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亦德
摘要:德育素养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素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提,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帮助儿童找到真善美的钥匙,当然要承载着提升德育素养的重要任务。拓展课程作为基础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更潜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作者就数学拓展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做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拓展;教学实践;德育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150-02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不仅需要"聪察强毅"的才,但更需 要"正直中和"的德。新课程改革突出体现了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创新方法,力求减负四大特点。做为对十年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次大反思,新课标将德育再次放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充分说明了德育之重、德育之难和德育之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态度和勇敢面对困难方面;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一丝不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方面,都应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把德育素养放在日常教学的首要位置,真正体现学科的育人功能和育人价值。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1数学课程德育目标非常明确: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然而这些目标往往隐藏在图形与几何之中,显现于数字和图表之外,徘徊于数学活动的每一个空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借助拓展课程这一平台,上下兼修,內外联动,善于发现、善于挖掘、融合创新、持之以恒。
1.数学阅读,实现文本与德育的无缝对接。
拓展阅读,挖掘素材背后的德育因子。数学是历史的产物,我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凝聚了许多献身数学事业的有志之士的豪情壮志与拼搏精神,中国的数学史是一部催人奋进的励志史。如认数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去阅读《九章算术》,了解古代计物数数、刘徽的极限思想,了解古算筹,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度;知道算盘作为一种便捷的工具,中国早在14世纪就发明并使用,而后流传到东南亚国家;2000多年前,乘法口诀已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使用,历史辉煌、史诗耀人。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圆的认识》时,我专门开设一节阅读专题课,让学生通过阅读知道约1500年前,祖冲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知道刘微的割圆术也是中国的骄傲。在直角三角形教学时,通过阅读史料知道勾股定理是中国古代天文观测实践中立竿测影的重大发现,在天文历法和工程运用极其广泛,影响深远;中国是发现和研究勾股定理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另外,"赵爽弦图证法"简明、直观,它表现了中国古代数学家赵爽高超的证题思想和对数学的钻研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阅读2002年第24届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资料,知道会徽设计背景及意义;教材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史料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如小数的提出和使用,负数的由来;明朝的《算法统宗》讲述了一种"铺地锦"的乘法计算方法。数学家苏步青卓越成就等等,这些素材都蕴含着极强的德育因子,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绝好例证,足以激发他们勤奋学习,为国争光的豪情壮志。
绘本阅读,感悟色彩背后的精神财富。数学绘本价值无限。绘本是图文协奏的一门艺术,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强心剂。《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也指出:"阅读拓展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是向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数学的新窗口。"所以,只要我们用好数学绘本,就一定能为我们的课堂增辉。如《数学帮帮忙》、《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我是数学迷》、《可怕的科学》以及台湾的《汉声数学》,她把图画的形象、色彩和趣味,画面所流露的情感和意蕴,文字之外的遐想融合在一起,对孩子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培养,对他们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培养都是毋庸置疑的。绘本内容丰富,往往涉及到友情、勇敢、生命尊严和自然环境等,教育性强。数学绘本把阅读快乐带给孩子的同时,也把无可估量的巨大精神财富带给孩子。
总之,数学阅读是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儿童重拾自信、汲取智慧、启迪思考、陶冶情操的一条捷径,我们应大力倡导绘本阅读。
2.数学故事,感悟伟人背后催人奋进的德育力量。
数学史固然励志,历代数学家身残志坚,奋力拼搏,意志坚强,永不言弃的感人事迹,也是一股催人奋进的德育力量。通过故事会、演讲比赛或主题辩论课等形式加以创新拓展,学生劲头十足,兴趣盎然,在乐学与聆听中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的个性品质的教育。故事一旦配上图片和音乐,那效果的确惊人,讲者激情十足,听者鸦雀无声,感动得落泪。如在学习《质数与合数》时,我首先让学生上网搜索一些关于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素材,然后通过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讲述。知道陈景润为了使自己梦想成真,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冬,在那不足6平米的斗室里,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潜心钻研,光是计算的草纸就足足装了几麻袋。他在身患疾病的条件下坚持进行数学研究,甚至住院期间,瞒着医生进行工作,终于摘取数学王冠上的明珠。
