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华 王海飞
【摘 要】 “共享发展”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推进“参与互动型”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三个共享:理念共享—精神思想的融合交汇;积累共享—知识储备的有效释放;成果共享—全面发展的无限趋近。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共享发展;教学模式改革;互动参与
教育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改革问题,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改革和良性发展,“中宣部理论局和教育部社科司组织教材编写课题组有关专家,编写了……六门课程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1] “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极富时代蘊涵的新课题”。[2]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必须基于“共享发展”的视角,用互动参与型教学模式作主线,将学生课堂讨论的主体性,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与实践中,并深刻认识其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理念共享:精神思想的融合交汇
1、激发学生的创造本能
(1)学生主导课堂氛围,激发其求新求异本能。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采取的是教师为主体的模式和灌输式教育的方法,往往取得的实效较弱,甚至适得其反。“学生并非不听课、不讨论、不考试,但不少学生是被动听、懒散听、麻木听”。[4]日益固化的保守型教学课堂,无时不在考验着学生的耐心,部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畏难、抵触情绪明显。长期以往,势必弱化该课程在高校中的地位,也有损于党和国家在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形成一系列不利循环。因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主导,使其相互讨论、共同成长的实践,将充分激发其求新、求异的原始本能。青年是高校学生的主体,追求创新、标新立异,是该年龄段青年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如能加以合理引导,将会创造无限可能。这种可能性不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的教学与实践中,同样适用于其在所属学科的发展需要。
(2)言语表达蕴藏活力,是思想生产力的源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势必精心准备其发言内容,将推动其不断开拓思维,广泛涉猎该领域的学术成果,进而创造出属于自身的思想理论成果。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对蕴藏在课堂讨论言语表达下,学生丰富思想活力的最佳诠释。“需要即是市场”,正是因为有了讨论交流和即兴演说的需要,学生们才会不断“生产”出新的思想,构建属于自身的能力市场。换而言之,只有具备了某种动力,方能驱使人们努力从事某些事业。对于高校学生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讨论教学与实践,推动其为准备更为充分的发言,而不断开动脑筋、转化思维,进而形成更具创新性的思想理论成果。
(3)旧有的框架被打破,新的体系将随即生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有其合理框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些框架的基础上却给学生带来诸多弊端。旧有的思维框架,往往限制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课堂上,学生为追求自身的独创性,必然展现其与众不同的一面。当学生的创造性活力被完全激发后,将自觉地突破原有教条或思维模式,形成属于自身的独特方式和方法。通过进一步的归纳总结,以及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和即兴演说,这些方式、方法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同时在其脑海中产生新的反应,并构建出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
2、凝练学生的抽绎理性
(1)讨论中广泛参与,个体思维得到充分集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课堂与传统教学课堂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在学生的参与度方面。讨论与交流有着较强的导向性,也能让更多的学生广泛地参与进来,进而促进其注意力和思维的高度集中。精神和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是深度学习知识与研究课题的基本前提。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掌控着课堂的进度,作为受众的学生一般都沦为“被灌输的机器”,其思维大多处于停滞状态。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极大地规避了这一现实,学生因为必须参与谈论和即兴演说,因而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其注意力和个体思维势必得到充分集中。
(2)高度概括的能力,由言语组织需要而衍生。课堂讨论与即兴演说,无疑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的绝好机会。从实际来看,很少有人天生就能成为优秀的演说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5]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充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使其为了应对演讲与讨论,更多地涉猎文化知识,更为主动地倾听别人的看法。在广泛涉猎和理性倾听后,学生将积极地总结和概括其所接触的信息,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往往比机械的灌输或者刻意地培训效果更佳,因为其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为应对复杂局势,自发实现内在逻辑理性。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的教学与实践中,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并提出各类具体问题,同样能从侧面提升学生应对各种难题的能力,有助于其逻辑理性的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与他人交流辩论的过程中,必须条理清晰、逻辑性强。一场精彩的辩论,堪比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学生们为了应对“战争”中纷繁复杂的局势,必然精心准备、理性应战,不仅从侧面激励其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其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批判习惯
