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在班集体初建阶段的应用

2018-05-24 10:14陶丽英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8年4期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心理效应方法

陶丽英

[摘 要] 一个自然班在起始阶段,因其学生的多样性往往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心理效应的合理应用在班级初建阶段的作用,并具体分析了应用心理效应加强班集体建设的方法。

[关键词] 心理效应;班集体建设;方法

俗语云: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一个自然班在起始阶段,因其学生的多样性往往会有诸多问题。那么,如何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建设好教师希望看到的班集体,就需要班主任的管理智慧。接班之时,教师不妨自问一下,我希望这个班级成为一个怎样的班级?为此,我将采用怎样的管理策略?

当我们抛出这样的问题,那么就有了进一步探究的可能。我们究竟采用怎样的一些措施去组建一个自己认可,大家称道的班级呢?一些心理效应的合理应用在班级初建阶段非常有帮助。

一、采用“手表定律”制定合理规则

所谓手表定律,是说假如你只有一块手表,可以知道时间,而设若你拥有两块或两塊以上的手表,就不能说出正确的时间,反而会造成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其深层含义在于:每个人都不能同时挑选两种不同的行为准则或者价值观念,否则他的工作和生活必将陷入混乱。

将这个定律应用到班级中,那就是一个班级在初始阶段就要建立好属于自己班级的规章制度、奖惩措施,并获得全体任课教师、学生的认同。然后在班级各项活动中去遵循这些规则。

苏州市相城区渭塘第二中学地处发达地区,外来人口涌入快速。如今入学新生中一半以上已经为外来民工子弟,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差异巨大。开学之初,我便先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每天抽时间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去遵守纪律。

半个月以后,班级学生看起来基本上做到了遵守学校的规章纪律,但是,在此过程中,一些学生身上暴露出的新问题,如:有的学生自控能力差且多动,有的学生性格外向开朗但自觉性差,有的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开始有厌学情绪,有的学生性格孤僻我行我素,有的学生模仿他人拉帮结伙……多种问题汇在一起,使进一步搞好班级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障碍。面对这种情况,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了一次名为《我为班级做什么》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能为班级做一些什么,从而自觉认识自己身上的缺点,共同制定大家约定遵守的班级规章。我给学生介绍了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迹,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说说自己希望置身于一个怎样的班集体,为此,自己能做些什么。当孩子们看到自己班级、自己身上的缺点并进行反思之后,我便说:“大家既然看到了自己的缺点和班级中的问题,那么,我们能不能用我们的努力来改正这些问题,让我们班成为学校中最优秀的班级,让自己成为这个优秀的班级中的一员哪?”“愿意”,我得到了学生们肯定而响亮的回答。“那么,就让我们来共同制定本班的班规吧。”趁热打铁,我马上组织大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共同制定并筛选出了符合当时班级情况的二十条班规,并命名为“十戒”和“十扬”,并由课代表将班规告知每位任课教师,共同督促。随后,经过学生们的民主选举,选出了他们比较信赖的学生做值日班长,由这些值日班长来监督以后班规的执行情况和记录下班规日志,包括:每天学生的到校情况、课上学习情况、课下行为习惯情况、自习课情况、好人好事、不文明行为等,每天经我阅览后第二天由值日班长向班级成员公布,让学生们及时学习优秀的榜样,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改正缺点。

二、利用“从众效应”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从众效应”是说个体的人在群体中容易受到影响,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想法,朝着众人一致的方向变化。这种效应,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班级管理中,教师便要巧妙利用学生的这种从众效应,发挥班级的积极影响,使得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在集体的影响中无形中发生变化。

一个班级,假如有一名学生穿了很酷的着装,理了学生认为很帅的发型,慢慢地,会有几个学生跟着学生。假如,此刻教师不做出及时的反应,不及时干预,那么,奇装异服便会蔓延整个班级,班级的整体风气也会受到影响,逐渐散漫、松垮。

一名学生理了一个类似足球明星的发型,班主任跟他说那样的发型不符合中学生的身份,要求他放学回家重新理发。然而第二天,学生根本没有理会教师的要求,依旧顶着那个“炫酷”的发型到校。老师火了,拎他到办公室进行教育,一气之下把学生的一撮头发剪了,学生一怒之下,赌气回家。于是一件小事便成为大事。因此,对于这样的一群学生如何处理便成为一个课题。这个时候教师便应该合理利用从众效应,来改变学生的观念,让他们自己主动去改变自己。

如运用从众心理来,首先可以找问题学生单独沟通,跟孩子一起来探讨这样的着装或者是发型究竟是不是帅气,然后引导学生看看班内有没有类似的情形,让他看到班级大多数孩子的审美原则。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与其沟通,并通过真切的关怀去改变他的观念。其次,对于某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则可以通过进行班会来改变,在班会上树立一种班级大多数个体的同一观念,用班级舆论导向来扭转一些学生的不良习性。

三、谨记“刺猬效应”,与学生亲密有间

有些教师,特别是刚出校门的年轻教师,特别容易把书本上的一套生搬入课堂,希望自己成为影视剧中那个与学生亲密无间,然后深得学生喜欢尊重的老师。于是乎,跟学生没有保持适度距离。很多老师最终的结局是不仅不能与学生亲密无间,反而因为没法管住学生,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在学生那里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此,我们不妨记得,在管理中,尤其在新班的创建期,多运用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在教育中的实质在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保持合适的距离,不但如两只冬天里的刺猬那样,能互相取暖,又不会伤了彼此,由此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只有跟受教育者保持合适的距离,教育者才能顺利实施教育。初出茅庐的教师之所以不能管好班级的纪律,往往是因为一开始没能把握好师生之间界限。而一个新班级的组建期,班主任更应该把握好与学生的界限。班主任与学生过分亲密,班级管理往往无序,教师的一些指令往往得不到正确的实施。原因皆在于:跟学生多度亲密,老师便失去了权威性,你的指令便被他们当成了一个普通同学或者朋友的指令,没有了敬畏感,实施当然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在建班之初便要确立班主任的威信。

当然,如果师生之间的距离变成了鸿沟,那么这种距离又不利于班级的建设。班主任与学生过分疏远,过分强调个人权威性,缺失了与学生的有效沟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最终教育效果还是会不尽如人意。所以,确立了权威性的班主任,便要经常利用时间跟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经常询问他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关心,让他们在敬畏你的同时爱上你。那么,一个好的班级便形成了。

一个新班级的建设,需要班主任付出很多心血。如若我们的老师合理利用一些心理效应,对学生们“攻心为上”,那么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猛,对班集体建设的若干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1).

猜你喜欢
班集体建设心理效应方法
心理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可能是方法不对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忽视也是一种爱
高校班集体建设的实践研究
温暖童心,让孩子恋上新家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