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民
(中国石化济南分公司,山东济南 255100)
应急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用什么资源做”等方面的工作;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应急预案是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应急管理,建立科学完善、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是企业必须履行的法律责任。
有的企业认为,应急管理就是编写预案和预案演练,忽视了风险识别、应急能力评估、应急物资的配备等方面的工作;预案的编制照搬照抄,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预案培训和演练重视不够,演练时写脚本、搞彩排、搭台子,重演轻练,演练后也不总结、不评估,没有把应急管理当做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抓牢抓实。
有的企业在应急预案建立过程中,没有认真进行风险评估并结合本企业实际编制应急预案[1],没有对本企业和周边应急资源进行有效评估和全面调研,其内容直接来源于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或照搬模板,满足于对内容的简单梳理、排列组合,缺少对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提炼,预案冗长,重点不突出,失去了作为具体工作方案应当具备的可操作性,员工不愿意看、不愿意学。
有的企业应急预案按照事故级别设定启动条件,但有些事故特别是泄漏事故、火灾爆炸事故,在事故初期无法判断事故的级别,导致预案无法及时准确启动;有的预案中规定应急指挥中心负责预案启动指令的下达,但应急指挥中心属于非常设机构,从现场报警到应急指挥中心做出决策、下达指令,需要一定的时间,都会造成事故处置的延误。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按照GB/T29639建立了总体预案、火灾爆炸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专项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2],有的企业没有识别全厂停水、停电等可能对生产安全带来风险,没有编写全厂停水、停电等共用系统突发事件预案,或只是制订了部门或基层单位的应急处置方案,有的企业甚至还没有建立部门或基层单位的应急处置方案。有的企业没有把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事件预案与生产安全事件联系起来,没有纳入企业层面生产安全应急管理范围。
有的企业没有认真按照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分解细化各单位(部门)的职责和程序,有的企业应急预案中缺少善后处置、公众协调等功能组,处置措施存在漏项。
有的企业各应急预案是不同部门编制的,缺少全面评审论证,个预案之间以及与地方政府应急预案之间缺少衔接。
有的企业认为,只要编写了预案,并经过的专家评审,取得了政府有关部门的备案文件,就标志着应急管理工作做到位了,就不需要根据事故案例和演练评估进行完善改进了,导致有些问题长期存在或反复出现。
应急预案体系应包括一个综合应急预案、若干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构成。纵向看,应该“分级负责、职责明确”;横向看,应该“覆盖全面、衔接有序”;个案中,应该“步骤清晰、措施有效”。
2.1.1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预案体系最高级别的文件,确定了企业层面应急体系的基本框架,其主要作用是“定级别、定职责、定程序、定资源”,是各专项预案和下级预案共同遵循的原则,是衔接地方政府和上级主管单位应急预案桥梁。
定级别:即要根据各类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要素,确定突发事件的级别,再根据级别确定应急响应的层级。
定职责:就是将应急处置各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分解到各部门单位,职责应简单明确,易懂易记。如总指挥职责可归纳为:接指示、听汇报、观事态、做判断、下指令。
定程序:即根据应急处置各阶段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程序。如应急报告程序、指令下达程序、应急启动程序等。
定资源:即应急处置过程中需要的人力和物力。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社会)资源。企业要首先清楚企业内部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其次要了解和掌握企业周边(可按远近分为5 km范围内、10 km范围内等不同距离分别调查)有哪些社会救援力量,在此基础上,编制应急预案,以物定案;从另一个角度,根据应急预案确定的处置措施,确定需要配备的应急物资,即为“必要的应急物资”,以案定物。同时,应加强先进应急装备的配备,如灭火机器人、无人机、移动充气车等,最大限度保护救援人员,提高处置效率。
2.1.2专项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是企业针对较大及以上共性风险和隐患、或可能超出基层单位处置能力的突发事件、或可能影响到社会公众的突发事件确定,是企业层面处置某项突发事件的具体处置方案和措施。要通过风险评估,确定企业存在什么风险、风险级别、影响范围,一事一案、全面覆盖、衔接有序;特别是停水、停电等公用系统故障和地震、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事件,与生产安全密切相关,应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并纳入企业层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范围。
按照“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的原则设置功能组,明确处置步骤和处置措施,并做好各专项预案之间的衔接。
2.1.3现场处置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通过风险分析和事故案例,针对具体的设备设施、风险或隐患编制岗位处置方案和步骤,明确“谁来做、做什么、怎样做、何时做、何地做、用什么资源做”,要看得懂、记得住、学得会、用得上,其有效性对事故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发事件初期处置的好,就能大事化小,否则小事故也会引起大灾难。
目前,许多企业在编写现场处置方案的基础上,又制作了更直观的现场应急处卡片,不仅有步骤程序,还有处置要点和流程图,清晰明了,这种做法值得推荐。
企业各职能部门也应根据各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分工和上述原则,制定本部门的应急响应程序。
2.1.4建立以“提高系统抗灾能力”为目的应急预案体系
