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语录解》是朝鲜时代朝鲜儒学家编纂的词语汇解书,主要收录并解释朱熹语录、二程语录中的口语词,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有用资料,而此书的研究在中国还是空白。文章是研读《语录解》的初步札记,从释义、字形、注音、体例、疑难问题五个方面讨论了书中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语录解》 释义 字形 注音 体例 近代汉语
《语录解》又称《朱子语录解》(以区别于后出的《小说语录解》),是朝鲜时代朝鲜儒学家编纂的词语汇解书,原本(郑瀁本,以下简称“郑本”)刊刻于1657年,修订本(南二星本,以下简称“南本”)刊刻于1669年,主要收录并解释朱熹语录、二程语录(包括书信等)中的口语词,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有用资料,竹越孝(2011)307称其为“历史上最早的汉语白话词典”,盖不为过。关于此书的成书过程及体例等问题,可参看安秉禧(1983)、姜勇仲(1996)、竹越孝(2011)、玄幸子(2012)等,此不赘述。
韩国和日本学者对《语录解》做过一些研究,[1]但深度和广度都还远远不够,而在中国,《语录解》的研究还是空白。笔者曾打算撰写《〈语录解〉整理与研究》一书,对《语录解》进行全面的疏证董理,以便学者利用和进一步研究。[2]本文是研读《语录解》的初步札记,分为释义、字形、注音、体例、疑难问题五个部分,希望各方专家不吝赐教。
一、 释义
《语录解》郑本收录词语1182条,南本1050条,[3]
大部分为唐宋以降的口语词,书中的释义多有所本,保存了一批古义,颇有参考价值。有些释义则可能存在讹误,需加辨正。下面分类举一些例子。
1. 保存古义
夯 音向,担也。(郑本3a上,南本4a上)
杠夯 ―[4],;―,音向,负荷也。(郑本15a上)/杠,;夯,负荷也。○杠音江,夯音向。(南本22a下)
“夯”是个身兼多职的历时同形字,除“膨胀;鼓起”“劫持;捞取”义外,常见的是下面三种用法: [5]
(1) 义同“担,扛”
此为“夯”在宋元明时期的主要职能,《汉语大字典》(以下简称《大字典》)引书证如下: 《篇海类编·通用类·大部》:“夯,揵夯,大用力。又以肩举物。”宋朱熹《答吕子约书》:“诚之恐难说话,盖本是气质有病,又被杜撰扛夯作坏了。”元王和卿《拨不断·大鱼》:“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明净善集《禅林宝训》一:“自家闺阁中物,不肯放下,反累及他人担夯,无乃大劳乎!”
宋代其他用例如:
及一百七十五部,于七月十四日,又令印匠陈先等打角,同别项书籍亦用箬笼盛贮,共作二十担担夯,系差兵级余彦等管押归宅分明。(朱熹《晦庵集》卷十九《按唐仲友第六状》)
近世之言识心者,则异于是。盖其静也,初无持养之功,其动也,又无体验之实,但于流行发见之处,认得顷刻间正当底意思,便以为本心之妙不过如是,擎夯作弄,做天来大事看,不知此只是心之用耳。(朱熹《晦庵集》卷五十六《答方宾王》)
其战栅约高二丈,四方各阔一丈六尺有余,先用人里外抬夯向城,被城上人用弓弩箭凿并炮先射,打退抬夯人,及打得倾侧,使用不得,弃下退去。(宋陈规《宋城录》卷三)
小麦青青大麦黄,海乡风物亦江乡。篮铺蚕种提归急,肩夯牛犁出去忙。(宋梅应发、刘锡同撰《四明续志》卷十金陵吴潜(毅夫)《高桥舟中(己未四月初六日)》诗)
诸人若也善能横担竖夯,遍问诸方;苟或不然,少林倒行此令去也。(《五灯会元》卷十四《大洪报恩禅师》)
《语录解》释作“担”“负荷”,是准确的。“杠”实为“扛”的形近讹字(俗书“木”旁和“扌”旁常相混),《大字典》所引朱熹《答吕子约书》一例正作“扛”,是正字。“杠夯”是同义连文。
(2) 砸实地基
此义大约清代始见,与“担,扛”义应无引申关系。《大字典》引例如下: 《六部成语·工部·夯硪》注:“以木筑地曰夯,以石碌压地曰硪。”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工段营造录》:“平基惟土作是任,土作有大小夯碢、灰土、黄土、素土之分。”……《扬州画舫录》一例其实是用作名词,指砸实地基的一种工具,就是今天“打夯”的“夯”。
(3) 同“笨”
“夯”用来记录“笨”这个词大概始见于元代,《大字典》引元郑廷玉《忍字记》和《红楼梦》各一例。
关于此字的读音,《大字典》据《改并四声篇海》引《川篇》音“呼讲切”,《中原音韵》列于“江陽”韵上声,与“响、蠁、享、飨”同音,而《语录解》注为“音向”,可能是因为朝鲜人对声调不敏感,上声与去声相混了,这种情形在《语录解》的注音中是常见的(详下)。今读hāng,则与《川篇》《中原音韵》不合,原因待详。
赚 音。欺也。又直叚(段)切,重买也;又市物失实也。(郑本4b上,南本6a下)
赚连 过为连着也。(郑本6a下)/○赚音湛。以轻物买重物曰赚。《心经》所谓“赚”,谓以《大学》“不欺”章连“小人闲居”章看也。(南本8b下)
“音”和“音湛”都相当于“徒陷切”(《宋本玉篇》)或“伫陷切”(《说文新附》)。[6]
“直叚(段)切”则相当于今音zhuàn。
“《心经》所谓‘赚,谓以《大学》‘不欺章连‘小人闲居章看也”一句是指下面这段话:
此处工夫极细,未便说到那粗处,所以前后学者多说差了。盖为赚连下文“小人闲居为不善”一段看了,所以差也。(《朱子全书》卷八)
所谓“赚连”,就是“错连”,也就是错把下文“小人闲居为不善”一段连着看了,即郑本所谓“过为连着也”,“过”即“错”义。“赚”有“错,误”义,董志翘先生(1990)《〈五灯会元〉语词考释》一文已通过《五灯会元》中的一些例子予以证明。实际上“赚”用作“错”义并不限于禅宗文献,《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高呼:‘僧行,有谁随俺?但请无虑,不管有分毫失赚。”即其证。吴方言至今仍有此语,宁波话(老派)“赚”与“错”同义,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相互替换,如绞错/绞赚(弄错)、看错/看赚、算错/算赚,等等。俗语有“只有一错,呒没二赚”的说法,还可组成同义并列复合词“错赚”(名词)。《说文》新附:“,重买也,错也。伫陷切。”《宋本玉篇》:“,徒陷切。错也,重卖也。”《集韵》:“赚,直陷切。《广雅》:‘卖也。一曰市物失实。”即赚之或体,徒陷切则为伫陷切之古音(古无舌上音,澄母读作定母)。可见“赚”字有“错误”义,至迟在唐宋之际已有著录。(汪维辉1990)徐复先生(1961)指出:“‘赚有‘市物失实一义,‘被诳即由此引申,(詀、譧)亦后起分化字。”甚是。