同样,在《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我让孩子讲述数学家苏步青童年故事:他幼时清贫,当过牛娃,私塾"偷听",15岁时就能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青年时放弃日本某大学的邀请,回到浙大任教,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数学人才。还有"数学之神"阿基米德当战火烧身时,他仍然全神贯注的在沙盘上做几何演算,最终被无情地杀害的故事。史蒂芬·霍金在完全瘫痪情况下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小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人进行交谈,最终成为世界公认的引力物理科学巨人的故事。总之,数学家们这种废寝忘食的求真态度,永不放弃的钢铁意志,生死无畏的献身精神通过娓娓动听的故事,引人入胜,催人奋进!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一旦孩子将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学习结合起来,他们的兴趣是长久的,其间发挥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我想,只有从微入手,积流成河,知微见著,创新德育模式,才能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教化于人。
3.数学活动,体验和践行数学固有的育人价值。
数学教育具有巨大的智力价值,它以数学知识内蕴的思想方法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建立、完善和变革;不仅如此,它还具有极大的精神道德价值,能够引起人的思想品质、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深刻变革。近期发生的一些挑战道德底线社会性的事件,引发了一场德育大讨论,大家惊呼中国的道德正在滑坡,更耸人听闻的说法就是说我们现在处于一个道德沦丧的边缘。在课程拓展的当下,我们该怎样教育我们的学生呢?我想,数学活动课无非是践行数学育人价值的绝好渠道。
价值观教育。如教学概率内容时,我就结合学生平时爱在校门口"摸奖"等情况让学生组织一次社会调查。与他们共同调查奖项的设置情况,一起计算"中奖"的概率,一起分享"摸奖"的经历,共同探讨摸奖背后暗藏的玄机。接着再让学生去了解体育彩票、排列3排列5等彩票玩法,调查个体经营者的赌博机、老虎机,调查同龄人的上机游戏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概率有大有小,让学生明白赢的概率小,输的概率是大,让学生懂得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劳而获的现象是不存在的。教育孩子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反对拜金主义,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优良品质。
孝老感恩教育。孝和爱是立人之本、德行之源。感恩教育是立人行德的教育。人若能铭记他人恩情,常怀感恩之心,以德行相报,必定成为一个德育素养极高的有魅力之人。当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日上做文章,教育孩子时间飞快、要懂得惜时。然后话题一转:"你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吗?知道的请举手"这时,只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我抓住时机对他们说:"同学们,每一位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但并不是每一位孩子都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显然都陷入了沉思。我知道,是我对他们爱的教育拨动了他们心中那根弦。接着布置任务:让学生去调查长辈们的生日,并要求在他们生日当天或母亲节等重大节日为长辈做一件有益的事。最后通過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或主题墙报等形式加以展示。这样,孩子自然在实践活动中深深体会到了父母抚养我们的艰辛和不易,自然而然产生了对家庭、对长辈的爱,同时也增添了孝老感恩情怀。
4.数学实验,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探究品质。
数学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数学实验是实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培养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探究品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像几何形体的面积体积或棱长周长的计算、分数小数的概念推导、运算定律的发现等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可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让他们把圆柱转化成已学过的形体,并且考虑这个新形体和原形体的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利用切割、拼搭等方法化曲为直,从而推导出了它的体积公式。像"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一课除了数方格外,还可以利用"撒绿豆"概率求积等办法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整个过程学生相当投入,包括绿豆的选择,撒豆的手势、力度、方法和效果,实验报告的填写与计算,求概率推导面积等都得步步讲究,认真对待。像《反比例的意义》教学何不利用天平的平衡尺,像探究杠杆原理一样去探究、摸索和发现。有的学生即使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重来,但他们乐在其中,充分领略了实验探究的无穷魅力。所以说,数学世界奥秘无穷,只要我们有实事求是的探究精神,一定能达到水落石出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惜一切代价拓展数学舞台,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品质和求真求实的探索精神。
课堂教学的灵魂是育人,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全员德育的精髓,就抓准了学校德育的命脉。德育素养的养成不应急于求成,刻意追求,矫揉造作,应集腋成裘,细水长流,努力朝着德育的大目标和总方向扎实稳步推进。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天真纯洁的心灵,他们总是喜欢那些美好的事物和感情。所以我们的数学课堂要不断拓展创新,借课程拓展与整合这双翅膀,时刻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教育他们懂得珍惜,追求卓越,修炼品格,迈向文明。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史宁中.《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田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
[4]王先坤.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都市家教(下).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