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职业教育助学项目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

2018-05-21 11:09何志军
求知导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助学精准职业

何志军

在新经济常态下,扶贫工作的意义应该是给予人一种根本性的改变,使其具备致富的思想、专业技能以及自我改变意识,并且要将扶贫工作做到精准化。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指导相关部门要在扶贫过程中明确“谁来扶、扶持谁、怎么扶”等方面的问题,并将教育脱贫作为精准扶贫的源动力,这也是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思想体现,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是一种致富能力的培养,还使其了解相关的产业和岗位发展情况,增强其致富的信心。为此,笔者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以及理论知识,从现阶段我国扶贫方面的需求以及职业教育开展情况为切入点,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这一课题。

一、职业教育助学项目与精准扶贫的关系

1.职业教育助学项目是实现精准扶貧的有效途径

在经济新常态下,一些贫困地区教育工作基础较差,一些因教育水平较低而导致贫困问题严重,而如何能够通过快速的提升渠道解决贫困问题、提高学习水平、增强学员专业技能已经成为教育脱贫的研究热点。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模式相比,注重的是实操能力的培养,培养周期相对较短,且助学项目会享受国家相关政策,费用较低,适合于贫困人群,与此同时,一些职业院校与相关的企业形成供需对接,可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率,提高学生对于这一模式的认可,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助学项目当中,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助学项目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而精准扶贫工作也推动了职业教育项目的发展[1]。

2.职业教育助学项目与精准扶贫具有统一目标

无论是哪一种模式,期望的结果都是提高贫困人员的学历水平和就业能力,实现脱贫致富,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而职业教育助学项目是实现精准扶贫的一种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注重区域特点,了解精准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在选择职业教育项目的过程中必须以现实为出发点,不能盲目,提高被扶贫对象对职业教育助学项目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并不是一概而论,这样才能体现扶贫的精准性[2]。

3.职业教育助学项目与精准扶贫都要依靠政策推动

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日益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有关教育方面的改革工作也在不断深化,总体的思路就是要实现人才需求和人才供应之间的协调性。而对于职业教育助学项目需要相关部门的支持,为其提供保障和动力,而精准扶贫也需要相应政策的扶持,否则相关工作将难以落实,比如说这一过程的资金需求,如果没有当地财政或者是国家相关项目资金的支持,那么将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必须注重政策的可行性和合理性[3]。

二、职业教育助学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问题分析

从实际的调查研究来分析,我国的职业教育助学项目在精准扶贫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对其进行有效的改进才能促进这一策略的顺利实施,经过总结,相关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

1.实际情况了解不足,影响职业教育扶困助学工作的实效性

在现实当中,相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助学项目的设置不够科学,没有深入了解扶贫对象的需求,并对相关职业技能的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缺乏深度分析,没有形成闭环,这就导致一些职业教育助学项目并没有起到扶贫的效果,一些被扶贫对象依然处于贫困状态,使其对这一措施失去了信心,影响了扶贫项目的社会公信力,不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以职业助学项目中的面点专业为例,如果学员不认可这一行业,对其学习缺乏兴趣,且市场需求相对较差,那么不但会影响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后续的就业和创业工作[4]。

2.职业教育资源匮乏,有待创新

随着市场化经济形式的出现,行业之间存在竞争,岗位之间也存在竞争,想要脱贫致富,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于他人之处,否则将无法在竞争中获胜,也将无法实现脱贫致富。而在现实当中,一些职业教育助学项目过于传统,所教授的技能缺乏创新,使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后,并没有体现出优势,虽然行业缺口较大,但是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即使暂时性获得有关工作,也存在被发展所淘汰的风险,这就会带来后续的社会问题。