“赚”又有“欺骗;骗取”义,《语录解》所释正确。朱熹著作中的用例如:
如王公明炎、虞斌父之徒,百方劝用兵,孝宗尽被他说动。其实无能,用着辄败,只志在脱赚富貴而已。(《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三)
诸县仓库交到人户税物一钱以上,须管当日印给朱钞,令所纳人当官交领,不得似前只将钞单脱赚人户。(《晦庵集》卷二十九《乞给由子与纳税户条目》)
又问:“那里见他诡遇处?”曰:“君淫亦淫,君奢亦奢,皆是诡遇。且赚得入手,做将去不问。”(朱熹《论语精义》卷七下)
前两例中的“脱赚”是同义连文,《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汉大》)收了该词,释义为“犹欺骗”,是正确的,但是所引的始见书证为《警世通言》,显然太晚了。“脱”有“欺骗”义(《大字典》《汉大》均失收),除“脱赚”外,还有“脱骗”(见《汉大》该条)。[7]
“赚”的“欺骗;哄骗”义在今天的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还保留着,如冯骥才《阴阳八卦》第一回:“这话经不住问,谁当真谁挨赚。”可参看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赚”条(中华书局1999年: 6822)。[8]
头当 。疑。溪训[9]。(郑本6b中,南本9b上)
匡纲 如头当也。物之自外四围曰匡,绳之总会处曰纲。(郑本15b上,南本23a上)
《汉大》未收“头当”和“匡纲”。
龙潜庵(1985)《宋元语言词典》“头当”条云:“头绪,头脑,主脑。《朱子语类辑略》卷二:‘若心杂然昏乱,自无头当,却学从那头去?又何处是收功处?按: 当,读去声。”袁宾等(1999)《宋语言词典》“头当tóudāng”条释为“头绪,条理”,举《朱子语类》卷十二:“若心杂然昏乱,自无头当,却学从那头去?又何处是收功处?”《朱子语类》卷六十七:“庄子说话虽无头当,然极精巧,说得到。”[10]
均是。又如《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六:“或问:‘禅家说无头当底说话,是如何?曰:‘他说得分明处,却不是;只内中一句黑如漆者,便是他要紧处。于此晓得时,便尽晓得。他又爱说一般最险绝底话,如引取人到千仞之崖边,猛推一推下去。人于此猛省得,便了。”龙潜庵《宋元语言词典》还有“无头当”“没头当”条,认为同“没雕当”,意思是“没头没脑,不三不四”。[11]“头当”的释义没有问题,但是“当”是什么意思、究竟应该读平声还是去声,却还需要研究。
关于“匡纲”,友生王文香为我检得一例:
某《论语集注》已改,公读令《大学》十分熟了,却取去看。《论语》《孟子》都是《大学》中肉菜,先后浅深,参差互见。若不把《大学》做个匡纲了,卒亦未易看得。(朱杰人等编《朱子全书》第十四册《朱子语类》卷十九)
她说: 此例有异文,徐时仪、杨艳(2014)《朱子语类汇校》作“巨纲了”,出校云:“成化本为‘匡壳子。”(第六册: 156)[12]
中华书局王星贤点校本作“匡壳子”,未出校。[13]
笔者按: 原文当是作“匡纲了”,《语录解》本条解释“匡纲”,可证其所见本犹作“匡纲”不误。作“匡壳子”大概是清代刻本的误改。“巨”显为“匡”字缺笔写法的误认,[14]“了”字不误。《语录解》释“匡纲”为“如头当也。物之自外四围曰匡,绳之总会处曰纲”,大致可从,“匡纲”和“头当”是近义词。
伊麽 。又。又。又。又。(郑本7a下,南本10b上)
“伊麽”就是“与麽、恁麽”,意为“这么,这样,如此”。据志村良治(1995)《指示副词“恁麽”考》[15],这个词从唐代到宋代经历了如下的变化:
唐 |五 代 |宋
異没——与摩(與摩)·伊摩——任摩——恁麽
写作“伊摩”的实际上只见到一例: 正伊摩时行鸟道。(《祖堂集》卷八《龙牙和尚》)本条的“伊麽”就是“伊摩”的后起写法,“摩→麽”是从唐五代到宋代的写法更替。关于此词的更多讨论,可参看梅祖麟(1983)、太田辰夫(1988/1991)和志村良治(1995)等。
友生具民惠提供了如下材料:
朝鲜佛教学人联盟的期刊《回光》[16]说:“(伊麽)犹(與麽),是佛教俗语,意为‘这么‘这样‘如此。”《时空佛教词典》(首尔: 时空社,2003)中的解释也同样如此。“”相当于汉语的“那样的”,“”是韩语指示代词“”的古语,意思为“那”。
可见本条的释义是正确的,保存了“伊麽”一词的古义。
打酒 饮酒。(郑本11a中)/犹言拿酒也。(南本16b上)
经检索,朱熹作品中“打酒”两见:
是夜会族人,往官司打酒,有灰,乍饮,遂动脏腑终夜。(《朱子语类》卷三)
勘会民间吉凶会聚或修造之类,若用酒,依条听随力沽买;如不用,亦从其便: 并不得抑勒。今访闻诸县并佐官厅,每遇人户(阙)辄以承买曲引为名,科纳人户钱物,以至坊场违法抑勒人户打酒。切恐良民被害,婚葬造作失时,须至约束。右今印榜晓示民户知悉。今后如遇吉凶聚会或修造之类,官司辄敢科买曲引,或酒务坊场抑勒买酒,并仰指定见证具状,径赴使军陈告,切待拘收犯人根勘,依条施行。(朱熹《晦庵集》卷九十九《晓示科卖民户曲引及抑勒打酒》)
第2例中“沽买”“打酒”“买酒”异词而同义。
按,这两例“打酒”均为“买酒”义,已与今天相同。南本改作“犹言拿酒”,可能就是根据的这两个例子。宋代指“买酒”已较常见,又如下例:
其正酒店户,见脚店三两次打酒,便敢借与三五百两银器。以至贫下人家,就店呼酒,亦用银器供送。有连夜饮者,次日取之。诸妓馆只就店呼酒而已,银器供送,亦复如是。其阔略大量,天下无之也。(《东京梦华录》卷五“民俗”)
不过“打酒”在唐代确有“饮酒”义,如:
当官自慵懒,不勤判文案。寻常打酒醉,每日出逐伴。(《王梵志诗·当官自慵懒》)
这是因为“打”在唐代可以当“吃;喝”讲,例如:
