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字带出来的课堂

2018-05-24 08:46杨光琼黄家梅
成才之路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古诗教学教学目标赏析

杨光琼 黄家梅

摘 要:古诗《风》只有20个字,却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刮大风时动人心魄的场面,写出了风的无穷魅力。风是神奇的,也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也是强悍的。文章对《风》进行赏析,旨在点燃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风》;赏析;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0-0077-01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部分是一首古诗,题目是《风》,作者是李峤。诗的内容是:“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意是: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教学流程可以朗读背诵为主,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并进行背诵古诗。奔着这个教学目标,开始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读正确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背诵过的古诗《悯农》《古朗月行》,并导入新课(板书:风)。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解,念jiě;斜,念xiá)因现代发音与古代发音方式不同,对于部分读音有不同说法,如今主要是结合文义与押韵来考虑发音。3)学生读正确,读通顺。学生练读。4)指导学生抓住韵脚读,教师领读,读出诗歌的韵律美。教师范读在低年级要大量使用,因为学生需要进行模仿,教师的举手投足能感染学生,能引领学生进入诗的王国。5)背诵古诗。教师要变换方式引导学生读,反复读,读得遍数多了,背诵就不成问题了。

二、再读,读出画面感

这首诗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这是一首构思别致的写风诗,匠心独运,风虽然无形,但诗人通过描写风吹落晚秋的树叶、吹开早春的花朵、在江河掀起大浪、在竹林使翠竹歪斜四种自然现象,表现了风的力量。这是一种从动态上对风的理解和描述,诗的前两句写的是小风,而“千尺浪”“万竿斜”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刮大风时动人心魄的场面。风是神奇的,也是千变万化的;风是柔弱的,也是强悍的;风既是人类的朋友,也给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风让人喜爱,也让人害怕。全诗只有20个字,却写出了风的多种形态,令人折服。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诗意。1)从诗中找到“风”了吗?(学生从诗中寻找,努力了,也没有找到。除了题目是风,整首诗没有一个“风”字。)2)你从诗里找到风过的痕迹了吗?(学生争先恐后说有。)3)请学生逐句寻找风。(风能解落三秋叶,风能吹开二月花,风能使江有“千尺浪”,风能使竹子“万竿斜”。)4)同学们,看诗人写这风都是一样的吗?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意境一:深秋时节,秋风一吹,遍地金黄——学生读“解落三秋叶”。意境二:春风一吹,大地回暖,一片万紫千红——学生读“能开二月花”。同学们想想这是怎样的风?(美好的风,温暖的风,温柔的风,小风,轻轻的风……)意境三:一条船正在江面上行驶,突然船身歪斜,不停地颠簸,船长立刻指挥降帆、掌舵、进港湾……同学们想想这是怎样的风?(大风,狂风,可怕的风。引读——过江千尺浪。)意境四:翠竹青青,能抵挡严寒和大雪,是“岁寒三友”之一,见到风却齐刷刷地弯腰……(引读——入竹万竿斜。)风的力量可真神奇,能让傲雪斗霜的青青翠竹鞠躬敬礼。5)朗读和背诵古诗。教师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直至熟练背诵。

三、探读,走近古诗的“伊甸园”

从幼儿园到学前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定教过我们不少古诗吧?你能背出带有“风”字的诗句吗?努力想一想,在小组里说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1)小组合作,搜集自己背诵过的有“风”字的诗句。2)交流反馈。a. 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e.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3)比一比,评出最佳小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风”的诗句全都背诵出来。这个环节是可以预设的,也就是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搜集背诵有“风”字的诗句。有的学生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有的学生会不按照老师要求去做,那么,教师把这个评奖环节做扎实了,对于那些有充分准备的学生是一次奖励,而对于那些对老师布置的任务置若罔闻的学生则是一次“教训”,能加强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教育。4)小结:古诗源远流长,有着无穷的魅力。今天我们学习了古诗《风》,同时又回顾背过的那么多带有“风”字的诗句,说明同学们对古诗并不陌生。其实古詩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学问,我们一定要多学习古诗,并让它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教后点评】这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的教学内容,重在要求学生朗读和背诵。本设计遵循以“读”为本,多种教学形式并用,不仅立足于《风》的教学,还引出其他有“风”字的诗句,这是时下比较流行的做法“群诗学习”。

风是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循着文人墨客的笔迹,去寻找风的踪影,在广博深远处漫溯……此高雅的行动,让学生欲罢不能,从而点燃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参考文献:

[1]沈寅,刘红彬.试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01).

[2]陈娟.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6(12).

猜你喜欢
古诗教学教学目标赏析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