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中养生健身行为的认知调查

2018-05-25 04:05王雪冰钟永峰吴潮培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少数民族

王雪冰 钟永峰 吴潮培

民俗是一种文化并被一个国家或民族多次重复而不断传承下来的习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主要包括宗教信仰民俗、饮食民俗、传统体育民俗等[1]。这些民俗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健身成分,在民族地区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可促进本民族群众身体健康,同时作为一种体育课程资源,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传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2-5]。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拟通过调查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中养生健身行为的认知情况以及认知来源,以达到促进现代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民俗的认知与了解以及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容,并最终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目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以下几个高校少数民族的学生: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学院。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需要,通过广西大学图书馆和利用CNKI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电子资源查阅相关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在了解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制定调查问卷、征求专家意见并对问卷进行修订,通过发放、回收、整理、分析问卷,对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调查。

1.2.3 专家咨询法

通过咨询专家来确定问卷的可行性。

1.2.4 数据统计法

将问卷调查的结果采用Excel 2010、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调查问卷发放230份,收回212份,回收率92.17%。

表1 不同民族学生人数及性别分布

2.2 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传统养生健身民俗的认知情况分析

表2、表3表明,调查几所高校有34.5%-42%的少数民族学生对这饮食民俗、传统体育民俗以及宗教祭祀民俗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有21.7%-48.1的学生认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中存在养生健身行为,而同时有超过50%的少数民族学生对少数民族民俗及养生健身行为的认知存在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对养生保健民俗及其养生健身功能了解较少。这说明虽然这些学生出生在民族地区,且本身就是少数民族,但是对传统民俗及其中蕴含的养身健身成分的认知程度还远远不够。

表2 学生对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认知情况(n,%)

表3 学生对少数民族民俗中存在养生健身行为的认知情况(n,%)

研究发现,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中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健身成分。比如饮食民俗,以玉米、薯类等富含粗纤维的杂粮为食可促进消化,起到预防便秘的作用,而且饮食习惯以清淡、新鲜为主,长期食用具有养生的作用[6]。传统体育民俗经常参与可起到娱乐身心、强身健体的作用,具有情志养生和健身功能[7-8]。宗教祭祀民俗(如盘王节、肥套、花炮节等)中包括大量的歌舞表演,通过参与可以起到慰藉心灵、愉悦的效果,使人们释放自己的压力,有助心灵的平静和身体健康[9-12]。养生保健中比如瑶族药浴等更是具有直接养生功能[13]。广西少数民族民俗中的这些宝贵的养生健身资源需要得到很好地继承和发展,高校学生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对这些养生健身资源的充分认识和了解显得至关重要[14-15]。

2.3 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传统民俗文化的认知来源分析

从表4可知:在调查几所高校中,学生通过个人或与家人一起参与民俗活动的占22.6-29.2%,近50%的学生偶尔参与,不参加的占22.2-30.6%。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参与民俗文化活动并不频繁。

表4 学生对传统民俗的认知来源分析(n,%)

表5 学生了解传统民俗文化的途径

表6 学校举办民俗文化宣传教育活动情况

表5所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途径呈现多元化,主要有电视、网络、校园活动、家人、图书阅读等。这说明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社会环境因素中的网络、电视作为立体媒体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其次是校园活动;家庭个人因素中,家庭教育和阅读也非常重要。随着互联网+的推动,信息化时代大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在民俗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对大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时间处在校园环境中,学校不仅仅是教育主体,同时也应是传统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责任主体。

但是本研究表明(如表6所示),22.2%的少数民族学生表示学校有举办民俗文化宣传活动,42%少数民族学生表明偶尔有举办,而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举办这样的活动。之所以学生对学校举行民俗文化宣传活动的认识有差异,可能一部分原因是学校确实举办活动不是很频繁,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学校宣传程度不够,没有发动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到民俗活动中来。因此,校园活动作为增进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认知的主要途径之一,既要多举办少数民族民俗活动,比如通过举办美食节、少数民族民俗运动会等,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体验民俗活动的娱乐性与养生健身功能性,做到民俗文化进校园,使其成为民族地区校园文化的特色,更要通过校园网络平台,如校园网、校园公众号等途径扩大宣传,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而给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民俗活动的机会,增强学校教育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功能。

3. 小结

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对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中养生健身行为认知程度不高;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知来源是多元化的,主要来源于网络、电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作为民俗文化教育主体,高校应多开展现代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同时也要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适合进入高校体育文化中,以活跃学校的民俗文化气氛,促进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润平.甘肃省少数民族民俗活动中的养生健身行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张兰,任涵,王润平,等. 青海省少数民族民俗中的养生健身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09,28(1):56-57+61.

[3] 许中华.广西高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

[4] 任亚东.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俗体育文化教学研究[J]. 青少年体育,2016,11:14-15+111.

[5] 梁艳.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J]. 山东纺织经济,2014,1:85-87.

[6] 陆文丽.广西民族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探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9:90-91.

[7] 朱岚涛,陈炜.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调查研究[J]. 广西民族研究,2012,3:146-153.

[8] 贾瑞光.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传承方式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7,25(2):3.

[9] 甘金凤.集体仪式与村落整合--恭城水滨村瑶族盘王节调查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0] 朱慧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作用与保护——以富禄“三月三”侗族花炮节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1(3):87-91.

[11] 段送爽.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播价值[J]. 新闻传播,2016,02:15+17.

[12] 吕瑞荣.神人和融的仪式: 毛南族肥套的生态观照[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3] 覃绍峰.浅析广西巴马瑶族百岁老人的养生与和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5:75-77.

[14] 张微.民俗体育推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12.

[15] 单静怡.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对现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作用[J]. 搏击(武术科学),2011,8(10):99-100.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中的“牛”
少数民族的服装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漫画民俗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