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商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2018-05-24 09:55弋甸园
新西部下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摘 要】 本文试图从商科专业背景下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综合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融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建设;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商科专业;融合

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全国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时代难题。面对求职困难形势,很多大学生对此表现出茫然、悲观、逃避的情绪或心理问题,就业市场上普遍存在毕业生就业稳定性差、高不成低不就、社会人力资源无法得到合理配置等现象。造成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职业自我意识和职业规划认知及职业人的心理素质,其本质是大学生缺乏系统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以学生个体的心理、特性为基础,对不同专业的不同学生进行差别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更加全面的指导。

目前,商科毕业生较高的就业率吸引着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和追捧,对于影响到个人未来发展的职业规划来说,根据专业特质提前制定正确的规划,对商科学生的学业、职业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商科专业的特点及培养目标

商科专业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是按照行业设置的专业,强调行业特质与职业发展实践技能的综合培养,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的构架以专业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应用为基础,重视知识的复合性、现实性和应用性,旨在培养理论应用性专业人才。有学者认为,商科人才培养应注重行业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现代就业市场对商科学生沟通技巧、抗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巧等关键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具备“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兴趣、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是商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商科专业的人才应拥有人品的高尚、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健全和个人生活的充盈和幸福,是智商与情商双高的“儒商”。 [1]

由此可见,除了较强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商科专业人才的核心心理素质应包括健全的人格、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既有竞争意识又有合作精神等。商科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校在专业教育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商业规律,关注人格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注重人际关系、自我认知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商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十分重要。

二、商科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才进行必要的辅导、咨询和治疗,属于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根据商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商科专业人才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特别重视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心理调适、人际关系处理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更符合这种心理上的实际需求,如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升抗挫折能力。

其次,商科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其他专业并无差别,没有专门针对商科学生特质和职业发展特性专门制定的课程和教育方式,许多高校未曾在大一大二打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学生对专业发展认识不清,对自我定位不准,仅在临近招聘季时开展短期“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等求职技能方面的辅导,临阵磨枪以提升就业率,学生难以找到真正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工作,也是大学生就业缺乏稳定性,社会资源难以得到优化配置的主要原因。

最后,职业设计、测评和辅导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高校中负责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专业素质、学术水平、社会阅历等参差不齐,专业师资力量的薄弱使学生很难得到切实有效的指导。

三、商科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

霍兰德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本质上是一种以职业要求为目标的、经营自我的目标管理策略,旨在从心理层面上完成主体精神的构建,唤醒自我意识,使每个学生有较为清晰的自我认识和定位,同时对目标职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因素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从而制定符合预期的职业目标,并自觉按照预期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开发潜能、提高认识、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且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主体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并且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研究表明,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良好的健康状况、精神飽满和体力充沛——这是朝气蓬勃地感知世界、乐观主义精神和随时准备克服困难的思想的最重要条件。”[2]由此可见,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人心理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始终贯穿于高校学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手段,应始终贯穿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商科专业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更注重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等,在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大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在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专业发展前景和社会实际的了解,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以进行合理的人生定位,并及时解决大学生在就职、就业等各个阶段所遇到的实际困难与问题,从而建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教育模式。

四、商科专业背景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1、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融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审视自我、确立目标、生涯策略、生涯评估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感管理、学习辅导、网络心理辅导等,二者的基本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适度的融合。结合商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特点,通过必修课、学科渗透以及课程活动等形成一套完整的、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具有前瞻性、实用性、实践性课程体系,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职业生涯心理辅导,融入如商务职业能力、价值观、兴趣等的学习与测试等内容;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上注重心理健康的功能,引导他们自觉地学会思考、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个别辅导和团体结合的方式,避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方法和单纯枯燥的理论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开设专题讨论、案例分析、专题辩论、小组学习等灵活多样的模式,积极为商科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自我教育的环境。开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和个人发展相融合为主题的实践性职业生涯活动,在推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思考的同时,激发其内心对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视。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舒伯根据“生涯发展形态研究”的结果,将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探索、决定、保持、衰退五个阶段。大学生正处在探索阶段的中后期,主要表现是对自我的认识和需求、兴趣爱好、能力倾向、思维方式、价值观、职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索,并通过校内外的学习、活动等实践机会,做出尝试性的职业规划,在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处在这一阶段的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在心理层面如自我认知、情感、意志力以及个性的发展等也表现出不同特点。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实施不可一蹴而就,应根据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建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体系,分阶段、分步骤进行整合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3、加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建设

商科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实践应用型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模式、目标需求紧跟社会相关行业发展动向和要求,这种特殊性要求指导老师不仅要具备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为开阔的视野和一定的实战经验,具有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心理素质,学校可开展针对性培训,长期开展校企走访等交流活动,紧跟社会需求及时更新思路,并为学生择业就业获取最前沿、最实用的职业资讯。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连续性工作,需要全方面行动渗透在学生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提高全体教师参与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与日常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对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4、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持续的、不可逆转的过程,是关乎个体未来发展的重要行为,僅凭学校教育很难达到目标,不仅需要专业、客观理性的分析和方法上的指导,还需要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力量的支持。学校可借助职业咨询的专业和经验优势,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同时引导家庭教育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家长了解专业发展和就业前景;积极联合社会力量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创新型教育,例如邀请社会不同行业人士来校,介绍本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对人才的要求,以及就业政策与法规,并与相关行业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扩大学生实习机会,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帮助学生以成功的经验为借鉴,从切身的实践和锻炼中思考目标与定位的合理性,并根据客观情况适时做出规划和心理上的调整。

【注 释】

[1] 赵海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商科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12.

[2] 潘云军.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

【参考文献】

[1] 张丹丽.以辅导员工作为视角: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贯穿学生工作的始终[J].继续教育研究,2014.

[2] 郭振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综合模式的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4.

[3] 张菡.全程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4] 刘俊.商科(类)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整合[J].教育教学论坛,2013.

【作者简介】

弋甸园,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辅导员.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