(1)学生们与人争鸣,在否定中寻找真理。真理的相对性已经被证明过无数次,任何理论都是如此,因为所有事物都具有其特定的现实条件,都处在其时代背景当中。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沿用自身接受教育时的那一套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随后其学生争相效仿,以致形成一种传统教学循环。在漫长的教学与实践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就成为了一种单向的“数据传输”履带,学生们脑海里对于真理相对性的认识淡然无存,这既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也有损于学生在诸如自然科学等领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新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教学与实践中,将有效改变这一局面,促进学生更多地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批判性思维由此即生。
(2)彼此间同商共议,从质疑中论证自我。人性中尤为突出的一点,就是通常情况下以自我为中心,无论是认知方面还是行为方面,都大致如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教学课堂上,部分学生提出自己观点的同时,必然引起另一些学生的质疑或反对。“空口无凭”,论战双方也必然借助一系列事实或推理为自己提供作证。以学生为主导的讨论课堂,此时就成为“百家争鸣”的大会场。所有人都可以各抒己见,在此过程中相互质疑、论证自身,不仅解开了自己的疑惑、解决自身的问题,又帮助对方找到了不足之处,使其竭力完善寻求突破,彼此之间相互得到印证。
(3)持续性攻坚克难,于挑战中千锤百炼。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的过程,就是献出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共同解决难题的过程,但这也是彼此之间相互为难的过程。这是因为个体在立场和环境等方面的不同,造就了其主观选择存在着客观差异性,我们永远也无法保证每个人的观点,总是那么的不谋而合,至少会发生细微的冲突或理解的偏差。在这种前提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的过程,以一种相互为难又相互帮助的模式,使每一个参与主体都得到相应的锻炼。由于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观点找到立论,至少不会被轻易击败,所以他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寻求理论依据的支持。从某种角度而言,相互为难也是在相互帮助,困难和磨练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
二、积累共享:知识储备的有效释放
1、帮助学生实现短板拼接
(1)真正的洞悉自我,有助于扬长避短。在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近乎完美的制度设计,就是能保证在某方面才能特别突出的人,能在其当然胜任的岗位发挥作用,或者从事其最擅长领域的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流,彼此之间都会展现出“最佳自我”。为了展现自我,必然会努力了解自我,优点也好、缺点也罢,将促进学生的自我鼓励和自我反思,最终走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长期观察和发现自我,将使学生在其擅长的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更容易探究出科学的成果。而在其弱势方面,尽管学生辉竭力规避,但也不至于在“大庭广众”之下“暴露无遗”。
(2)不断的博采众长,促进了取长补短。思想的交流与碰撞,是一个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的过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教学与实践中,所有学生都分享出自理论中最为精彩的那一部分。除前文提及的了解自我、扬长避短外,也能从另一个侧面使其更好地取长补短、完善彼此,创新和发展总是站在前人的肩上,如果人性完全都是自私和吝啬的,也就不会有高度文明的今天。知识只有在彼此分享、相互融通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再现和再生。
(3)深度的共融互通,刺激其求知的欲望。常言道:“一个人也许可以走的更快”。在此姑且不质疑其真实性和合理性,却不得不提出,“一个人也许不可以走的更远”,因为孤军奋战总会“使人沮丧、倍感艰辛”。信息化如此高速的当下,各種数据、各种文化和各种思潮没有任何征兆地侵袭而来,相伴相生的就是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问题。在某个学科里,再优秀的学者专家,都不可能掌握该领域的所有知识,任何人终其一生都不可能穷尽真理,更何况是在寥寥数几课堂上授课讲学的老师,或者是“闭门自学”的某些学生。因而,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取得大幅度的跨越和较为实质的进步。
2、促进学生广泛拓展视野
(1)在思想交流中有效避免其目光短浅。处于象牙塔中的莘莘学子,由于涉世未深,往往对于世间万物看法较为粗浅。缺乏社会经验是一方面,对于知识的积累有所欠缺也是相对突出的问题。大部分高校学生分析问题,依然处于“想当然”的状态。正所谓无知无畏则无惧,有些学生甚至于因为自身缺乏足够的修养或是判断能力,提出一些与主流价值观念背道而驰的观点,还有一些学生则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走上了理论的不归路,沦为棋子或是成为受害者。观察问题,总是过于浅显、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广大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的教学与实践,能够很好地缓和及解决此类问题。
(2)于心路共进中分享彼此的成长阅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历史创造者。阅历作为亲身经历过后的宝贵财富,总是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利用。某些经历的背后,意味着惨重的代价或是艰辛的付出,如果没有前人的借鉴和指导,可能会导致时间和经济等资源的极度浪费,甚至是重蹈覆辙,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经历痛楚的成长经历,往往令人刻骨铭心,亲身体验的心路历程,也更能触动旁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的教学与实践中,除了使其充分分享学习心得之外,也可以结合现实生活,让其分享自己的故事,一方面促进其相互鼓励,也可以帮助没有经历的学生感同身受、少走弯路。