不知愁大小,不知愁好丑。为当面似鸡?为当面似狗?道愁不爱食,闻愁偏怕酒。剩打三五盏,愁应来尸走。(《王梵志诗·不知愁大小》)
隋牛弘为吏部尚书。有选人马敞者,形貌最陋,弘轻之,侧卧食果子,嘲敞曰:“尝闻扶风马,谓言天上下。今见扶风马,得驴亦不假。”敞应声曰:“尝闻陇西牛,千石不用軥。今见陇西牛,卧地打草头。”弘惊起,遂与官。(《太平广记》卷二百五十三“牛弘”条引《朝野佥载》)“打草头”即上文的“食果子”。
酒能破家散宅,广作邪淫,打却三盏已后,令人只是罪深。……茶吃只是腰疼,多吃令人患肚,一日打却十杯,腹胀又同衙鼓。(敦煌变文《茶酒论》)
可见“打酒”这一短语从唐代到宋代意思发生了变化。不过宋代仍有用作“饮酒”义的例子,如:
惊见老仙来,触目琳琅奇绝。打酒道人林下,奏醉翁三迭。(朱敦儒《好事近·子权携酒与弟侄相访作》)
却忆京城无事时,人家打酒夜深归。醉里不知妻子骂,醒后肯顾儿啼饥?(宋吕本中《东莱诗集》卷十二《发翠微寺》)
当是宋代“买酒”和“饮酒”二义并存。
《汉大》“打”条“买”义下首引《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我老身有一个姨娘是卖酒的,就住在前村。我老身去打一壶来,替相公压惊。”嫌晚。《大字典》引《儒林外史》为始见书证,更晚。又,《大字典》和《汉大》“打”字条均未收“吃;喝”义,宜补。
护前 不使人在己前,犹言忌克。(郑本“附录”24b上)/不使人在己前,犹言忌克。○。(南本28b上)
“护前”为六朝人口语,最早见于《三国志》,凡二例: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蜀书·关羽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每临敌交战,节度不得自由,辄嗔恚愤激。(《吴书·朱桓传》)南北朝史书中时见用例,唐宋以后也偶有沿用者。关于此词的确切含义及其理据,20世纪中叶以来已经有不少讨论,但是意见颇为分歧,大致有以下诸说:
(1) 《中文大辞典》:“谓回护从前之错误,不肯引咎从善也。”《辞源》:“袒护所为,绝不认错。”《辞海》:“回护自己从前的错误。”《汉大》:“回护以前的错误。亦泛指护短。”
(2) 曲守约(1968)《中古辞语考释》“护前”条:“寻绎文意,护与爱常相连文,前犹上,故护前乃谓爱居人上。”
(3) 吴金华(1983)《〈三国志〉考释》:“‘护通‘嫭,‘嫭是妒的意思,故‘护前即‘妒前。”刘百顺(1993)《魏晋南北朝史书词语札记》:“吴(金华)先生谓‘护通‘嫭,‘嫭是妒的意思,故‘护前即‘妒前。这个说法大体上站得住,因为在尔时史书中与‘护前说法类似的惟有‘妒前‘忌前。”
(4) 吴金华(1986)《“护前”不是“护短”》:“‘护前一词的内涵应是逞强好胜,不容许别人争先居前。……‘护前之‘前不是指‘自己从前的错误,而是指心目中或事实上的竞争对手。……‘护前之‘护自应理解为提防、阻遏、排摒之义。”吴金华(1990)《三国志校诂》:“逞强好胜,不容许别人争先居前,谓之‘护前。……‘护前之‘护,乃提防、阻遏之义。……‘护前之‘前,指胜己之人。”
(5) 许嘉璐(1987)《论同步引申》认为“前”可指人的脸面:“《梁书·沈约传》:‘约尝侍,值豫州献栗,径半寸,帝奇之,问曰: 栗事多少?与约各疏所忆,[约]少帝三事。[约]出,谓人曰: 此公护前,不让即羞死。”
(6) 龙潜庵(1989)《“护前”商榷》:“‘护前一词,都是自尊自大,出人头地,不甘落后等意,总的来说就是好胜,通俗点说就是喜欢高帽子。当是魏晋人口语。如果我们把‘护理解为‘维护,‘前理解为‘先‘在先等意,那就是‘维护(保持)其在先,亦即英雄好胜之意,就差不离了。”
(7) 顾久(1989)《“护前”小释》谓《三国志·蜀志·关羽传》里“‘护前当为‘自高义,说关羽自高,不甘人下,修书追问马超才能,而诸葛亮熟知关羽性格,略加吹捧,关羽便大为得意”,“《朱桓传》上文云‘桓素气高,耻见部伍,与下文‘桓性护前,耻为人下互为说明,更可见‘护前为‘气高,亦即‘自高”。
(8) 王继如(1990)《魏晋南北朝疑难词语辨析三则》:“‘护有争占之义,‘护前即争占前列之意。”[17]
(9) 方一新(2007)《中古词语“护前”“觉损”考辨》:“从‘护和‘前的几个义项来看,‘护前一词的‘护只能解释为守护、保护,‘前只能理解为前面、前列。……‘护前一词,就字面义而言,为守护前列、防护居前的位置,动宾结构;多用于与他人比试高低的场合,犹言好胜,要强,要面子。”[18]
上列诸说中,方一新先生的文章最晚出,方法最科学,结论也最为近真,可以说是对相关讨论的一个总结。應该说,经过多位学者的不懈探索和深入讨论,“护前”一词的确切含义为“逞强好胜,不容许别人争先居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护”是“守护,保护”的意思也可以肯定;唯“前”字的含义诸家所释尚未达一间。其实“前”就是“前面”,不必曲解成“前列,居前的位置”,更不是指“胜己之人”。《语录解》释“护前”为“不使人在己前”,最为简明准确,当为相承之古训,可惜讨论“护前”的各家均未引及。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进一步证明《语录解》对“护前”理据的解释是正确的:
公往谒泐潭月禅师,月以经论精义入神闻诸方。同列笑之,以谓:“政不自歇去耳,乃下乔木入幽谷乎?”公曰:“彼以有得之得,护前遮后;我以无学之学,朝宗百川。”(宋惠洪《禅林僧宝传》卷二十三“黄龙宝觉心禅师”)
此例“护前遮后”对举,可见“护前”就是“守护/保护(自己的)前面”。
方一新先生(2007)指出:“从古书用例来看,‘护前经过了从中古到近代的发展,词义也有两个阶段。一是争强好胜,一是护短。前期如《三国志》中尚是护己在前、争强好胜义,而到宋元以后,则由于错误的解读,致使‘护前产生了回护以前的失误、护短义。”这是十分正确的。朱熹作品中“护前”似仅见到下面一例,应该理解成“护短”:
磬制乃贤者立论之失,岂可推范蜀公?蜀公若道:“季通许多说着处都不推我,只这一事错了便相执!”则将何词以对耶?如此护前,恐为心术之害,不但一事之失也。(《晦庵集》卷四十四《答蔡季通》)
治定 作文而改定。(郑本25b上)/作文而点改。(南本29a上)
