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焱 杨延琴
【摘 要】 本文分析了习近平同志群众观的相关思想来源和现实基础,认为习近平同志群众观的当代启示是:秉承群众观点,坚定相信群众;明确群众诉求,紧密依靠群众;集中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他的群众观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关键词】 习近平;群众观;唯物史观;为人民服务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全国范围内积极组织并且开展了以为民和务实为重点内容和强调群众路线一系列相关的教育活动,同时,也针对性采取和落实了诸多有利于民生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树立和彰显了共产党爱民、为民的主题和中心形象。习总书记一直以来都对与群众路线相关的政策和事件特别重视,他的群众观具有重要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因此,具有为人民谋取利益和为民族谋取发展的意义,这些意义既包括现实意义,也包括理论价值。
一、习近平同志群众观的相关思想来源和现实基础
1、关于群众观的思想来源
唯物史观核心观点有一点,即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主体,是世界历史和民族历史的具体和真正的创造者,这一群体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起着决定力量并且在变革的整个过程中扮演着主力军的角色,人民群众的整体意愿和整体行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历史发展的主要和首要方向。习总书记的群众观坚持和落实了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在有关“中国梦”的论述中,强调既要关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缔造者的唯物史观,也要确立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要坚持尊重群众、服从群众与服务群众,有效确保中共中央的相关路线和有关政策是客观建立在创建广大群众的集中愿望之上,服务群众和奉献群众,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1]习总书记运用其“源泉论”的相关思想来阐述新时期领导干部需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紧迫性,并且多次强调“群众观”,人民群众就是力量之源,党中央的所有决策和相关部署,这都客观需要深层次的到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展开广泛的调研和落实,在有效掌握了实际情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进而更快地拉近与人民之间的感情,不断增加群众信任度,坚守肩负的重大重任,积极带领广大人民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持续不断地向前推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2]
2、关于群众观的现实基础
从习总书记的实践过程和从政经历来看,他曾在大西北的陕西省一个小县城——延川县插队当过知青,就是这段艰苦而又充实的知青经历成为他的一笔人生财富。他回忆讲到:“我那一年几乎都没有歇着,除了生病,无论下雨还是刮风,我都在窑洞里跟延川的群众一起铡草,晚上跟着一起看牲口,然后跟他们去放羊,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就是在农村工作的日子里,他与当地的乡亲们共同劳动,和当地的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习近平同志曾经在全国多个省市分别担任过不同的职务。从陕西到北京到河北再到福建再到浙江再到上海,从经济贫穷且落后的大西北到经济力量发达的国家政治中心,从欠发达、开发程度不高的内部地区到经济繁荣、发达的沿海地区,这一路以来无形中积累了既丰富又具有实践指导作用的工作经验。几十年从政经历和实践,为其群众观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实践基础,并指出:“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3]“无论是坚持着以人为本,还是要坚持着执政为民,这些最终要求都是要落实在具体的一件件的实事上,这些实事既要体现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惠及社会的‘大事方面,也要体现在与广大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家门口的‘小事上。”[4]“党和国家伟大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离不开巨大的人民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5]“要实现伟大而又宏远的中国梦,党就要必须紧紧地依靠人民,充分地调动起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6]
二、新形势下习近平同志群众观的当代启示
1、秉承群众观点,坚定相信群众
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群众观,坚定地相信群众,有助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观教育,促使处于新时期的广大的党员干部们树立起更加牢固,同时也更加明确的群众观点,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党的群众观点的为政自觉性,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行动及一切决策的首要准则,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利益和最根本的利益,秉承和坚持群众观是由党的性质和国家政权性质决定的,是党发展的根本选择。毛泽东同志曾总结到:“我们应该相信群众,我们也要相信党,这是两条最为基本,最为基础的原理,若是开始怀疑这两条基本的和基础的原理,那么就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事情也做不成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创造力是十分伟大的,同时来自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是无穷尽的,我们必须要相信、尊重发自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一切要从人民的具体和实际利益出发,而不是从某一个个人或者是某一个小团体的利益出发。[7]新时期下,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并且有效地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地方延伸。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组织并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两学一做”主题学习教育,并产生积极的作用及影响。因此,加强对习总书记关于群众观思想的相关宣传和学习教育,对领导干部和整个党员队伍进行再教育,对于有效地提高党员干部关于群众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明确群众诉求,紧密依靠群众
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群众观,紧密依靠群众,更有助于在前进的世情下不断提升和有效促进干部决策水平的科学化和决策能力的高效化,这样更能体现群众的实际要求,从而更大可能的获得大力支持,使我们的黨能不败长存。“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8]一个执政党想要长久地获得人民的支持,就必须善谋富民之策,多行利民之事。在新时期下,密切党群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群关系存在问题是由于决策不够民主,制度有待健全,方法仍未到位,沟通未能及时而造成的。对此,必须端正对人民的态度,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为人民服务,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必须重视和关注民生,积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同时,加强思想教育宣传和指导工作等。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9]紧密依靠群众,才能保证党在前进道路上不走调、不脱节、不脱轨。
3、集中群众意见,充分尊重群众
学习习近平同志的群众观,充分尊重群众,有助于广泛集中群众智慧,更好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意见和有效监督,这将更有利于干部队伍优化,这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党内部分腐败的负面现象,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人所归者天所与,人所畔者天所去”,这充分地表明,党政决策和行动必须代表人民意志,代表人民意志就必然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潮流,充分尊重群众,接受群众监督,主要问题表现为转变工作作风。新时期下,必须不断加强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也要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的相关建设,就必须要特别重视对相关党员干部的政治和思想教育。习总书记关于群眾观的相关思想中明确党员干部应当避免的不良风气的深刻论述。对其思想的有效学习,将有助于使党员干部的主导思想水平得以提升,进而能够主动预防腐败现象的发生,最终做到充分尊重群众,并且接受群众监督。
总之,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是党建设发展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新时期下,秉承和树牢习近平同志的群众观,才能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更好地实现党兴国强,人民安康。
【参考文献】
[1] 杨鑫.习近平总书记“群众观”思想研究[J]. 学习月刊,2015(08).
[2] 朱荣英.习近平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思想创新及表述风格[J].开封大学学报,2015(02).
[3] 习近平.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J].西部大开发,2013(1)4.
[4] 习近平.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J].西部大开发,2013(10)5.
[5] 习近平.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J].共产党员,2011(3下)4.
[6] 习近平.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证[J].理论参考,2013(9)4.
[7]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5.
[8]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5.
[9] 杜鸿林.习近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群众观的丰富发展[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05).
【作者简介】
董 焱(1970.3-)女,陕西丹凤人,西安科技大学思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杨延琴(1992-)女,甘肃兰州人,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