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解读了美国黑人作家的短篇小说《日用家当》。《日用家当》中各种矛盾冲突有力的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两姐妹对日用品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她们对待文化遗产传承上的不同态度,彰显出她的社会价值。迪伊深受白人主流文化影响,她不关心这些日用家当身上所附着的亲情意义,认为象征自己身份的日用物件应该被看作是自己的文化符号。教育给她带来的觉醒意识使得她想寻根溯源,然而就在这寻根溯源的过程中,她迷失了自己。妹妹麦姬能够清楚地将每一件日用家当和自己的亲人联系起来,这种精神上的依附在她心中更重于物品本身,母亲对于家族历史的记忆会由麦姬传承下去。母亲和麦姬的与世无争的生活是平定安宁的,但她们无法感知外界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喜悦。
【关键词】 《日用家当》;矛盾冲突;社会价值
《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作家艾丽斯·沃克的著名经典短篇小说。作者在巧妙的构思下以普通的语言在文中刻画了一个美国黑人家庭中的母女三人,母亲是一个没受过多少教育的典型黑人劳动妇女,姐姐迪伊是一个在城里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并深受民权运动影响的现代女性,而妹妹麦姬是一个一直和母亲呆在家里也没接受过多少教育的传统女孩。三人的生活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她们对文化遗产的态度,母亲和妹妹麦姬认为文化遗产的传承就是对祖辈生活方式的继承,对祖辈记忆的延续,让文化遗产成为生活中会呼吸的活生生的一部分,而姐姐迪伊则认为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就是收集有文化符号的生活用品,并将其当艺术品来远远欣赏。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也反映了美国少数族裔的普遍困惑。作者成功地将这一困惑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在文中通过各种矛盾冲突使得这种困惑更加地令人深思。本文将对《日用家当》中的各种矛盾冲突加以探析。
一、姐姐迪伊与妹妹麦姬的矛盾冲突
文中迪伊和麦姬虽然是姐妹俩,可是她们在很多方面是极其不同的。首先在外表上,姐姐迪伊漂亮现代,有着稍浅的肤色,较妹妹更好的发质,比妹妹更丰满的身材,喜欢穿时尚的衣服,而妹妹麦姬相貌平平,身材瘦小,走路一瘸一拐,胳膊和腿上还有烧伤的伤疤。其次,姐妹两个的生活经历不同,姐姐在城里上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而妹妹只是些许认识一些字,阅读中还磕磕绊绊。姐妹两人的生活方式和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也完全相反。姐姐选择的是一种现代的,完全不同于自己祖辈的生活方式。她追求时尚,积极参加黑人民权运动,认为自己父辈用过的日用家当是自己的文化符号,因而,此次回家后她看到什么都很兴奋,她要带走家人用过的搅乳桶盖及搅拌器,还有母亲准备留给妹妹的百纳被。她要把这些物品挂在自己房间里,当艺术品展示,从而彰显自己的民族性及文化特质。而妹妹的生活依然是简朴而平静,传统又与世无争。妹妹能够清楚地将每一件日用家当和自己的亲人联系起来,这种精神上的依附在她心中更重于物品本身。
二、迪伊自身的矛盾冲突
文中母亲长时间的回忆了以前的迪伊,又生动的描述了现在的迪伊。以前的迪伊是不喜欢黑人文化的,她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她从学校回家后会迫使母亲和妹妹听她读有关于白人主流文化的文章。她不喜欢自己家那破败的房子,她说她会回来看望母亲和妹妹的,但她不会带任何朋友回来的。以前的迪伊对和美国黑人有关的一切是鄙夷的,她从语言、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各方面都尽量和白人主流文化靠拢。而这次回家后她完全变了,那破败的老房子是她相机的焦点,黑人的一切都吸引着她。她用一种母亲完全听不懂的非洲方言问候母亲。