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路径探索

2018-05-21 11:09杨超先
求知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校园互联网+

杨超先

一、“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教育改革带来的机遇

1.优化教育资源

“互联网+”时代,全球化的教学成为主流趋势。学生利用互联网,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享受其他学校同等的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国内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为每个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将移动新媒体、在线课堂等应用到高校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内容、课后作业等可以通过特定数据平台发放存储,便于学生共享与反复听课。而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内容等数据可以被专业人员搜集与分析,便于因材施教。

2.课程形式实现翻转

传统的课程形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教师是讲解者。而“互联网+”时代,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互联网+”时代下,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二者是共同学习与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教师丰富的经验可以引导学生,学生的活力与创新能够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学生利用相关平台,与教师进行互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非被动接受者。学生和教师可以共同设计课程与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形式的翻转。

二、“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面临的挑战

1.师生之间的时代鸿沟

一些教师知识陈旧,教学方式单一。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在课堂上化身为“低头族”“手机控”等,学习态度十分不端正。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昔日的成长环境”与“如今学生生活的世界”的巨大差别。“50后”“60后”的教师习惯书本学习,但是现在的学生是与网络一同出生的一代,教师不能及时吸收新知识,观念的差异很难短时间内弥补,因此,师生之间存在时代鸿沟。

2.育人职责不断弱化

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与教师联系密切,教师的修养、人格都影响着学生。教师的职责既有教书也有育人,与学生有深厚的感情。而如今,网络学习逐渐流行,虽然十分便捷却也使教师育人的角色不断弱化。教师只关注课程的内容,为学生答疑解惑,而不注重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

三、“互联网+”时代高校教育改革的新路径

1.建立高水平的数字校园

当前,我国高校实现了程度不同的信息化校园或智慧校园。但是,高水平数字校园还没有实现。数字校园需要技术先进的硬件与软件设施的支持。数字校园的建设能使学校各个部门实现办公畅通,为师生的各项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实现精细化、科学化、流程化、可视化的教务管理。解决学生与教师的一切后顾之忧,改善教师与学生的工作学习环境,有利于高校人才的培养与科研能力的提升。

2.树立教师“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时代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必须掌握与熟练使用各种新媒体教学工具,革新教学模式。另一方面,要树立教师不断学习的理念。但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目前的运用,不能完全代替教师讲课作用,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和口语交流是任何渠道不可代替的。 “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只能改变教育传递的方式,而改变不了教育的本质。因此,在培养教师“互联网+”思维时,一定要强调教书育人的职责。

3.注重教学效果的反馈

教学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检测教学成果。通过各类考核,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与改进的方向。“互联网+”时代,教学的多样性与跨时空性决定了教学效果反馈的重要性。利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能够使考核与评价反馈更加全面。从微观上可以建立学生与学生间、教师与教师间以及学生与教师间的交叉评价体系。从宏观上,可以建立高校与高校间、高校与社会间的全方位开放式评价体系,实现对教学效果的多角度反馈与考察。

参考文献:

[1]管恩京,林 健,任传波.教务管理者视野下的高校教学信息化改革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7(4).

[2]项 丹.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7(6).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校园互联网+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