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已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对于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新高考能够有效地提升地理的学科地位,引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本文就新高考模式对地理学科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此提出对策,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改;高考模式;高中地理
作者简介:白续远,陕西省西乡县第一中学教师。(陕西 西乡 723500)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6-0087-02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高考改革的意见和方案,新一轮的改革试点在上海和浙江省试运营。2015年7月,浙江省颁布了《浙江省高考改革试点方案》,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新的方案将从该年秋季入学的高中生开始进行,逐步实施。新高考模式的最大亮点是“七科选三且不分文理”,即将高考科目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种模式,语文、数学、外语属于必考科目,而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属于选考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从选考科目中选三个作为高考科目。总成绩750分不变,语文、数学、外语每科满分150分,选考科目按照等级给分,共21个等级,起点是40分,每个等级相差3分,满分是100分,不够40分不得分。这一新模式的出台立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因为它不仅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也关系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乃至就业前景。所以,面对新的高考模式,高中地理教学如何调整教学计划,使学生适应新的考试模式,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是高中地理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新高考模式的主要特点
第一,新高考模式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突出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设置选考科目,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达到基础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统一,以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第二,新高考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模式,更加注重多元化的选拔和录取,更加关注“差异选择”,以及考生的综合素养,这让教学重点从原来的基础知识转移到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上来。
第三,新高考模式采用综合性的评价方式,不再只看总成绩,这为高校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提供了多方面的依据,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生源,突出办学特色。
二、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
1. 有利于提升地理学科在高考中的地位。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具有文科的特质,也包含理科的抽象和空间概念。而在传统高考中,地理属于文科考生的必考科目,理科考生不考。而新高考模式打破文理分家的传统局势,将选择权真正落实到学生手中。过去,由于文科生的比例小于理科生,考试人数也较少。现在,理科生也可以选考地理,这使考试人数大幅度增加。就上海市为例,2016年将地理作为高考考试科目的考生占总数的73.59%,地理学科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和认可。
2. 有利于地理课时的增加。据调查发现,在新高考实施前,浙江省大部分高中的地理课为每周3课时,高三的文科生为每周平均4课时。实施新高考模式后,地理课时安排有所增加,高一、高二为每周4课时,高三增加到5课时,有的学校还会组织集中性的考前复习。
3. 有利于地理教学内容的优化。新的高考模式对地理科目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以高一地理教材第一册为例,自然地理部分的主要变化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地球的运动”章节成为选考内容,在学业水平考试中不作要求;②“地质循环”和“地面天气形势图”部分被删减;③增加了“因地制宜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部分;④在“大气环境”章节增加了世界气候类型等内容。
三、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1. 现阶段高中地理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目前,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一的使用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根据教学目标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途径。最常用的有直观教学法、纲要归纳法以及启发式教学法三种。直观教学法就是运用语言或图片等最直接的形式讲授知识点,纲要归纳法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和逻辑结构,而启发式教学法指的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采用诱导的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其中,直观教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使用频率占绝对优势,也是最基础、最简便的教学方式,其他两种方法使用较少。虽然直观教学法能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授课内容,但难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2. 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方法单一。很多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选择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不匹配。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启发式教学法的积极意义,但由于活动耗时较长,加之课时紧张,升学压力等原因,使得部分教师还是偏重于直观教学法这种单一的形式。
第二,地理课程教学时间的安排不合理。以浙江省为例,地理必修内容以及区域地理部分需要在高一全部完成,大容量的教学任务使教学时间的安排格外拥挤,尤其是在高一下学期,课时紧张的状况更加突出。为了跟上教学进度,教师不得不将有些内容一带而过,导致很多学生还没来得及消化吸收就开始了新的章节,不仅基础知识没有掌握,也影响学习能力的提升。
第三,没有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地理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地理思维方式的培养,一味地要求他们牢记地理知识与技能,这显然是与素质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不到发展,学习的热情也大打折扣。
四、基于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和现状,下文对新高考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1. 优化教学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新的高考模式为高中地理教学指明了新的方向,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地理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很多问题的答案并不固定,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倡运用小组合作研究,共同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城市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首先用PPT播放一些城市污染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这些污染来源于哪里?对人有什么直接或间接的危害?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利用网络收集数据,如交通工具的尾气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一个视角向大家讲解,最后师生一起进行总结评价。整个教学过程要体现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学有所获,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合作意识。
2. 提高教学质量,适应高考改革。新的教学大纲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修模块中的“基本要求”,还要掌握“发展要求”,对于选考地理科目的学生而言,备考无疑增加了许多压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适应高考改革的新政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本着提升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原则,将相关的章节进行整合,实现教学的连贯性;其次,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实施“走班制”,在教师和学科教师固定的情况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班级上课。
3. 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学生适应新的考试氛围。高考模式的变化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教师要在平时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消除他们的心理恐惧。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不能再搞题海战术,多展开综合性的考前模拟,而模拟试卷的题目尽量与生活息息相关,接近高考的出题思路,使学生做到见多识广,熟而生巧。
综上所述,新的高考模式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教师要积极优化教学思路,改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尽快地适应新高考,从而在变化中成长,顺利迎接考试,走向人生的新篇章。
責任编辑 黄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