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对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辅助作用

2018-05-24 10:21李扬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辅助作用应用现状微课

李扬

【摘 要】本文从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应用的现状、形式、内容、实践效果等方面,分析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载体作用、促进教学多元化、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师生间的自媒体沟通等辅助作用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课 中职 计算机专业课程 应用现状 辅助作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68-02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它凭借计算机系统对教育领域中信息资源的编辑能力、处理能力、分析能力、储存能力,为计算机专业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本文从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应用的形式、内容、实践效果等方面,分析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及应用价值。

一、微课在中职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计算机课程理论较多,且内容复杂、繁琐,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只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微课呈现出来的计算机教学资源,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课堂在电脑上,学生实践在电脑前,二者相辅相成、交互配合,既节省教学资源,又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分阶段进行的,微课不仅填补了教学改革的漏洞,还成功地促进了计算机的教学改革,塑造了一名教师、多个教育平台、传授多个学生的教学体系。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课程,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的效果而改变一些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微课应用实践面临的问题也有很多,如:依赖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师很难掌握微课的教学技巧,甚至不会使用微课的教学平台;更有的教师认为“微课”的教学方式不利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优化发展,容易引起教学的动荡,使其不规范化、失去权威性。

可见,目前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应用既有优势也弊端,在推动职业教育提升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对当前教育工作产生一定的干扰,所以针对微课的教学实践还应该进行细致的分析研究,予以正确的应用。

二、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辅助作用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依然离不开“传统”计算机教学的模式和范本,很多课程都需要从基础培养。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办公应用软件、网络技术、VB、C 语言程序设计等,这些科目是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主体课程,使用这些课程所涵盖的理论、逻辑思维可以帮助学生应对各种计算机难题,以汽修、数控等专业为例,它们都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课程,课程内容也是相对完整的“教—学—做”的教学体系。

(二)建议和想法

笔者认为,围绕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可从以下方面让微课发挥有效的辅助作用。

1.发挥微课的教学载体作用

微课是新型课堂,也是一个延展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在这个学习活动中可以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因为微课把教学内容变成了视频内容,通过网络传播,可以供学生反复学习。例如,教师以微课的形式上传了“动画设计”这个教学内容,分为系列、教学内容、框架等多个部分,围绕不同知识点、不同案例展开教学讨论,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是 5 至 10 分钟。学生在参与这个课程学习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仔细研读某个知识点,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可以适时的“快进”。这样一来,这个教学载体可以伸缩、可以延展,便能够有效地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如果学生遇到自己不是特别理解、记忆不深刻的知识点,还可以“反复播放”,对这部分知识熟读理解、仔细研读。教学课程在微课这样一个教学载体上,变成了教学片段,不同的片段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资源和营养,让学生自由、自主地摘取學习,很大程度地提升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促进教学平台多元化的建立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教师为了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记忆知识点,会让学生通过实际训练反复操作计算机,教学只拥有计算机一个学习平台。引入微课教学模式便不同了,微课所呈现出来的教学是可编辑的、可改变的,如现在有很多教师运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开展微课教学,可以通过弹幕、意见反馈的形式获取学生学习的反馈意见,这里的学生群体是“线上”的,而并非传统课堂的面对面的学生群体。学生群体多了,也能够在不同地点、不同平台上对学生进行线上教育,这一点大大丰富了“微课”的多元化教学平台和学习平台。例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需要向学生传授计算机各个零部件的组成、常见故障的解决等,沿用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反复拆装计算机设备会造成计算机设备的严重损耗或损坏。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微课教学,视频同步播放,能将同一个教学内容延展到多个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即便是后续还有此类教学课堂,教师将原有的视频教学内容翻找出来,加入动画幻灯片修饰或丰富教学内容即可再用。可见,微课在促进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平台的多元化建设上拥有强大的助力作用,这个作用体现在微课独特的教学形式上、丰富的教学内容上、灵活的教学模式上。

3.激发学生对微课的兴趣

学生毕竟是学习的主体,微课形式的教学即便是再吸引人也需要通过学生真正努力的学习才能获取相应的学习效果,所以微课要想推进、深入应用,还需要有效地激发、利用学生对“微课”的学习兴趣,把微课的魅力充分地展现出来。这里选用一个教学案例,某中职教育课堂围绕“微机原理”课程开展了一次微课调研,“微机原理”所讲述的内容偏于枯燥,从简单的二进制、八进制到复杂的汇编语言,教学理论逐渐复杂、教学实践难度逐渐增加。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对这个课程的学习并不感兴趣,甚至有很强的抵触心理。通过教学讨论,计算机班组教师决定采用微课的形式转化“微机原理”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微课、爱上微课。首先,教师将“格雷码”等编码制作成动画,以动画的形式编辑呈现这些编码的编辑方式和编辑特点,动画视频既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形象地表现出编码的组合编辑特征;其次,教师通过微课将自己的现实操作步骤展示给学生,讲述芯片的工作原理,芯片的集成电路可以组成复杂、繁琐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等等。一步步的操作演示,会让学生对集成电路、电路图产生更大的兴趣。最后,结合学生在微课下方的留言板上提出的学习疑问、反馈信息,重新整理微课内容,把好的教学部分留下,有问题、有待考究的教学部分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微课内容。如此一来,微课带给学生的新鲜感就可以持续下去,学生对微课的兴趣也就大大提高了。此次教学实践获得了很大的成功,经过调研发现,“微机原理”这节课的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4.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自媒体”沟通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尤其是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是需要相互影响的,学生学习的结果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的行为。因此,可以利用微课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自媒体”沟通,因为微课不仅能够在理论课、实训课中取长补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距离和沟通范围。比方说,学生在发现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在网络上的微课堂向教师提问,即便不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家庭也能拥有“自媒体”。另外,微课的线上沟通能力也逐渐被开发,微课上教师与学生能够实现面对面的沟通,就如同现实教学一样,面对面的沟通能够及时地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微课是学生与教师之间有效的“自媒体”,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见闻,让教师获得更多的信息。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微课取代以往“课堂讲授+学生实践”的传统教育模式,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空间和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这一教学方式的改变,为中职教育提供了更优质的学习平台,教学行为也变得丰富多样,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卫红.职业技能培训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5

[2]肖 进.互联网+教育视域下“微课圈”在中职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职业技术,2017(4)

[3]王学吉.微课在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应用——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为例[J].吉林教育,2015(34)

[4]钱龙花.微课在中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中应用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23)

[5]于小琴.专业融合,助力成长——“融专业”式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开发的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6(24)

[6]徐 翀.微课在数据结构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

[7]孔 辉.“微课”在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5(12)

[8]李志强.中职学校教务管理排课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4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辅助作用应用现状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小学体育课堂中合理安排体育游戏的策略
英文歌曲对初中英语教学的辅助作用
试析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山火预警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现状
国有企业中管理会计的应用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