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从要重视科学这门课程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教师要利用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等三个方面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旨在对当前的小学科学课改革有所借鉴。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几个问题;思考
《新课程标准》着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学目标的落实,促进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有效提高了教师自身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新课程标准》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倡导形式的多样化,关注学生全面和谐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形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实验教学的倡导,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一些传统的教学模式(硬灌输)已不适应新的课堂教学发展要求。新课标中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合作、探究、创新、激趣、能力、素质、情感、价值等是教育教學中提得较多的话题,新课标倡导的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当今的教育教学创新指出了一条新路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新课改已进行了几年时间,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认为在科学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一、 要重视科学这门课程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课程。如果学校、老师在教学理念上偏重于语文、数学,那就会导致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不重要,失去了学习科学课程的信心和兴趣。因此作为学校要树立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老师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先进的教育理念。把小学科学课程当作重要课程来教学。通过教学目标的落实,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对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素质。真正利用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 要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课的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技能,让他们会学习、会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老师就得花心血,做好课前准备,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探究目标,寻找达到目标的最佳方法。通过引导、激励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进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进行科学课的学习活动,使他们主动地去掌握科学探究方法。让学生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去发现和领会学科学的乐趣,让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成就感,增强学习科学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扼杀个性就是扼杀创造性。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于那些发现快、有较多解决办法的同学,就应该提出一些更深一点的问题让他们思考,请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同学,则应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逐步引导,这样一来,使学生都把自身的个性充分展现出来,在学习活动中施展了各自的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新。老师不要牵着学生走,只需要给学生提出要求,指明研究的方向,这样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习的主人——学生。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发现科学的奥妙,体验科学课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三、 教师要利用实验来引导学生探究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因为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总要弄个究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同时,进而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自觉地投入本节课的学习中去。如小学生五年级第二单元中,固体的热胀冷缩这一知识的探究,因为肉眼直接看不见固体受冷受热后体积的变化,所以老师就要精心创设情景,设计实验。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铜球、铁块、钢条等这些物体,如果把它们加热后再冷却,它们的体积会有变化吗?有的同学回答:不会。有的学生加答:没看见。有的回答:会。你们能举个例吗?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验证一下我们的推测。紧接着,老师演示:①铜球顺利通过铜环。②酒精灯加热铜球。③铜球不能通过铜环。这时学生非常惊奇,老师问:你能解释铜球不能通过的原因吗?④老师将铜球放在水里冷却后,又通过铜环。通过这一实验,学生就明白了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现象。继续给钢条加热来加深学生对热胀冷缩的性质,不但收到的教学效果不好,而且学生对这一知识产生怀疑。总之,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理念——“合作、探究、创新、激趣、能力、素质、情感、价值等”在科学这门课程教学中更是关键,更有待于我们去探索。
作者简介:
漆智,四川省遂宁市,四川省大英县蓬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