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林燕 尧小青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属于胃肠道炎症,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可损伤胃肠道各部位,具有发展缓慢、病变范围多、易复发、致残率高等特点,多见于青年人,原因不明、并发症多。临床常采用氨基水杨酸类、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及营养等常规方案治疗,尽管临床症状好转,但肠道炎症仍持续,临床疗效不理想[1]。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是一种由鼠与人嵌合而成的IgG1单克隆抗体,临床多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缓解症状和体征[2]。本文旨在探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成人克罗恩病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克罗恩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主要病变部位、疾病活动程度及CDAI评分[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诊断及内镜检查,符合中华医学会炎性肠病协作组《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诊断标准[4],年龄≥18岁。排除标准: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肺结核活动期、病毒性肝炎活动期、疑有肠道狭窄或梗阻者、合并急性消化道穿孔、儿童克罗恩病患者。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治疗,柳氮磺吡啶口服,1次1g,1天3次,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约到第14周诱导症状缓解后,采用硫唑嘌呤(AZA)1.0~2.5mg/(kg·d)维持缓解,辅以氨基水杨酸制剂、补充静脉输注维生素,并发感染者给予抗生素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英夫利西单抗(规格:100mg/支,瑞士 Cilag AG 公司),首次 5mg/kg,然后在第2周和第6周分别给药1次,以后每隔8周给药,5mg/kg,静脉输注,持续用药至第24周[5]。
2.2 检测指标及方法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进行内镜检查,根据临床症状或体征及镜检结果评估两组临床疗效。根据克罗恩病疾病活动指数(CDAI)评估疾病好转率,临床缓解:<150分;轻度活动:150~220 分;中度活动:220~450 分;重度活动:>450分,临床好转率=(临床缓解+轻度活动)/总例数×100%[6]。应用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7]评价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包括肠道症状(10~70分)、全身症状(5~35分)、情感功能(12~84分)、社会功能(5~35分)等4个维度32个条目,总分32~224分,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2.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1 疗效标准[8]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结肠镜检黏膜恢复正常,溃疡愈合;有效:症状好转,黏膜炎症轻度;无效: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加重。临床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
表1 两组克罗恩病患者基本临床资料比较(例)
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35/37),高于对照组81.08%(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感染1例,治疗组患者感染2例,输液反应1例、迟发型过敏反应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克罗恩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程度及CDAI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疾病活动程度好转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 78.38%(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DAI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BDQ评分结果比较 治疗组治疗后IBDQ总分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且两组IBDQ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肠道症状、全身症状、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 4。
克罗恩病是一种非特异性胃肠道肉芽肿性炎症,主要病理特征为消化道节段性、全层性、炎症性病变,病变范围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主要发生于回盲部,关节、皮肤、眼及肝胆胰腺等,胃肠道以外器官均可受累[9]。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肠梗阻、瘘管和肛门病变。其特点是病程长、呈现跳跃式、阶段式受累,易反复发作,随着病程进展,其消化系统损伤亦进行性加重。目前各种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以缓解症状,控制疾病活动,减少复发及并发症的发生,难以真正治愈,预后较差[10]。
克罗恩病的发病与遗传、环境、炎性因子、免疫调节等有关,炎性因子在发病过程越来越受到重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一种重要的促炎症因子和免疫调节因子,越来越多证据证实TNF-α通过多项效应相互协同[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疾病活动程度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英夫利西单抗辅助治疗成人克罗恩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英夫利西单抗是一种由鼠IgG Fab段与人类IgG杂交嵌合IgG1单克隆抗体,分子系列中人源性结构占75%,鼠源性结构占25%,是目前唯一能使TNF-α丧失活性,改变克罗恩病自然病程的药物[12]。有研究[13]认为,早期应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中重度及合并瘘管型克罗恩病,能够有效诱导缓解,促进瘘管愈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CDAI评分低于对照组,IBDQ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英夫利西单抗辅助治疗成人克罗恩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生存质量。英夫利西单抗作为靶向人抗TNF-α的嵌合体,对可溶性及膜结合性TNF-α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亲和力,能够中和、拮抗TNF-α,使TNF-α所导致的病理作用及信号传导受到阻滞,有效降低TNF-α水平,抑制TNF-α在免疫细胞中的诱导分泌作用、免疫及炎性反应,促进患者黏膜愈合;并能够结合单核巨噬细胞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膜结合型TNF-α,减轻单核细胞和T细胞浸润肠黏膜,抑制肉芽肿形成,缓解疾病症状,改变疾病的自然病程,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14-15]。英夫利西单抗不良反应主要有感染、输液反应、迟发性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等[16],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适应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表3 两组克罗恩病患者治疗前后疾病活动程度及CDAI评分比较[例(%)]
表4 两组克罗恩病患者治疗前后IBDQ评分比较(分,x±s)
综上所述,英夫利西单抗辅助治疗成人克罗恩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Coimbra AJ,Rimola J,O'Byrne S,et al.Magnetic resonance enterography is feasible and reliable in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s in patients with Crohn's disease,and may help select subjects with active inflammation[J].Alimentary pharmacology&therapeutics,2016,43(1):61-72.
[2]孙杨,罗娟,李敏丽,等.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分析[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5,36(2):147-149.
[3]吴杨庆,季峰.上消化道克罗恩病的特征和诊治现状及展望[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4,34(6):365-368.
[4]杨红,钱家鸣.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部分解读[J].胃肠病学,2012,17(12):724-727.
[5]张燕红,叶文卫,陈毅斌,等.MSCTE与消化内镜检查发现Crohn病累及部位的比较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1):1511-1513.
[6]尹丹萍,刘同亭.克罗恩病与肠结核鉴别诊断的新进展[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7,7(2):79-82.
[7]陈延,黄智斌,刘奇,等.补土方案维持克罗恩病缓解期及生存质量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5,23(12):888-890.
[8]郑秀金,陈长旦,毛文灏.小肠克罗恩病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4(22):43-46.
[9]郭翔廷.克罗恩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2):247-249.
[10]陈香,李兴华.英夫利西单抗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2):39-41.
[11]廖诗乐,陈白莉,胡坤华,等.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克罗恩病黏膜愈合的血清差异蛋白质表达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31(5):894-899.
[12]米晓强,张雪梅,李爱华,等.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6,28(6):15-17.
[13]刘阿兰,班春景.英夫利西单抗在炎症性肠病应用进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1):101-103.
[14]朱振浩,邱琛,张明,等.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的小肠克罗恩病患者不同肠段黏膜愈合情况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37(1):44-48.
[15]郭萍,盛小燕,曾灿辉,等.英夫利西单抗对克罗恩病疗效的回顾性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6):634-636.
[16]秦岩,谭友文,徐岷.英夫利西单抗和环孢素对激素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及安全性的 Meta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26(1):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