作文时把写错的字涂掉改成正确的字,古人可以叫“治”,这大概是汉代产生的一种新用法,魏晋南北朝时期惯用。《资治通鉴·陈纪八》“文意百端,不加治点”胡三省注:“治,修改也;点,涂点也。‘不加治点,不加涂改也。”正确地指明了这一用法。《大字典》和《汉大》“治”字条均未收此义,宜补。《论衡·效力》:“故夫垦草殖谷,农夫之力也;勇猛攻战,士卒之力也;构架斫削,工匠之力也;治书定簿,佐史之力也;论道议政,贤儒之力也。”“治书定簿”即校正、改定文书,“治书”与“定簿”文意相近。这大概是较早的用例。
涂去文字也可以叫做“点”,清桂馥《札朴》卷三:“史传言‘文不加点,点谓灭字。”《汉大》“点”字条释作“涂抹、灭去”,引例有: 《尔雅·释器》:“灭谓之点。”郭璞注:“以笔灭字为点。”《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衡览(一作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清阮葵生《茶餘客话·考试涂乙》:“祢正平文不加点。点,涂也。”《大字典》释作“涂抹改易文字”,除《后汉书》外又另引二例: 《南史·梁武帝诸子·昭明太子传》:“或作剧韵,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唐李商隐《韩碑》:“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又可以“治点”“点治”连言。《大词典》“治点”条云:“修改润色。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治点子弟文章,以为声价,大弊事也。卢文弨补注:‘点谓点窜润饰之也。《隋书·李德林传》:‘遵彦即命德林制《让尚书令表》,援笔立成,不加治点。[19]”甚是。但“点治”条却未收此义。南朝陈姚最《续画品》:“夫调墨染翰,志存精谨,课兹有限,应彼无方,燧变墨回,治点不息,眼眩素缛,意犹未尽,轻重微异,则奸鄙革形,丝发不从,则欢惨殊观。”又:“画有六法,真仙为难。王[20]于像人,特尽神妙,心敏手运,不加点治。”同一篇文章“治点”“点治”互见,可证二者完全同义。
还有“点定”的说法,比如《世说新语·文学67》:“魏朝封晋文王为公,备礼九锡,文王固让不受。公卿将校当诣府敦喻。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籍时在袁孝尼家,宿醉扶起,书札为之,无所点定,乃写付使。时人以为神笔。”
总之,涂改文字说“治”,说“点”,说“定”,都是六朝人的用语,唐宋仍有沿用,“治定”是同义连文。可见《语录解》本条所释为古义,甚确。不过朱熹著作中的“治定”均为“政治安定”义,似无用作此义者。
关于“治”“点”“定”的这种用法,时贤多有论及,如江蓝生《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点定 定点”条,王云路、方一新《中古汉语语词例释》“治定 删治 治改 治点”条等,引例甚夥,论述详确,可以参看。[21]
2. 释义辨正
有些条目可能存在误字和误释,需要辨明,如“”当为“懡”之误,姜勇仲(1996)已有考辨,甚是。下面再举几个例子。
打话 说破也。(郑本11a中)/说破也。○打,为也。(南本16b上)
“打话”盖即今天的“搭话”,指相互交谈、说话,释作“说破”恐误。南本补“打,为也”,盖觉其不妥也,这个“为”应该理解为所谓的“泛义动词”。“打话”一词宋代始见,此后一直沿用,辞书多已正确释义,如龙潜庵(1985)《宋元语言词典》“打话”条:
答话,对话。《董西厢》卷二:“重披挂,何曾~,不问个是和非,觑僧人便扎。”《两世姻缘》三折:“那里有娶媳妇当筵厮喑哑,也合倩个官媒~。”《前汉书平话》上:“小卒报知陈豨,陈豨上城与随何~。”
《汉大》“打话”条:
对话,交谈。宋陈规《守城录》卷三:“二十日方遣人至齐安门下,高声呼城上人,且不要放箭防御,教来打话。”元朱凯《昊天塔》第四折:“[正末云]兄弟不要慌,我出去与他打话。”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一章:“到的人越来越多,长坊和小广场都塞满了,有好几百人,像是圩日一样,打话和叫喊的声音混作一团。”
此词宋代文献中频见,除《汉大》所引一例外,又如:
伪帅令于阵前打话,谓“尔若破我,当尽归河南之地”。(朱熹《晦庵集》卷九十五下)
遣语音高大者过濠,望金人军前声言:“朝廷遣工部郑侍郎往军前奉使,可遣人来打话。”(《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八郑望之《靖康城下奉使录》)按,《三朝北盟会编》中“打话”多见。
陈巡检与镇山虎并不打话,两马相交。(《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语录解》所释当是《晦庵集》之例,解作“说破”显然是不对的。
瘃堕 疮肿也。―音琢。(郑本“附录”,26a中)
“瘃”是“中寒腫核”(《说文》)[22],即今之冻疮,浙江宁波话今天仍管冻疮叫“冻瘃”;“堕”指因受冻而手指或脚趾冻坏掉落。瘃、堕是两事,笼统地释作“疮肿也”是不对的。“瘃堕”出于《汉书·赵充国传》:“令反畔之虏窜于风寒之地,离霜露疾疫瘃墯之患。”颜师古注:“墯谓因寒瘃墯指者也。”墯、堕异体字。清王夫之《宋论·理宗》:“迨至蒙古入杭,群驱北徙,瘃足堕指,啼饥僦食于原野。”“瘃堕”即“瘃足堕指”一类词语的缩略说法。“瘃堕”一词宋代有用例,如富弼《上仁宗论削兵当澄其冗弛边当得其要》:“有未尝识阵伍而闻金鼓者,忽有一旦之用,擐三属之甲,雪霜增其惨,瘃墯切其身,则恐疲瘁颠仆之不暇,非全胜之师也。”但朱子著作中似未见。此条郑本收于“附录”,南本删去。
消详 仔细。(郑本9b上)/仔细。○犹云须用详细,汉语“消”与“须”同义。(南本14a下)
“消详”是唐宋以来常用的一个口语词,有多种意思,《汉大》“消详”条云:
① 端详;揣摩。宋陈亮《汉宫春·见早梅呈吕一郎中郑四六监岳》词:“都缘是,此君小异,费他万种消详。”② 犹逍遥。宋陈亮《秋兰香·菊》詞:“那陶令,漉他谁酒,趁醒消详。”③ 犹拖延。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算来人命关天重,会消详,直恁怱怱!”