更重要的是她不再叫迪伊,她有一个听上去更像非洲人的新名字——万杰萝·李万妮卡·克曼乔。因为她认为迪伊是一个压迫黑人的白人的名字。殊不知迪伊这个名字在她家里已经存在了好几代,她的姨妈、外婆、太外婆都叫迪伊。迪伊这个名字已经流淌在他家族的血脉里成为她家族历史的一部分了。而那个貌似非洲名的新名字实际上是非洲不同种族的一个混合体,并且拼写错误。她对家里的那两床百纳被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不是因为这两床被子很漂亮,相反迪伊以前认为这两床被子是非常丑陋的,她曾经拒绝把这两床被子带去学校,而这次她要将这两床被子带走,并且要将它们挂在墙上,是因为这百纳被是外婆、姨妈及母亲亲手一针一线用家人无数穿破的衣服碎布块缝起来的,对迪伊来说,这百纳被仅仅是一个物件、 一个装饰品、一个能够炫耀的她自己正在追逐寻根这一社会潮流的资本。
三、母亲与两个女儿关系的矛盾冲突
文中母亲与两个女儿的关系完全不同。麦姬一直留在母亲身边,她深受母亲生活方式的影响,与世无争,从母亲和祖母那学会生活技能。每当姐姐迪伊在家时麦姬就会非常紧张,在她看来姐姐是强势的,姐姐可以将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掌中,世界还没有学会向姐姐说不。当看到姐姐这次回家顶着一头乌黑的头发,穿着夸张明艳的衣服,戴着繁琐的耳饰和手镯时,麦姬是惊讶的。当姐姐的男朋友试图拥抱她或和她握手时,她本能的往后退去,手心里全都是汗。但母亲对麦姬的关心是胜过对迪伊的关心的,母亲甚至都没有问迪伊和她男朋友结婚了没有,但母亲说当麦姬结婚后她就无事可忙了,就不用替她操心了,这与天下所有母亲的心理是一样的。母亲无疑与麦姬是亲近的,和迪伊是疏远的。在许多方面,麦姬和母亲是一致的,对自己的家及家人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与眷恋,对外部世界有着自我保护式的抵制,她们两个都是自己家族生活习惯的见证者,践行者及传承者。可以想象母亲现在的生活就是麦姬将来的生活,母亲对于家族历史的记忆会由麦姬传承下去。而迪伊与母亲及妹妹都是不同的,她不关心这些日用家当身上所附着的亲情意义。
四、各种冲突的社会价值
《日用家当》中这三条主要矛盾冲突有力的推动了故事的发展,也成功塑造了三个在某种程度上都令人同情的角色。母亲和麦姬的与世无争的生活是平定安宁的,但她们无法感知外界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及喜悦。迪伊的社会悲剧性更大些,她生活在黑人与白人社会的夹缝之中,一方面,由于自己的出身,她无法被白人主流社会完全接纳;另一方面,教育给她带来的觉醒意识使得她想寻根溯源,然而就在这寻根溯源的过程中,她迷失了自己。
文中出现的大量生活用品将故事中的人物串联起来,她们对日用品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她们对待文化遗产传承上的不同态度。迪伊深受白人主流文化影响,认为象征自己身份的日用物件应该被看作是自己的文化符号,应该陈设在博古架一类的地方供人瞻仰,这些物品在她眼里既没有温度也没有情感。而这些物品在麦姬眼里是有温度的,是她和亲人的情感纽带,是亲人传承给她的生活技能,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传承下去的。这也是作者的态度,这一点可以从母亲从迪伊的手中夺过被子交给麦姬体现出来。每个时代的人们都面临着文化遗产传承这一任务,而我们在传承文化遗产中究竟应该怎么做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汉熙.高级英语(第1册)[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2010.
[2] 张峰,赵静.“百衲被”与民族文化记忆[J].山东外语教学,2003.10.
[3] 张哗.黑人文化与白人强势文化的撞击[J].北方論丛,2002.6.
[4] 胡燕.浅析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中的女性形象[J].时代文学,2011.4.
【作者简介】
于爱莲(1973-)女,陕西咸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和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