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探究

2018-05-24 09:55张佳丽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

【摘 要】 本文分别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理解、发展战略、路径选择三方面考察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农业现代化观点,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是一个长期、艰巨、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科技兴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现代化内涵理解

1、毛泽东——中国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必然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相联系,与其所在时代的背景相呼应,坚持社会主义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经历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毛泽东明确地将农业现代化从“四化”中单列提出,强调农业的基础作用。1959年10月,在满足整体社会对农产品需要的情况下,他提出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优先发展,不断提高机械使用率,增加农业产量,保证有效供给。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农业高产国不仅是目标,更是农业现代化的集中概括。

2、邓小平——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道路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框架,构建了新的思维体系。在邓小平三次关于农业的“两个飞跃”中可以完整体现。第一次,推动集体经济由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要依靠管理和科技水平以及经营方式的改变。第二次,废除人民公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三次,邓小平认为“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集体化、集约化。”综合以上三次,可以得出邓小平从生产工具、措施、组织、管理赋予农业现代化新的内涵。

3、江泽民——农业现代化要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在历史条件、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的变化下,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农业的高产量、高质量、低耗能。江泽民提出,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改变粗放型增长方式,优化农业生产。

4、胡锦涛——农业现代化要立足整体,把握阶段

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提出立足整体,发展农业现代化,实現阶段性目标。将农业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归结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现代化以及劳动者生活方式现代化,为实现新条件下农业现代化提出可行而明确的要求。

5、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要依靠科技进步

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农业发展思想,认为“三农”的发展要依靠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依靠科技进步。在十八大中可以看出习近平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思想主要寓于他的“三农”思想中,他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要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

1、毛泽东——“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以农轻重为序、工农业并举”

在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保持各个部门的均衡发展,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以农带工,以工促农是毛泽东对于农闲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战略。

2、邓小平——农业现代化关键是一靠政策二靠科学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80%。基于农村的基础地位,1982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提出的农业发展要依靠政策和科学,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方向。1979年,中国农村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以邓小平为领导的党中央重新制定了对农村的政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破除旧有生产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明确提出“科技兴农”的农业发展战略是将科学技术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的成果。

3、江泽民——实施科教兴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江泽民在继承邓小平科教兴国思想的基础上,指出科学和教育才是农业振兴的根本出路,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发展农业生产力。同时,多次谈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业投入中的科技含量,提高农民素质,进行科学管理。

4、胡锦涛——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认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突破:其一,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由于中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水平低,各项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因此客观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其二,农业产业化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带头,区域化布局,实现生产基地专业化,联结农户,形成一体化经销链格局。

5、习近平——夯实农业基础,加大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改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关注和关乎国家根本性问题。为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集体展开了新的探索。习近平“三农”思想中的农业是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他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主要从三个关键出发:首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扎实发展基础;其次,指出当今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出路在农业科技的进步;最后,要辩证地看待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农业领域改革。

三、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

1、毛泽东——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把社会主义合作化和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有序推进是毛泽东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在实践过程中,他指出在实现农业集体化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是发展农业的根本路线,并将这一路线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起来。先进行社会改革,再进行技术革命,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来发展现代农业是毛泽东的农业思想之一。

2、邓小平——联产承包,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发展乡镇

邓小平认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要通过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两次飞跃”,发展集体经济;第二,要走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三,要因地制宜,综合经营,全面发展,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第四,发展乡镇企业、建设新型小城镇,实现乡镇现代化。

3、江泽民——市场为导向,进行战略性调整

以市场为农业现代化的导向,逐步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江泽民进行农业现代化的整体方针。他指出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要紧抓三个重点:一是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制定支持农业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走“两高一优”的农业发展道路;三是要紧紧依靠科技,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发挥区域优势。

4、胡锦涛——调结构,强流通,推进程,增收入

胡锦涛指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主要从四个具体路径来谈:首先,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其次,加强农村市场建设,拓展现代流通方式;再次,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镇化进程;最后,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农民收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和模式是以胡锦涛为领导人的党中央在新时期的探索。

5、习近平——保安全,兴科技,归一体,推协政

习近平认为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关乎国家发展和政权稳定的根本问题,它是根基和国本。他还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要依靠科技焕发农业新活力,大胆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新路径。同时,习近平谈到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道路,是农村市场化建设、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由之路。而将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一体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推进“大农协”和“大农政”的基础。

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发展,是将农业思想不断与具体国情相结合,以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可以认识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和繁杂的过程,要不断探索和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中共领导核心惠农思想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8.

[2] 曾宪禄、郑兴明.习近平农业思想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4.

[3] 胡锦涛.扎扎实实促进粮食增产人民增收[N].人民日报,2004.4.

[4] 李高東.胡锦涛农业现代化思想论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5] 陈燕.毛泽东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5.

[6] 刘子维.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5.5.

[7] 李高东,邵征昱.江泽民农业现代化思想论析[J].理论界,2007.01.

[8] 曾宪禄.习近平“三农”思想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04.

[9] 唐明勇.毛泽东与邓小平关于农业现代化思想之比较[J].理论探讨,2003.3.

[10] 杨立敏.建国以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中农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4.

【作者简介】

张佳丽(1991-)女,陕西延安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山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先进国家绿色生态农业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