按: 第③义不确,应改为“从容;悠闲”,“会消详”是说应该从容悠闲地活着,这里不详论。
朱熹作品中“消详”多见,例如:
又云:“《易》解得处少,难解处多,今且恁地说去。到那占时,又自别消详有应处,难立为定说也。”(《朱子语类》卷七十二)
若疑郑卫不可为法,即且令学者不必深究,而于正当说道理处子细消详,反复玩味,应不枉费工夫也。(朱熹《答朱飞卿》)
为学大概,且以收拾身心为本。更将圣贤之言从头熟读,逐字训释,逐句消详,逐段反复,虚心量力,且要晓得句下文意,未可便肆己见,妄起浮论也。(朱熹《答王晋辅》)
今既不同,亦不必强为之说,但识其大意可也。况经传中此等非一,若不宽着意思,缓缓消详,则字字相梗,亦无时而可通矣。(朱熹《答敬夫论中庸说》)
此说甚善。但仁天理也,此句更当消详,不可只如此说过。(朱熹《答程允夫》)
很显然,这些例子中的“消详”都是“揣摩”之义,《语录解》释作“仔细”并不正确,用“犹云须用详细,汉语‘消与‘须同义”来解释“消详”的得义之由,更属望文生训。
似 向也。眉训[23]。……(郑本2a下,南本2b上)
似 似,向也。唐人诗: 腊月开花似北人。(郑本13b中)/似,向也。唐人诗“腊月开花似北人”之“似”也。○又皆似也。(南本20a下)
按: “似”即“举似”,“似”释作“向”为相承之旧训,其实不确。“举似”一类的“似”实际上就是“以”字,而“以”又是“与”的借音字,即: 与(同音)→以(增旁)→似。因此,“似”就是“与”,也就是今天的“给”,释作“向”是不对的。[24]
所引唐人诗即《全唐诗》卷四六八刘言史《过春秋峡》:“峭壁苍苍苔色新,无风晴景自胜春。不知何树幽崖里,腊月开花似北人。”“腊月开花似北人”句与刘长卿《初闻贬谪续喜量移登干越亭赠郑校书》之“江花独向北人愁”句诗意相同,“似”确为“向”义,不过此类用例似不多见,当为“似”的一种误解误用义。
惹 乱[25]也。又引着也。(郑本2a下,南本3a下)
按: “惹”训“乱”,盖本于《说文新附》:“惹,乱也。”《大字典》云:“按: 清郑珍《说文新附考》卷五谓唐人诗用‘惹为‘牵,《玉篇》训‘惹为‘乱,亦谓辞说纷繁,故以语言牵引为其本义。”此义文献无征,故《大字典》“纷乱”义下仅引《说文新附》而无例证,《汉大》则干脆不列此义,因为按照《汉大》的编辑体例,没有书证的词和义项不收。《朱子语类》中“惹”约25见,几乎都用作动词“招引”义,并无“乱”义。[26]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朝北盟会编》中有“惹笔”一词:
杨璞、高庆裔来,传粘罕指挥,斥字画惹笔、提拔不谨。对以:“自来国书,止是司分人修写,拘于体例,自无惹笔。今系主上亲御翰墨,是尊崇大国之意。”庆裔云:“誓书有不提空并惹笔,须着换。”对以:“此誓书元在阙下,为使人陈乞,已换了两次。到涿州又换一次。敌国往来,岂有此理?”庆裔云:“誓书要传万世,亲写故知是厚意。两国相重,书状往还,写得真楷是厚意?为复写得惹笔是厚意?”(卷十五)
这个“惹”无疑是形容词。《汉大》未收“惹笔”。从“惹笔”与“真楷”举对来看,此词应是“连笔;草书”之意,但为何草书叫“惹笔”?我觉得这个“惹”或可释作“乱”,“惹笔”就是乱笔,也就是草书。[27]
二、 字形
《语录解》中有不少俗体字,郑瀁本尤多,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文本面貌,是研究俗字的好材料。到了南二星本,有些俗体就被改成了通行的正体。比如:
、丮(舉)[28],辞(辭),仝(同),扸[29](析),、(国),乱(亂),(你),觧(解),矝(矜),(直),(趁),、赞(贊),莾(莽),声(聲),(揍),(湊),(初),(器),(索: 摸)[30],卞(辨: 卞别;卞识),(學),(覺),过(邊),闲(汩)董[31],杇(朽),(壞),鉄(鐵),宲(實),折(析),窃(竊),溱(秦: 溱淮)[32],(麵),粮(糧),剌(刺),(遞),叚(段),门(門: 他门),柱(拄),(晌),[33]、[34](含),(鬄/剃: 髡),(撰)。
有些字形只通行于朝鲜半岛,而不见于中国本土,如(你)、(趁)、(晌)、/(含)等。有的字形虽同,但用法不同,比如在中国本土,“”是“”(音zàn,义为“刺”“割;剪”)的异体字,见《篇海类编》《字汇》等;而在朝鲜半岛则用同“鬄/剃”,[35]大概是朝鲜人自创的一个形声字。有的写法很罕见,如:
纂 戒。(郑本“附录”,25a上)
按: 据南本(28b上),“”为“嚴”字的简写,可是这一写法未见于中国载籍,《大字典》“”字条,一同“喧”,二同“讼”,并无同“嚴”的记载。这也是中朝字形虽同但用法不同的例子。
三、 注音
书中有一些注音保存了古音,很有价值,比如:
拚得 ―音。楚人遗弃之物谓之―,―言委弃工夫。(郑本11b中,南本17b下)
按: 拚注音pān是正确的,当“遗弃,丢弃”讲时不读pīn。
则管 则音,或作只。。(汉语集览字解,郑本23a中,南本26b下)
按: 这条注音说明“则”在宋元时期的北方话中已经读作舒声,与“只”同音,而不读入声。
