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利平
落实十九大部署要求、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就农村基层党建和宿迁具体实际而言,就是要突出提升组织力,以增强政治功能为统揽,聚焦强基固本、强村富民,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党建富民最强音。
持续深化基层党建“书记项目”,以责任传递增添党建动力。抓好基层党建,既要依靠内在自觉,更要压实肩上责任。宿迁市聚焦基层党建突出问题,按照“切口小、有难度、示范性强”的要求,引导各级书记瞄准基层党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门心思推项目,聚精会神抓党建。一方面,市委书记“既挂帅,又出征”。脱贫攻坚离不开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对宿迁而言,村级阵地建设是首要一环。2015年,市委书记魏国强领衔“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这一“书记项目”,新改扩建400平方米以上村级党群服务中心253个。由于导向明确,各项经费保障投入大幅提高,市级基层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从500万元提高到1500万元,市县两级财政实际投入基层党建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53%。2016年又将“经济薄弱村组织建设”作为“书记项目”,出台政策划拨近2000万元的为民服务资金,已对98个软弱后进村进行整顿,采取专职化试点、选派等方式,调整215名村书记。另一方面,各级党组织书记“破难题,创亮点”。县(区)委书记、市直机关党委(党组)书记紧紧跟上,2017年,14个县(区)委“书记项目”中涉及农村的有9个,几乎全部聚焦脱贫攻坚领域。比如,泗阳县委书记徐勤忠实施“富民书记”培养工程,一年来,组织开展了支书领头调结构、支书带头送岗位、支书牵头抓生态三项活动,举办村书记“富民论坛”106期……市委农工办主要负责同志将“经济薄弱村‘党建+扶贫机制”作为自己的“书记项目”,创新实施“一社一群一中心”为纽带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村级党组织带领下,土地合作社、家庭农场集群、综合服务中心“三管齐下”,已安排各类支持资金1000万元。这些看似平常但实则困扰脱贫攻坚的“老大难”成了“书记项目”后,牵一发动全身,更带全身。下一步,我们将对照新要求新目标,继续安排好新一年度的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载体,常态化开展“百名书记晒项目”活动,对所有“书记项目”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督查,看项目实施进度、看责任落实力度、看群众满意程度,推动“书记项目”常做常新、务求实效,确保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精准落地。
持续深化农村“支部+电商”,以互联网思维强化党建引领。近年来,宿迁市抢抓“互联网+”国家战略与电子商务进军农村市场的时代机遇,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支部+电商”,初步形成“支部+电商”+合作点、“支部+电商”+合作社、“支部+电商”+行业协会、“支部+电商”+产业链等多种模式,仅2017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电商培训275期,培训村书记、专职副书记、党员骨干和电商负责人2.3万人。推出“红创贷”、“电商贷”、“宿微贷”等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帮助2360网络创业者贷款2.73亿元。全市触网农产品达到4600种,农产品网店突破3万家,全市累计有5600名低收入农户成为网店“店主”,5.2万低收入人群直接参与网络经济,农民新增收入70%来源于农村电商。应该说,“支部+电商”体现的是互联网思维,彰显的是党建引领作用。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三个突出”,将农村“支部+电商”引向纵深。突出阵地作用,在巩固村级阵地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内涵提升和功能完善,做到基层党组织政治属性、服务功能两手齐抓,在全市涉农村居全部建立电商合作点或服务站,把支部建在网上,通过“一买一卖”、“一来一往”实现村级组织阵地由“静”变“动”、基层党群干群关系由“远”变“近”。突出理念更新,充分利用党员活动日等载体,持续开展集中轮训、观摩交流,增加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等实用技能内容,帮助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带头接上互联网思维,帮助党员先学、先知、先用。突出帮办服务,在推进范围上做到“三扩”,即向集中连片经济薄弱片区扩,向特色产业带扩,向交通干线扩;在精准服务上做到“三帮”,即结对帮建、组团帮办、定制帮培;在党员示范做到“三育”,即把党员培育成电商,把电商培育成党员,把党员电商培育成红色电商达人。
持续深化“支书领头调结构”,以新型产业助推党建富民。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正面临三大难得机遇: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同步推进,通过土地流转,靠天吃饭、分散种植的模式已经被打破,农业规模化、高端化、现代化的优势已经开始逐步凸显。二是全市种粮面积占耕地總面积的2/3左右,却仅仅贡献了不到1/4的农业总产值,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空间比较大,市场经济的思维也在逐渐被农民所接受。三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冷链物流的运用推广,农产品销售渠道得到较大拓展。基于此,宿迁市着眼同步解决“增产不增收”和“谁来种地”的问题,开展“支书领头调结构”活动,鼓励村居党组织书记在尊重市场规律、遵循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增强本领、比学赶超。2017年,由市委组织部牵头举办6期全覆盖式的专题培训班,全市每一个涉农乡镇打造一个“支书领头调结构”示范村,分团编组建立草莓、瓜蒌、莲藕等19个微信群,入群村居党组织书记、种养大户1959名,分析市场行情、交流工作经验;邀请37名农业专家入群,把脉问诊,线上线下日平均接受咨询150人次。截至目前,已有934名村居党组织书记带头实施项目,流转土地面积13.8万亩,带动农民就业5.67万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更多支部书记融入市场、成为主体,领头抓布局、促集中、办项目、搞服务,干给村民看、带着村民干,示范引领广大农民调结构促增收,推动产业脱贫、产业富民。
持续深化“本土人才返乡创业”,以固本培源壮大党建队伍。宿迁市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大学生村官流失严重,村带头人难选难管难留,村级干部队伍年龄偏大、学历较低、待遇不高、队伍不稳等问题比较突出。2016年底,全市村居“两委”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占比9%,全日制大专学历占比3%,难以适应引领基层发展、带动富民强村的任务要求,急需一支创新有办法、创业能致富的生力军来补充。2017年,我们专门出台鼓励和引进本土大学生回乡创业富民实施意见,通过引进本土人才到村居任职或挂职,进一步拓宽农村干部源头活水。遴选1324名本乡本村的创业型大学生到村挂任副书记或副主任,每个涉农村居1人,平均年龄29.7岁,1/3为党员,有创业项目、创业经历的占97.3%,一批身价过千万、纳税过百万、用工过百人的创业青年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回到家乡,扛起了乡村振兴、富民强村的重任。此举被中组部党建研究所专刊推介,《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先后报道,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明确提出全省推广。下一步,我们将实施乡村振兴“新村干培养计划”,兼顾长远和当前,精准施策,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后备人才的使用培养,强化新理念,鼓足新动力,动态保持每个涉农村居至少有两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任职或挂职村“两委”成员。重点围绕三个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在创业扶持方面,紧扣回乡创业人员实际需求,提供从初始创业到创业成长的全过程帮办服务,在准入许可、创业场所、土地流转、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奖励补贴、税费减免上给予支持,切实降低创业成本;在报酬待遇方面,市县两级财政同向发力,在保障基本报酬基础上,办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根据村级组织考核结果和个人工作实绩确定报酬;在发展出路方面,对挂职期间表现突出、党员群众公认的,按法定程序正式任职,到村居“两委”集中换届时优先提名参加换届选举,根据有关规定还可参加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定向招录。
(作者系中共宿迁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宁 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