3.经费投入不足,基础建设不够完善

经过对广西桂林市职业教育助学工作精准扶贫情况的调查,主要的扶贫资金来源于自治区人社、 财政、 扶贫部门进行筹措,为每名参加培训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两后生” 提供1.2万元的职业培训补贴。 “两后生”可以享受一学年的食宿免费、 培训免费等优惠政策,“拎包即可入学,培训结束推荐就业”的一条龙服务,从政策的角度分析,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投入较大,但是,经过对灌阳县 “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的实际调查分析,2016年灌阳县农民人均收入为8995元,一些贫困户人均纯收入最低在1000元以下,可见其贫困程度严重。一些贫困家庭仍存在经济压力,选择外出务工贴补家用的人员较多,影响参加职业培训的积极性,相应的职业培训补贴也为相关的部门带来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差,扶贫基金主要用于解决贫困人员在学习期内的资金需求。但是,职业教育助学项目应该注重基础建设,改善教学条件,这样才能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增强就业能力。而现实当中,一些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环境较差等等问题明显,相关方面的资金不足,没有专项的资金计划,这就导致有关工作开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4.职业教育扶贫项目实施过程管理有待提升

职业教育扶贫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包括人社部门、扶贫部门、学校等单位,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协调性较差,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比如说经费报批、使用过程监管、使用效果考核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对于相关经费的使用缺乏具体的筹划,并没有合理建立使用计划,缺乏过程分析和动态情况掌控,属于一种“机械化”执行模式,降低了资金的实际使用价值。

三、有效实施精准扶贫助学项目的措施

1.实现职业教育助学项目的针对性设置,深化精准扶贫理论

第一,对选定的扶贫对象要进行详细了解和调查分析,加强沟通,合理判定其实际诉求,为其选择恰当的学习科目,增强学习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重意识的转变,从思想方面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合理对其职业规划进行探索和制定,使其具有正确的发展目标,增强学习积极性。不但是对象选择要精准,具体方式要精准,实际的工作落实也要精准,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能按时、按质完成,并对其实施全过程管理,不能仅仅注重学校教学阶段。第二,实现过程的创新,建立相应的学生资源信息库,对学生毕业之后的发展状况要进行跟踪统计,分析原因,与此同时,还要与一些企业合作,代理委培,建立实践基地,这样就增强了扶贫助学项目的实际效果,形成了闭环。并可以针对情况,再次培训或者推荐就业,这样才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较强的保障性。

2.创新教学理念,提高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助学项目的开展要进行创新,从教学科目设置、培养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都要进行创新,使相关的学生能够具有竞争优势。以面点教育为例,除了一些常规化的教学内容,要结合当前的社会消费需求,注重特色面点师的培养,从技艺、手法、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与此同时,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进行一些民俗小吃等方面的面点工艺教学,这样既可以传承当地的文化,还可以增强其个性化和特色化。这一理念也符合党在十九大当中的相关思想,精准扶贫工作也要体现这一点,既可以带动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还可以实现教学的现代化改革,一举多得。

3.合理规划经费使用,加强基础建设

第一,从国家的角度来分析,要增强贫困助学基金的投入,提高资金投入标准。为了实现资金利用的合理化,减少资金压力,可以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消费水平、贫困状况和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设置,避免统一标准所带来的现实差距。第二,增強贫困助学基金的普及范围,不能仅仅是针对一些特殊贫困地区,要对其他有需求地区也进行资助,笔者建议,可以有效利用社会闲散资金,使企业参与到这一过程当中,比如说企业提供资金,学校负责学生培养,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有利于降低资金需求压力,个人见解,仅供参考。第三,对于职业学校的教学条件要进行改善,从人、机、料、法等各方面来优化,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比例,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借鉴相关的优秀案例,聘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4.加强过程管理,注重结果分析

对于职业教育扶贫项目的开展,要实施动态管理,由相关部门统一规划,从全局出发,综合统筹。第一,确定扶贫对象要精准、科学,相关部门要对扶贫对象进行实际情况的详细调研,规范审批程序,采取责任制模式,一旦发现虚假行为要严肃处理;第二,对职业教育扶贫项目的开展情况要进行全过程监督,分析实施效果,总结经验,为后续的改进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精准扶贫工作利国利民,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要加强重视,作为职业教育单位,要敢于担当,合理利用资金,改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管理,注重教育水平提升,创新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竞争优势,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国有关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易霏.实施职业教育助学项目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教育观察(下半月刊),2016(5).

[2]张祺午.职业教育助力精准脱贫[J].职业技术教育,2016(9).

[3]刘胜勇.职业教育有效对接精准扶贫[J].教育与职业,2017(22).

[4]德 央.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J].速读(下旬刊),2017(3):25-26.

猜你喜欢
助学精准职业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我爱的职业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EMS爱心助学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