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万挺,曾碧新,黄 敏
(温州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应用工程技术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解决医学防病治病,保障人民健康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具有医学与工程高度融合的特点(以下简称“医·工”互融)。本文以如何更好地深化特色建设,并发挥特色建设效应引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理论与实验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开发建设、师资队伍培育多方面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学科办学特点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1.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办学背景。 目前国内开办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院系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医学类院校,一类是理工类院校,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办学模式与文化[1]。医学类办学模式更侧重于生物材料、医学仪器等领域,注重医学知识的培养却忽略工程技术理论的学习;理工类办学模式注重工程技术的培养,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物理电子计算机知识,但对影像设备在临床运用中的管理、操作、维修和开发能力的欠缺;两者皆有较大的局限性。 因此,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必须走医学与工学互动互融的道路,并不断创新,构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工”互融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满足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2]。
2.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缺陷。 纵观各校专业人才培养的情况,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来看虽然表面上与医院设备科、医疗仪器企业等合作,但在课程教学体系上与职业岗位“医·工”互融能力要求之间关联度还不够,课程与实际工作贴合度不高,对课程教学内容提出的要求,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与岗位工作内容的工作逻辑对接度有较大的缺陷,对接职业标准、教学环境和真实工作情境还存在一定的差距[3]。
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依托浙江省省级重点建设专业、新兴特色专业和生物医学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进行迎领,研究 “岗位─能力─职业成长”三维度明细培养目标,从医院设备科、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的角度提出人才的培养规格、质量要求和评价标注(见图1),构建“医·工”互融的教学模式改革行动研究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满足生物医学工程行业发展的人才需要[4]。
1.构建“医·工”互融课程体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施依靠“岗位─能力─职业成长”三维度培养目标,按照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构建医·工互融课程体系实施教学改革行动研究(见图2),通过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使人才培养方案在质量上和可操作性上得到提高。
2.实施两个“切入点”和两个“转变”多元化教学。 实施的两个“切入点”是指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两个方面,将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行业的国家标准、医学与工程衔接的内容以及非课程范畴的议题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程间的渗透与延伸[5]。两个“转变”是通过教师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改变,改变学生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技能。
3.深化与医院设备科、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人才共育,促成“学生本位”的教学目标观。 目前,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去向是医疗卫生部门和医疗器械公司。深化与医院设备科、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人才共育,通过建立就业实践基地等方式,根据用人单位的不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6]。 整个教学改革行动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寻找更好的契合点,改革的目的是在于促进学生的改变,有效地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行动基本流程如下(见图3)。
4.培育“医·工”互融教学改革有效的师资队伍。 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既有教师职务,又有实践背景的教师,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教师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进一步凸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色,发挥学科组、教学团队的优势,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通过“医·工”互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带动师资队伍的建设,形成一支适应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行业,兼顾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7]。
通过在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施“医·工”互融特色教学模式的大胆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浙江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校级科研课题等项目的立项率,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参加“挑战杯” 、大学生电子竞赛等获奖率较之前有明显的提高。
2.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近三年来,毕业生考研率与上线率从9.28%提高至21.58%,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7.12%、98.25%、99.13%,稳中有升。
3.毕业生的好评度逐年稳步提升。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联络、发放毕业生质量调查问卷等形式与各级医院设备科、医疗器械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显示,各个用人单位对我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态度、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适应环境能力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1-2012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5.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未来十年中国学科发展战略·生物医学工程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26.
[3]刘 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大学教育,2013,11(6):19-21.
[4]李晓寒,郑成兵,李 懿.医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3):15-16.
[5]郭圣文,吴效明.理工类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3,30(2):4084-4088.
[6]郑旭媛,田 心.生物医学工程本科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9):25-26.
[7]张 颖,鲁 雯,王鹏程,等.构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