有一些注音则颇为特殊,值得研究,比如:
靠 音告。凭也。(郑本1b中,南本2a下)
按: 靠《广韵》“苦到切”,自古未见有“告”音,盖因朝鲜语塞音送气不送气非音位而误注。
线 音善。细丝也。(郑本3a上)
按: 线《广韵》“私箭切”,自古未见有“善”音(善《广韵》“常演切”,声母有清浊之别),盖因受朝鲜语干扰而误注。
呷 音甲。。吸―。(郑本4a上,南本5b下)
按: 吸呷之呷《广韵》“呼甲切”,今音xiā。《语录解》谓“音甲”,恐非。
铺摊 ○摊音滩,又音烂。手布也,按也,开也。(南本8b下)
按: 摊《广韵》他干切,即“音滩”;又奴案切,当音“危难”之“难”,而《语录解》云“又音烂”,盖朝鲜语n、l不分而致误也。“遏捺”条注“捺音列”(郑本12b上,南本18a下),属于同样的错误。
下度 。与卜度同。○音浊。(南本23a上)
按: “度”《广韵》有“徒落切”一音,即今音duó之来源,而“浊”《广韵》“直角切”,与“度”声母不同,故“音浊”是不准确的。
犊一羫 羫音江,壳也,犹言――头。(汉语集览字解·三字类,郑本27b中,南本34b上)
按: “羫”《广韵》“苦江切”,同“腔”;“江”则为“古双切”,声母有送气、不送气之别。
以上注音都不准确,很可能是朝鲜人因受母语干扰而导致的误读。此类注音不确的现象在《语录解》中还有不少,所以此书在语音方面的参考价值没有词义方面高。
四、 体例
《语录解》中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体例,简述如下。
1. 汉语
解释中多言“汉语……”或“此是汉语”,两本同。如:
家事 吕伯恭打破――。朴君宲(?)云: 俗指器皿为,此是汉语。溪训。(郑本6b中)
厮杀 医书云“厮炒”。郑子中云:“汉语厮训相,此只是相杀之意。”(郑本6b上)
咱们 汉语音[36],。(郑本10b上)
可见当时对汉语的通行称呼就是“汉语”,而不是今天的“中国语”。“中国语”的说法当来自日语。朝鲜半岛对汉语的称呼有一个从“汉儿言语”[37]到“汉语”再到“官话”的变化過程,大致说来,元代和明初用“汉儿言语”,明代中后期主要用“汉语”,清代以后普遍使用“官话”[38]。[39]本书一律称“汉语”,符合明末清初的习惯。此外,注释中还可见“汉音”[40]“汉人”“汉俗”等提法,都用“汉”字,跟“汉语”一致。
2. 排列方式
郑本每页九行,分三栏;南本每页八行,分两栏。两本的排列方式不同:
郑本是以栏为单位,每栏从右往左读,读完上栏读中栏,再读下栏。而南本则是以行为单位竖着读,即每行依上栏→下栏的顺序读,读完第一行读第二行,再读第三行,依此类推。超出本行的小注其排列方式也因之有异: 郑本在本栏位置内自右向左连书,如1a上“较”条、1b上“便”条;南本则是在本行位置内自上而下连书,若一行写不下,则换行从顶上写起,如1a下“底”条、2a上“便”条。(见图1)
郑本1b上“便”条 南本2a上“便”条
图1
这种排列方式的不同当是南本在改编此书时由于误读而造成的(因为南本的读法是常规读法),导致一些词条的排序发生改变,如:
郑本3b中栏“走、越、趂”三字皆从“走”,下栏“押、挦、摭、拱、撄”五字皆从“扌”,在南本4b中次序被打乱。(见图2)
郑本3b 南本4b
图2
郑本7a下栏“为甚、甚么、怎么、什么、伊么”和“一齐、一场、一般”两组词以类相从,次序井然,而在南本10a—10b中完全被打乱。(见图3)
郑本7a 南本10b 南本10a
图3
郑本19a中栏“白头浪、石尤风”“大着肚、上着床”“朴宲头、下梢头”三组词各自以类相从排在一起,下栏“形而上、形而下”排在一起,而在南本33b—34a中都因为竖着读被打乱,只有“形而上、形而下”还排在一起,这是有意调整所致,因为这两个词一看就是一对,不应拆开,而且它们的释义也是紧密相关的:“形而上: 未有形之前,只有理而已。”“形而下: 既有形之后,有器之名。”(见图4)
郑本19a 南本34a 南本33b
图4
类似的例子还有,如郑本7b、8a、11a、11b、12a、12b、15a中栏等,不再一一罗列。
但是,郑本的“汉语集览字解”和“附录”部分似乎又是竖着读的,比如:
“汉语集览字解”23a下列诸条: 委的、委宲,一刬、刬新、斩新,一就、一发。尤其是“斩新”条和“一发”条都注云“仝上”,那只能竖着读而不能横着读。(见图5)
郑本“汉语集览字解”23a
图5
23b下列诸条: 根前、根底,知他、知得、说知,几曾、不曾,丁嘱、嘱咐。也都必须竖着读。(见图6)
郑本“汉语集览字解”23b
图6
“附录”26b下列诸条: 中晡、下晡,渐来、常来,连带、染涉,都伯、侩子。“侩子”条注:“上同。”(见图7)
郑本“附录”26b
图7
另如25a“愆悬、愆乏”“窃阶、妄阶”诸条。
然而也有反例: 24a“这般、那般”“生活、快活”都是横着读的;而同页“一回、几回”却又是竖读的。(见图8)
郑本“汉语集览字解”24a
图8
总之,看似无序的排列中蕴含着一定的规律性,但是这种规律性是很有限的,更多的是随意性。不过,郑本正文部分应该横着读、“汉语集览字解”和“附录”部分则要竖着读则是可以肯定的。两者排序方法不同可能是因为“汉语集览字解”和“附录”系直接抄录他书所致。