(3)从知识释放中进一步拓展理论视野。行动体现思维,视野决定未来。高校学生往往都来自于不同的专业,其思维模式和理论视野,也大部分受到自身所学专业的限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涉及到经济、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知识,如果不能突破自身的“枷锁”,陷入条条框框当中,想要学好这一系列课程,恐怕也是难以实现的。因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教学与实践中,增进不同专业间学生的相互交流和讨论,将最大限度地拓宽其理论视野,使其对不同学科都能有所了解,从学科结合的角度加强其自我修养。
3、带动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1)现实中学以致用,切实发挥理论实效。知识总是外化于文字,而内化为思想。如果文字被安静地锁在千年古墓的书籍中不能被发掘,思想被禁锢在学生悄无声息的脑海里难以被释放,也就成为了一潭死水,知识的存在也就名存实亡了。学以致用,是对知识和教育的最大尊重,让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转化为生产力或指导思想,也是知识分子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突破传统的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后,极具活力的课堂讨论也就成为了知识战场的试金石。高校学生通过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思想应用于讨论和交流中,彼此间相互质疑和论证,与当下的各种实践问题紧密契合在一起,不仅有助于理论切实发挥实效,还有助于其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2)争流中常思多辩,进而防止思维退化。学习和科研,就如同逆水行舟一般,而任何方面的能力,如果不经常加以利用,都将面临退化。高校学生即使掌握了再多的科学知识,如果长期荒废、没有用武之地,也会逐步退化、难以精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知识,虽条理清晰、逻辑分明,但是不能加以辩证的思考和理解,只是让学生加以简单重复、盲目背诵,也就丧失了教育的意义,违背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立的初衷。
(3)交往中同求共享,是谓求学求知真谛。知识共享,是教育领域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往往以教师单方面的共享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个人的思想,这也造就了其对于某些问题理解千篇一律的困境。学知识,做学问,就应该怀揣一颗诚挚之心,狭隘自私之人往往都是陶醉于自我的世界里无法自拔,即使其在某方面拥有独特的才华,如果不愿与人共享,其实质意义并不大。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的教学与实践,就是知识交流与共享受的一个缩影。
三、成果共享:全面发展的无限趋近
1、让学生斩获巨人的思维
(1)汇集思想理论成果,遍地绽放智慧之花。语言或文字是人类得以表达思想的最佳方式,往往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讨论与交流,将高校学生认真思考的思想结晶,展现在舞台上,有助于打造百花齐放的智慧课堂。个体的力量有限,团结的力量则更为伟大。社会历史是由人民大众所创造的,人类智慧更是如此。高校学生作为最具潜力的知识分子后备力量,是科学理论的重要贡献者。与当前来说,在思政理论课的讨论与交流,就是汇集其思想理论成果,促进其智慧小范围开花结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其在其他领域和未来发展也必然产生重要影响。
(2)进行思维模式转化,带来更多创新灵感。成果来之不易、取之耗时,因而较为宝贵。成熟的思想结晶,往往烙上了原始作者的印记。在思政理論课讨论中,学生们相互交流、彼此分享,在将他人理论成果为我所用的同时,也将自身的思想结晶借鉴他人。个体思想因其局限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且大部分成长到一定程度后便偃旗息鼓,难以实现新的突破。但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往往从其专长出发,彼此之间分享理念和思想,进一步促进了固有思维的转化,在学科交融的前提下,学生们便产生了更多的创新灵感。
(3)引致本质上的升华,力争抢占前沿高地。人类文明总是站在巨人肩膀上,不断向前推进。高校学生在思想理论课上关于学习成果的共享,看似细微却是巨人思维斩获的重要表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的初衷之一,就是培育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培植学生的独特个性。通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讨论,学生们必然受到知识的滋润和环境的熏陶,不仅在其目前阶段学习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其未来长远发展同样影响深远。
2、使学生体验发展的喜感
(1)知识的滋润,助推学生精神成长。一般认为,精神层面的进步和物质层面的富足,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领域,但又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在精神层面,往往受益于知识文化的熏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讨论,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都在共同参与中,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知识,而不再是机械地接受或背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的文字。通过现场讨论与即兴演讲,将极大地使学生受到知识的滋润,进而推动学生在精神领域的成长。
(2)充实的体验,进而带来身心喜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引导学生思想上进、心理健康的重要课程,并不是单纯的意识形态灌输过程。通常情况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机械的教学模式,致使课堂氛围沉重,学生抵触情绪较高,并没有太多的学习兴趣。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教学与实践创新过程中,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讨论与教学的效率,充分吸引学生的集体参与。通过深入的交流和激烈的辩论,学生们释放了自身的知识积累,同时也解决了内心的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心灵愉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真正地践行了让学生“快乐学习”的理念。
(3)分享的过程,深度实现心理满足。分享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私、吝啬实质是人性扭曲的表现。人类之所以能取得如今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与一代代先辈们的艰苦奋斗和“慷慨解囊”息息相关。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个体分享自有智慧和资源,势必给其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感,又即所谓的“助人为乐”。客观地说,任何人从事任何工作,都有其自身目的。此处并非扼杀人类真善美的本质,而是从经济学中“理性人假设”概念出发,对分享做出新的诠释。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教学中,学生们通过彼此间的讨论交流和知识分享,实现其人性中自我满足的需要。
