习。
(二)思想教育
见微知著,我们不仅可以给学生创造“美”的数字资源,甚至在这些资源中时刻渗透一些人文精神,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以图2内容为例,文档巧妙的安排了页眉,关键内容并不空洞,而是引用了一些富有思想的名言名句——“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来的一切来成就自己”。从细节中渗透一些健康的、积极的、富有道德情操的内容,这种教育的效果不比长篇大幅差,有可能还更好!
(三)文化传承
数字资源中提供了学生的一些学习参考案例,學生会模仿教师的案例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在Flash“补间形状制作”一课中,如果简单地使用“球变换为五角星”,学生能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应用场合”,也能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但是如此设计是为了解决纯粹的知识与技能问题。我们不妨换个主题,如完成“一架琴慢慢变换为文字“琴”的动画过程”,教师先演示使用形状补间动画来设计,然后把主场给学生,依次完成“一颗棋变换为文字“棋””、“一本书变换为文字“书””、“一幅画变换为文字“画””四个动画过程。一样的教学资源,不知不觉中渗透了中华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学生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丰富着自身的文化内涵,不断完善着自我。
三、作品成果结合人文
教师给予学生的任务、资源结合人文,熏陶学生,丰富学生的文化、艺术、精神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在学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验收”这种渗透后的成果。我们可以从下表所列的标准来验收学生作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效地影响学生。教师的工作作风、学习习惯、为人处世等,都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学习并运用更多的人文学科的理论知识来观察、分析和解决大量的日常的生活问题。当然,“路漫漫其修远兮”,人文精神的培养是长期的积淀的过程。信息技术教师要一如既往的不断探索与追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传承人文,回归经典教学,耐心等待着“花开”。
参考文献:
[1]王光鹏.信息技术教育呼唤人文精神[J].新课程研究,2008
[2]杨金娥.美学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2008(16):149.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