3. 某,某同(仝)
这种释义方式很常见[41]。例如:
蹞 跬仝。(郑本2a中)
慁 溷仝。(郑本2a下)
挨去 疑捱去仝。(郑本10b上)
克减 ―亦减也。(郑本23b上)
克落 克减仝。(郑本23b中)
这一体例可能是受韩语语序的影响,按照汉语的习惯,应该作“某,同(仝)某”,竹越孝(2011)315已经指出“其词序与通常汉语不同”。但也有可能是“与某同”的省略,书中“(某)与某同”的体例也很常见。下面这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
下度 。卜度同。(郑本15b下)
下度 。与卜度同。(南本23a上)
郑本的“卜度同”,到了南本被改作“与卜度同”。
4. 代字符号短竖(|[42])的用法
用短竖代替词条中的字,是通行的做法。但是《语录解》中有一些灵活的用法,特别是郑本,示例如下:
较迟 ―,比也,比之于他,觉其―也。(郑本8b下)
按: 上一短竖代替“较”字,南本改作“较”;下一短竖代替“迟”字,南本改作“迟”。
谯责 ―亦作诮。以辞相责曰――。(郑本9a下)
按: 上一短竖代替“谯”字,南本改作“谯”;下二短竖代替“谯责”二字,南本依旧。
枉陪 ―,重也,谓重迭添加之。陪疑倍之误。(郑本13a上)
按: 短竖代替“陪”字,南本改作“陪”。
必竟 犹毕―。(郑本17a下)
按: 短竖代替“竟”字,南本改作“竟”(25b下)。
人门 ―物―地。(郑本26a中)
按: 上一短竖代替“人”字,下一短竖代替“门”字,南本改作“人物门地”(29b下)。
如果不明了这种灵活用法,就很容易导致误读。
五、 疑难问题
书中颇有一些不易解释的疑难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兹略举数例如下。
雅 。(郑本“附录”,24b上)
南本无此条。“”字不识,疑或为“”字变体,《集韵·之韵》:“词,古作。”友生任玉函博士疑为“譽”字之俗体。友生具民惠认为,韩语翻译“”应该是“”的实际发音的直接记写,“”可以翻译成“好的名字/名称”。这样看来,很可能就是“譽”的俗写,上面的代替了笔画繁多的声符“與”,跟“舉”写作“”是同样的道理。在俗字中是一个简笔符号,可以代替好几种构字部件,如“罒”等,情形跟“又”“文”等类似。“譽”写作“”中国本土未见。问题是,据友生胡波博士检索,“雅誉”虽然宋代有用例,但朱熹著作中未见。姑俟再考。
一介 一方仝。。(郑本7b中)/一冬 一方仝。(郑本11a中,南本16a下)/一方 犹一边也。(南本10b上)
“一介”“一冬”不知为何会与“一方”同,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冷着 [43]。犹冷笑。(郑本16a下,南本24a上)
“冷着”跟“冷笑”恐不同义,朱熹著作中未见“冷着”,疑有误。
端的 犹定奇。(郑本17a下)/犹定奇。○正。(南本25a下)
“端的”乃宋代常语,朱熹著作中也常见,意为“真的,确实”或“始末;底细”,如: 鬼神生死,虽知得是一理,然未见得端的。(《朱子语类》卷三)圣人言语如千花,远望都见好。须端的真见好处,始得。(《朱子语类》卷十)不知何以释作“定奇”,令人莫名其妙。“定奇”非词,《汉大》未收,语料库中也未检索到,或为“绵定奇温”之误读: 《宋书·隐逸传·朱百年》:“百年家素贫,母以冬月亡,衣并无絮,自此不衣绵帛。当寒时就凯宿,衣悉夹布,饮酒醉眠,凯以卧具覆之,百年不觉也。既觉,引卧具去体,谓凯曰:‘绵定奇温。因流涕悲恸,凯亦为之伤感。”“绵定奇温”的意思是“绵的确特别温暖”,“定”是“确实,的确”义,“奇”是“特别,非常”义,可能是朝鲜儒学家把“定奇”误读为一个词、以为是“的确,确实”义了。
附 注
[1]参远藤光晓等(2009: 150)。
[2]最近欣闻上海辞书出版社已将上海师范大学潘牧天博士的《语录解校注译》选题列入出版计划,笔者可以息肩了。
[3]参竹越孝(2011)。
[4]这是代字符号,原文作一短竖,这里转写为一短横。郑本多用。具體的讨论见下文“四、体例”之“4.代字符号短竖(|)的用法”。在本条中,第一个代字符号代替的是“杠”字,第二个则是代替的“夯”字。南本都改为原字,而不用代字符号,更清楚明确。
[5]详见《汉语大字典》“夯”条(2010年修订本: 569)。
[6]徒陷切为伫陷切之古音,所谓“舌音类隔”也。
[7]参徐时仪(2013)。
[8]感谢友生胡波博士提供这条材料,谨致谢忱。
[9]指李滉(号退溪)的训释。
[10]此承友生任玉函博士告知,谨致谢忱。
[11]此承友生王文香告知,谨致谢忱。
[12]笔者核对了几个成化本,包括台湾正中书局1962年影印本和1973年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本修补的影印本(感谢友生王文香查对)以及南京图书馆藏清丁丙跋本(感谢友生赵川莹查对),均作“匡纲了”,不知《汇校》何所据而云“成化本为‘匡壳子”?