3、以学生引领集体的提升
(1)个体的进步,是整体发展的基本前提。众所周知,“国民共进”与“国进民退”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同样如此,如果一个群体整体发展迅速,但在其内部分化现象和趋势却日益严重,那么这种进步根本无法看作质的提升。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中,一些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因为其自身天赋和兴趣等,通过自学并结合教师的灌输,可以实现较高的学习效率。但是更多的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对于社会科学缺乏足够的兴趣,并且因为自信心的缺失,而逐渐在传统教学课堂上处于边缘位置。因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正处于两级分化日趋严重的极端状态。
(2)知识的分享,将理念普及到其他领域。社会科学也好,自然科学也罢,都是人类千百年来共享发展的成果。如果没有知识的分享,任何科学研究都要重头再来,那恐怕人类还难以走出“蛮荒时代”。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中,利用讨论将分享理念践行到课堂当中,势必然向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推广“共享发展”的价值观念。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各学科各专业的学生之间加强沟通、同帮互助,不仅在校园生活中相互扶持,更重要地是将团结协作的科研精神植根到其心底,对于学生的未来和科研的前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3)细微的贡献,齐心协力实现大幅跨越。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人类文明则是由每个独立个体的努力和奉献堆积而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实践中,推广参与互动式的讨论,尽管只是人类纷繁复杂学科中的一个细微部分,但是其在高校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中有着较强的“标杆效应”,细微的贡献虽势单力薄,但如果能够加以推广,在全国各大高校和各个专业普及开来,必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进而推动各学科各专业知识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实现我国科学研究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四、结语
目前,在“极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条化、简单化、庸俗化的错误作法和倾向”。[6]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7]若不能有效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改革和良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意识形态阵地中的地位也将面临弱化的处境。此外,“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8] “互动参与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进教师课堂教学向学生自我教育的转化”。[9]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事实上,为实现“十三五”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践行“共享发展”新理念,只是诸多任务中的一环。我们必须以此为契机,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教学与实践改革,“从而真正实现发展学术、建设高深学问和人才培养的目的”,[10]引领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利好变化,以教育层面的改革创新推动社会的整体前进,以学生的身心成长“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11]
【注 释】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的教学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5)4-25.
[2] 沈壮海.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J].思想理论教育,2008(2)4-6.
[3] 张耀灿.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人学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10(7)3-6.
[4] 肖映胜,张耀灿.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理念新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6)34-36.
[5] 刘建军.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J].教学与研究,2011(3)20-27.
[6] 段学慧.论恢复和巩固《资本论》教学地位[J].当代经济研究,2013(7)87-92.
[7] 赵增彦.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与一体化运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77-180.
[8]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62-62.
[9] 邵龙潭,陈晓晖,马莹华,方玉梅,葛丽君,杨慧民.高校思政课“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64-67.
[10] 佘双好,邢鹏飞.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综合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1-8.
[11] 杨艳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人本理路[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4)94-96.
【作者简介】
唐秀华(1969-)女,四川遂宁人,博士,兰州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伦理学.
王海飞(1991-)男,安徽宿松人,硕士,上海市金山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工作人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