提高系统抗灾能力,不仅要识别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事故,也要识别可预测的突发事件,如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事件,以风险评估为前提,以应急准备为基础,以主动应急和全员应急为手段,形成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
笔者认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应急预案体系框架
a)情景构建中的“情景”不是某典型案例的片段或整体的再现,而是无数同类事件和预期风险的系统整合,是基于真实背景对某一类突发事件的普遍规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景式的系统描述。“情景”的意义不是尝试去预测某类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而是尝试以“点”带面、抓“大”带小,引导开展应急准备工作的工具。情景构建是“底线思维”在应急管理领域的实现与应用,从最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3]。
b)任务分解就是划分事故响应过程中各阶段的任务清单,明确情景任务的能力要素和各项任务完成责任人(单位),做好突发事件“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管理,“事前”前重点做好风险与防控、应急体制机制建立、预案编制等应急准备工作;“事发”时重点做好信息分析与发布、监测预警等工作;“事中”重点做好现场处置、人员救护、财产和环境保护等工作;“事后”重点做好公众关怀、设备设施恢复、环境恢复等工作。
c)能力评估就是对现有能力(包括人力和物力)进行调研评估和基于情景任务目标的能力的计算,使应急处置措施符合实际情况。
基于情景构建的应急预案编制可以实现:一是确定基于现有能力应急响应对策要点,二是提出现有能力与目标能力的差距和规划建议。
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应本着“宜早不宜晚”的原则,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只要发生泄漏、火灾爆炸事故,无论大小,均应启动基层单位应急处置方案;同时,建议明确启动企业级应急预案的条件,一是现场人员判断突发事件已经超出了基层单位可以控制的范围和能力,可直接向企业应急值班人员请求启动;二是当应急值班人员接警后判断可能影响到其他生产装置或设施,或可能超出基层单位控制能力时直接启动;三是上级要求启动时。
应急信息包括包括报警报告、指令下达等动态信息,还应急人员、物资等相对固定的信息。
报警报告信息是指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或下级单位)向上级管理者(或上级组织)汇报的事故信息,包括事件报警、处置过程(步骤)报告;指令下达信息是指上级管理者(或上级组织)在接到现场人员(或下级单位)报警或报告后,根据事件及其发展状态,做出判断和决策,发布的各项指令。为此,企业一般应建立报警程序、企业内部人员紧急行动程序、向上级部门(包括地方政府)报告程序、与媒体沟通程序等。同时,还要建立并及时更新应急通讯信息、应急物资信息等,规范信息的内容。无论是信息报告还是指令下达,其及时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联动包括事故发生地点企业内部各单位的联动和事故单位周边社会单位的联动,实际上,联动就是统一指挥、相互支援,提高事故处置效率,爆事故影响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事实证明[4],顺畅准确的信息沟通和有序的辖区联动,在实际事故应对过程中,其作用的发挥会超出想象。
对于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备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88号令)等法规有明确的规定,但对于企业应急工作负责人和管理者来说,在认真执行88号令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评审往往是形式上的评审为主,在当地政府安全部门备案也是形式上的备案。预案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等具体内容,主要企业是主体责任,员工最有发言权。通过了评审和备案的应急预案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
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均应该熟练掌握综合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便于对各类生产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全面掌控,提高突发事件综合协调处置能力;一线员工应该掌握本单位、本岗位各类应急处置方案,提高第一时间应急处置能力。
应急预案培训学习的方式包括桌面演练、功能演练、专项演练、综合演练等形式,突出“突发”性,不能把演练当成“演戏”,通过演练培训,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协调性、有效性和各级人员的反应能力,同时做好演练评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40号令)要求,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依法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笔者理解,这不是要求企业必须要制定重大危险源专项的应急预案,只要企业建立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将重大危险源涉及的设备设施、危险物质纳入到企业整体应急预案体系中,不用再单独制定重大危险源的专项应急预案。
但是,对于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应编制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专项应急预案。
应急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社会稳定、企业生存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用系统性的思维做好应急全过程管理。
4 参考文献
[1] 许晶,刘义,张毅,等.基于HAZOP的应急指导系统研究与开发[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16(01):14-17.
[2] 闫子健.炼化企业班组应急演练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安全、健康和环境,2017,17(08):54-56.
[3] 王永明.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理论框架与技术路线[J].中国应急管理,2015(8).
[4] 郁振山.再看“9·11”事件的应急经验与教训[J].现代职业安全,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