[13]据该书“点校说明”,所用底本为清光绪庚辰(1880年)贺瑞麟校刻本,参校本有明成化九年(1473年)陈炜刻本、清康熙间吕留良天盖楼刻本、清同治壬申(1872年)应元书院刻本。然则作“匡壳子”当是依据的底本,即清光绪庚辰贺瑞麟校刻本,而非成化本。
[14]台湾正中书局印行的《朱子语类》此字作“”(1962年印本)和“”(1973年印本),后者很像“巨”字,其实就是“匡”的缺笔避讳字,里面的“王”缺末笔变成了“干”,类似的字形也见于宋本《大广益会玉篇》《广韵》《集韵》等(参看台湾“教育部”《异体字典》网络版),是宋人避太祖赵匡胤的名讳而采用的常见写法。
[15]此文最初以《“恁麽”考》为题发表于日本《东方学》第39辑(1970年)。
[16]1929年3月6日创刊,至1932年3月的第二号为最后一期。
[17]王继如《魏晋南北朝习语考辨(二则)·护前》(《中国语言学》第四辑,北京大学出版,2010)仍然坚持此说并有补充论证。
[18]以上诸说据真大成博士所整理的材料归纳。谨致谢忱。
[19]《北史·李德林传》作:“或机速竞发,口授数人,文意百端,不加治点。”
[20]指梁元帝萧绎,时为湘东王。
[21]参汪维辉《“雌黄治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纠正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的一处疏失》,《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28卷,东京: 好文出版,2009。
[22]《玉篇》谓“手足中寒疮也”。
[23]指柳希春(号眉岩)的训释。
[24]参汪维辉《再说“举似”》,《古汉语研究》,2011(2)。
[25]南本作“亂”。
[26]只有1例稍异: 安定胡先生只据他所知,说得义理平正明白,无一些玄妙。近有一辈人,别说一般惹邪底详说话。禅亦不是如此。只是不曾见那禅师,便是被他笑。(《朱子语类》卷一二九)“惹邪”之“惹”似乎也可解作“乱”,但是释作“招引”似亦无不可。待考。
[27]友生王文香《说“惹笔”》(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汉语史学报》第16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谓“惹”有“连”义,释“惹笔”为“连笔”。此为另一解,可参看。
[28]参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36;梅祖麟《敦煌变文里的“熠没”和“(举)”字》,《中国语文》,1983(1)。
[29]南本同。
[30]“”因“摸索”一词而类化增加“扌”旁。
[31]南本“闲汩董”条: ○闲,闲漫也;汩董,南人杂鱼肉置饭(?)中,谓之汩董羹。谓杂乱不切之事也。○汉语汩从木,闲董犹杇(朽)株撅(橛)也。(32a下)按: 《大字典》未收“”字,“汉语汩从木”之说不知何据。又,“二字类”有“骨董”条,释云:“杂也。○义见三字类。”(南本14b下)所谓“义见三字类”,即指此条的“闲汩董”。
[32]“溱”字因“溱淮”连用而类化增加“氵”旁,与“溱(zhēn)”字成了同形字。
[33]仅见于郑本。
[34]仅见于南本。
[35]感谢真大成副教授提醒这一点。
[36]南本作“汉音”(15b上)。
[37]包括“汉儿话”和“汉人言语”等。
[38]“官话”一词虽然始见于1483年,但是明人著作中尚不多见。
[39]参汪维辉(2010)《〈高丽史〉和〈李朝实录〉中的汉语研究资料》二之1。
[40]南本“织的鬆”条注:“○鬆汉音。”(32b下)
[41]不包括下面这样的用法: 沬血 沬、颒、靧仝,洒面也。(南本21a上)
[42]为行文方便,全文“1”皆改作“―”。
[43]鄭本作“”。
参考文献
1. 安秉禧.《语录解》解题(附《语录解》原刊本、改刊本影印).∥载《韩国文化》4集,韩国文化研究所, 1983.
2.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第六版),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3. 董志翘.《五灯会元》语词考释.中国语文,1990(1).
4. 方一新.中古词语“护前”“觉损”考辨.中国语文,2007(5): 474.
5. 顾久.“护前”小释.文献,1989(3).
6.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4.
7.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汉语大字典.成都: 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 崇文书局,2010.
8. 何九盈,王宁,董琨主编.辞源(第三版).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5.
9. 弘文阁.语录解异本六种·儒胥必知.首尔: 弘文阁, 2005.
10. 黄士毅(宋)编.朱子语类汇校.徐时仪、杨艳汇校.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
11. 姜勇仲.朱子《语录解》研究,成均馆大学校硕士论文,1996: 62.
12. 黎靖德(宋)编.朱子语类(影印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明成化九年江西藩司复刻宋咸淳六年导江黎氏本).台湾: 正中书局,1962.
13. 黎靖德(宋)编.朱子语类(影印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明成化九年江西藩司复刻宋咸淳六年导江黎氏本,据日本内阁文库藏成化本修补).台湾: 正中书局,1982.
14. 黎靖德(宋)编.朱子语类,王星贤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99.
15. 刘百顺.魏晋南北朝史书语词札记.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647.
16. 龙潜庵编著.宋元语言词典.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17. 龙潜庵.“护前”商榷.中国语文,1989(1).
18. 梅祖麟.敦煌变文里的“熠没”和“(举)”字,中国语文. 1983(1).
19. 曲守约.中国古辞语考释.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 506.
20. 宋河振.《语录解》注释语汇考.全南大《语文论丛》7·8, 1985.
21. 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东京: 白帝社,1988.江蓝生,白维国译.重庆: 重庆出版社,1991: 139141.
22. 汪维辉.《中国语文》1990年第1期读后.中国语文,1990(6).
23. 汪维辉.《高丽史》和《李朝实录》中的汉语研究资料.∥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汉语史学报》第九辑.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4. 王继如.魏晋南北朝疑难词语辨析三则.中国语文.1990(5).
25. 吴金华.“护前”不是“护短”.∥辞书研究编辑部编.疑难字词辨析集.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120122.
26. 吴金华.三国志校诂.南京: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201.
27. 吴金华.《三国志》考释.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647.
28. 徐复.敦煌变文词语研究.中国语文,1961(8).
29. 徐时仪.《朱子语类》欺骗概念词语类聚考探.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3(3).
30.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 中华书局,1999.
31. 许嘉璐.论同步引申.中国语文,1987(1).
32. 玄幸子.《语录解》研究.ワス田: 关西大学出版社,2012.
33. 袁宾编著.宋语言词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4. 远藤光晓,伊藤英人,郑丞惠等编.译学书文献目录.博文社,2009.
35. 志村良治.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江蓝生,白维国译.北京: 中华书局,1995: 208288.
36. 中文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编.中文大辞典.台北: 台湾中国文化研究所,1982.
37. 朱熹(宋).朱子全书(修订本).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38. 竹越孝编.南二星本《语录解》汉语语汇索引(上、中、下).古代文字资料馆发行『KOTONOHA』第66、67、68号(2008年5、6、7月),2008.
39. 竹越孝.《语录解义》と《语录解》(一字语の部).《神户外大论丛》61/2.神户: 神户市外国语大学,2010.
40. 竹越孝.《语录解》与唐话词典.∥《第四届韩汉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中山大学;古代文字资料馆发行『KOTONOHA 百号记念论集』,2011.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杭州 310058)
(責任编辑 郎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