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网络阅读对语文素养的影响分析

2018-05-24 10:21覃家勇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文素养高中生

覃家勇

【摘 要】本文从网络阅读的搜索性、互动性、大众性进行分析,指出网络阅读可以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生 网络阅读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B-0043-02

据统计,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 58%,手机保有率达到 96%,由此看出,随着智能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人类的阅读方式正从传统阅读转变为网络阅读。高中阶段作为知识文化学习的重要阶段,也受网络阅读的影响。网络阅读中海量的故事题材、丰富的背景资料对语文素养的提升十分有利。本文就网络阅读的搜索性、互动性、大众性分析如何利用网络阅读提高高中生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阅读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优秀的写作方式、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方面的策略,为高中生学习语文提供借鉴。

一、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差异

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阅读已经普及,其与传统阅读方式也存在诸多不同,其特性主要表现为互动性、搜索性、大众性等,而传统阅读方式与之相对的性质则为独立性、积累性以及经典性。

(一)互动性与独立性。传统的阅读方式大多为纸质书籍,这些阅读书籍是作者利用其深厚的文字功底为读者创设阅读情境,给读者以自我的感情体验,让读者自行进行领悟,体会书中文字的真正含义。而网络阅读拥有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更注重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作者通过交流对其作品进行修改,为读者创造更佳的阅读体验。因此,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最大的差异在于传统阅读中读者感受作者的在文中表达的情感,进行体悟;网络阅读中读者可与作者进行交流,作者则根据交流按照更易让读者接受的方式修改文章,达到双方互利。

(二)搜索性与积累性。“书籍是人类发展留下的精神瑰宝,其中蕴含众多前人的智慧”。如《史记》《论语》等,重在积累,知识的积累、文化的积累、智慧的积累以及经验的积累,传统阅读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积累技能,提升其综合素养。而网络阅读具有搜索性,学生可在此搜索自身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阅读,更具有针对性,与传统阅读的积累性相比差别较大,前者更具针对性,后者重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经典性与大众性。传统阅读的书籍多经作者的不断修改、编撰而来,其内容多经深入思考、研究以及甄别,而网络阅读较为碎片化,其信息较为斑驳,学生需要对其进行选择性阅读,但是其更适合大众阅读。因此,传统阅读更具有经典性,而网络阅读较为大众性。

二、高中生网络阅读的现状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阅读方式也由纸质书转变为电子书阅读方式,而 B\S 架构技术让网络阅读更加方便、快捷。本文对随机调查的 100 名学生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不进行网络阅读的仅有 2%,不经常进行网络阅读的占 56%,每天进行网络阅读的占 22%,一周网络阅读两到三次的占 21%。对其网络阅读的内容也进行调查,发现看娱乐新闻的占 23%,看时事热评的占 65%,看军事新闻的占 34%,看历史趣事的占 12% 等。

根据这 100 名同学提出的调查问卷,研究发现,目前高中生基本已经普及网络阅读,而互联网作为全球资源共享最大的信息集中站,其阅读内容丰富多样,有利于提高语文素养。

三、高中生网络阅读对其语文素养的影响分析

高中生语文素养主要包括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阅读效率、优秀的写作能力。而网络阅读,对提升语文素养具有较大的作用。

(一)提供全面的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网络阅读的种类丰富、信息量大,可为学生提供语文学习时所需的大量背景资料,学生在阅读时可掌握大量知识。语文学科与政治、历史等学科联系紧密,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后学习语文也相对较为轻松。比如学生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册第三单元第 7 课《纪念刘和珍君》时,可在网上寻找背景资料,“刘和珍君”是谁,跟鲁迅有何关系,鲁迅为何要纪念她,学生可以抱着此疑问利用网络进行了解,知道“刘和珍君”为北京运动的领袖之一,她是喜欢鲁迅文章的学生,纪念她是为了赞扬她为国奉献的精神。除此之外,学生根据平时网络阅读的积累,可发现“刘和珍君”事件发生在“三一八”事变之后,学生可结合当时国家形势,进一步提升对本文的阅读体验。因此,网络阅读中含有大量而全面的知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学生提供背景资料学习,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但是在阅读时,要注意选择性阅读,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目的进行阅读,才能获得最佳的阅读体验。 (下转第46页)

(上接第43页)

(二)提高阅读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高中语文学习主要分为文言文、散文、小说、诗歌等,其中文言文分为记叙、议论,小说分为长篇、短篇,散文分为风景、人物等,每个种类都分为不同板块内容。想要对其中的知识更进一步了解,需要有针对性的高效率阅读,因此网络阅读更适合高中生阅读,有利于提升其阅读效率。比如在学习《鸿门宴》时,网络阅读时可利用其通俗的语言了解到《鸿门宴》的背景为“秦朝末年,亥下约定为先入关者为王,刘邦兵力不敌项羽,但刘邦在项羽用兵力抵抗秦军时先攻破咸阳,由此引来鸿门宴。”利用网络阅读较容易进行知识搜索,有利于提高阅读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三)学习优秀的写作方式,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高中作文多为议论文,强调因果关系、重点突出、论点分明、行文流畅,但是较多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写成“流水账”。而网络阅读上的优秀文章,学生可以借鉴其逻辑思维、行文等。比如,《知乎》在进行答题时,比较注重逻辑的严密性,会将答题者答题不严密、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指出,答题者为了思维更加深入、逻辑更加严密,会锻炼自己的思维,在写作时将其运用,就能提升其写作能力。除此之外,写作讲究事实论證,网络阅读中丰富的知识素材、海量的故事题材,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材料。

(四)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已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网络上不仅拥有各种各样的课本知识、故事小说,而且拥有海量的音频、视频、图片。比如学习《哈姆雷特》,在学习之前可在网络上搜索视频进行了解,这种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主人公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网络阅读作为当下阅读的主要方式,与传统阅读方式相比更为快捷、便利,同时其选择性强,对学生学习语文较为有利,但是网络信息斑驳,因此在选择信息阅读时要注意选择含金量高、有内涵的信息,以便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张妤萱.研究高中生网络阅读对语文素养的影响[J].通讯世界,2017(5)

[2]姜睿哲.浅谈高中生语文阅读学习[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7)

[3]叶鑫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阅读的现状反思与应对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

[4]林雅玲.论网络阅读对高中生写作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9)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语文素养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为小语课堂“瘦身”,为学生语文素养增“肥”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