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联合检测mALB、β2-MG、NAG的临床意义

2018-05-23 02:24何彩云周少雄沈永坚黄丽姗陈冠群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佛山528000
吉林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误诊率肾小管微血管

何彩云,周少雄,沈永坚,黄丽姗,陈冠群(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 佛山 528000)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急慢性并发症对人体的损害,其中微血管病变起病隐匿、发病缓慢[1]。从2007年到2008年国家研究表明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年龄标化流行率为9.7%(男性为10.6%,女性为8.8%)和15.5%(男性为16.1%,女性为14.9%),分别为9 240万人成人糖尿病和1.482亿成人为糖尿病前[2]。DN严重程度主要由尿蛋白排泄率(UAER)反映,且与肾微血管病变程度相关,一旦患者出现临床蛋白尿(UAER≥300 mg/24 h),肾微血管已经处于广泛病变阶段,因此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于早期诊断肾微血管病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不受年龄、性别和肌肉组织多少等因素的影响,对肾脏损伤的评估更为准确敏感[4]。本研究旨在探讨随机mALB、β2-MG、NAG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寻找快速简便且准确的指标作为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年~2016年10月到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患者236例,通过病史、症状和查体拟诊为疑似糖尿病患者,将疑似病例划分为糖尿病肾病组(DN组)及非糖尿病肾病组(非DN组)。DN组117 例,男66例,女51例,平均年龄(65.6±4.5)岁。非DN组119例,男55例,女64例,平均年龄(62.1±5.0)岁。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仪器与试剂:本研究中各种检测项目均使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提供的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400进行检测,mALB、β2-MG、NAG试剂盒均由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所有检测项目均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方法进行检测,控制好项目质量,排除非特异性干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1.3方法:所有研究对象留取清晨中段尿,及时送检,以3 000 r/min离心5 min,检测mALB、β2-MG和NAG水平。

2 结果

2.1对照组、非DN组与DN组mALB、β2-MG和NAG的水平比较:非DN组和DN组的mALB、β2-MG和N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N组的mALB、β2-MG和NAG水平分别明显高于非DN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mALB[mg/(g·Cr)]β2-MG(mg/L)NAG(U/L)对照组1479±49023±012843±164非DN组1555±57027±018938±387DN组65745±1645①098±021①1571±586①

注:与非DN组比,①P<0.05

2.2mALB、β2-MG和NAG单项检测与三项联合检测的比较:在mALB、β2-MG、NAG单项检测中的比较,mALB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β2-MG、NAG,漏诊率、误诊率均低于β2-MG、NAG。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三种单项检测,漏诊率、误诊率均低于三种单项检测,见表2。

表2mALB、β2-MG和NAG单项检测与三项联合检测的比较(%)

项目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mALB95779043210β2-MG742711258289NAG759624241378三项联合检测98083120169

3 讨论

糖尿病(DM)和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率在过去几年迅速上升,几十年来已经成为医疗系统的经济负担[5]。检测尿中的RBP、mAlb、β2-MG、NAG酶具有取材容易、无损伤、灵敏、特异性高等特点,可作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灵敏指标[6]。

微量白蛋白尿多数是由于肾小动脉内皮受损、肾小球动脉硬化所致。它既是肾血管和肾微血管病变的检测指标,也是全身血管病变的早期表现[7]。因此微量白蛋白尿被认为是内皮功能障碍的标志物[8]。本研究结果也发现,单独检测mALB以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7%、79.0%,均高于检测β2-MG和NAG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尿β2-微球蛋白(β2-MG)是判断肾小管病变敏感而特异的方法[9]。NAG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正常人体内不被肾小球滤过,若肾小管损伤,将导致酶活性升高,升高幅度与肾小管受损伤程度呈正相关。尿中NAG的活性对肾小管活动性损伤有灵敏反应,尿中NAG活性迅速上升,尿NAG活性可以充分反应肾小管活动性损伤,是对肾小管早期损伤进行反应的一种具有较强特异性的诊断标准。

本实验结果显示,非DN组和DN组的mALB、β2-MG和NA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DN组的mALB、β2-MG和NAG水平分别明显高于非DN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mALB、β2-MG和NAG水平均会升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水平升高尤为明显。mALB、β2-MG和NAG单项检测中糖尿病肾病组患者mALB、β2-MG、NAG 单项灵敏度分别为 95.7%、74.2%、75.9%,特异度分别为79.0%、71.1%、62.4%。mALB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β2-MG、NAG,漏诊率、误诊率均低于β2-MG、NAG。三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8.0%)、特异度(83.1%)均高于三种单项检测,漏诊率(2.0%)、误诊率(16.9%)均低于三种单项检测。由此可见,联合检测可提高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检出率,是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标志物,有利于糖尿病继发性肾功能损害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因此在患糖尿病而无证据有肾损害的患者中,定期开展mALB、β2-MG、NAG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治疗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诊断肾病的最佳判断指标应当是内生肌酐清除率,但是它的标本留取繁琐,测定和计算复杂,大部分医院检验科都未开设这项检查[10]。检测尿mAlb、β2-MG、NAG水平具有取材容易、无损伤、灵敏、特异性高等优点,值得各级医院推广使用。综上所述,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采用尿mALB、β2-MG、NAG联合检测,可及时反映患者肾脏受损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为后期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周青霞.血清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及微量白蛋白水平与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4):900.

[2] Bao,Yuqian.A grand challenge about multiple metabolic control:health care delivery from tertiary level hospital to primary care health center[J].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2012,10 (Suppl 2):A22.

[3] 冯小娟,郑 萍,杨 晋,等.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和CRP变化及意义[J].临床检验杂志,2013,31(11):838.

[4] 郭春霞.血清胱抑素C及IgG联合尿微量白蛋白及微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J].中国医药,2012,(7):1416.

[5] Li Zhuo,Guming Zou,Wenge Li,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complicating non-diabetic renal disease among Chine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al Research,2013,18(1):1.

[6] 张碧莲.尿RBP、尿mAlb、β2-MG、NAG酶联合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6):756.

[7] 金智敏,赵瑞平.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4):464.

[8] Kwak B O,Park H W,Kim H J,et al.Microalbuminuria and obesity in childre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Endocrinology,2013,2013(1):1.

[9] 黄 金.β2-原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河北医学,2012,18(11):1655.

[10] 蒋舒娜,吴 洁,刘息平.尿特定蛋白和β2-MG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18):1517.

猜你喜欢
误诊率肾小管微血管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和炎症因子表达
依帕司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小管功能的影响初探
IgA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对早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的预测作用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