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王怀环 评析/付 丽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中“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提出猜想
师:前面我们已经研究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猜想一下,今天我们要研究哪种图形的面积?
生:梯形的面积。
师:这是个很有挑战性的图形,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研究梯形的面积?
生:我打算像研究三角形一样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研究。
师: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都与底和高有关,你们猜想一下,梯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呢?
生:梯形的面积应该也和底和高有关。
生:梯形的底有上底和下底,怎么办呢?
生:那就和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有关系。
师:梯形的面积到底该怎样计算呢?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索,验证大家的猜想。
二、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教师出示活动要求:
(1)通过剪拼或你喜欢的其他方法,验证你的猜想,并尝试探索梯形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2)在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思考过程和发现。
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后,组织全班交流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1)。
图1
师:他要借助以前学过的平行四边形来求梯形的面积。看了这个剪拼的过程,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
生:这真的是个平行四边形吗?
师:有和这个同学一样的问题吗?
一些学生点头,表示有同样的问题,另一些学生举手表示有想法。
生: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这个四边形的上、下两条边都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所以它们也是平行的,而且相等。
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左、右两边也是相等的。
师:你们真棒,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说明这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那根据平行四边形我们怎么得到梯形的面积公式呢?
生: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我们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 就行了。
生: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高就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就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除以2。
师:你们能把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写下来吗?(生展示,如图2 和图3)
图2
图3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验证了大家的猜想——梯形的面积确实和它的底和高有关。
师:刚才老师发现同学们还有其他想法,谁来说一说?
生:我把梯形转化成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如图4)。
图4
师:(指图4)这个三角形和梯形有什么关系呢?
生:拼成的三角形的底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和,三角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以知道梯形的面积是:(上底+下底)×高÷2。
师:(板书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梯形面积公式)用字母可以怎样表示?
生:(a+b)×h÷2。
师:有的同学只用了一个梯形,也拼成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请看下面的图,你有什么想法?(呈现错例图5 和图6)
图5
图6
生:不对,必须沿着一条腰的中点,剪到另一边上面的顶点才可以。
师:同学们在剪拼、割补的时候是要依据条件的,一定要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不是随便怎么剪都可以。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谁愿意来说一说?
生:我把梯形沿着对角线分成了两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就是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梯形的面积公式。(如图7)
图7
师:今天大家都想到了转化的方法,用以前的经验解决了新问题,在转化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转化后的图形确实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再进行推导。
三、拓展延伸,建立联系
师:今天同学们积极探索,验证了猜想,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变化,请你细心观察,并思考有什么发现。
课件演示梯形上底的右端点逐渐向左端点平移,直至重合。
生:梯形变成了三角形。
师:你还想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生:梯形的面积公式中的上底为0,梯形面积公式就转化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师:我们接着看一下梯形又是怎么变的。 课件演示梯形上底的右端点逐渐向右移动,直至上底与下底等长。
生:梯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生: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就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师: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不是很神奇呀? 它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这样神秘的联系,可以说是通用公式了。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索,你有什么想和大家交流的?
生: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变化,就可以转化成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生:只要是一种图形,它总会和你以前学过的图形之间有联系。
生:所有图形通过剪或拼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生:数学可真神奇,不同图形的面积公式竟然有这么奇妙的联系!
师:通过今天的探索活动,我们灵活地应用了转化的方法,探索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还发现了图形之间的联系。希望你们今后能经历更多的探索活动,有更多奇妙的发现!
教学评析
在北师大版教材中,不管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还是梯形的面积,教材中的课题都被冠以“探索活动”。显而易见,在这三节课中,虽然得到面积公式很重要,但经历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更为重要,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思想,积累观察图形、根据图形特点探求面积公式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学习梯形面积这一课时,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第一,经历了前两节的“探索”,在本节课的“探索”中,学生真正的困难又在哪里呢?第二,经历过前两节课“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的学习,在第三节课“探索活动——梯形的面积” 中,我们的“探索”需要更注重什么?在本节课的“探索”中,我们期望学生有哪些新的收获?第三,作为多边形面积公式探索的“收官之课”,本节课又该为学生初中学习平面几何,留下哪些宝贵经验?
在王老师的这节课中,对这三个问题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首先,本节课的设计使学生暴露出了探索梯形面积过程中的困难,这是学生学习真实发生的基础。
我们来看看课堂上这一段对话:
师:看了这个剪拼的过程,你有什么想法或问题吗?
生:这真的是个平行四边形吗?
师:有和这个同学一样的问题吗?
一些学生点头,表示有同样的问题,另一些学生举手表示有想法。
生: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这个四边形的上、下两条边都等于梯形的上底加下底,所以它们也是平行的,而且相等。
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左、右两边也是相等的。
师:你们真棒,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说明这个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在本节课上,教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和空间。 如在这个片段中,学生质疑:“这真的是个平行四边形吗?”基于这样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更深入的思考,在他们尝试说明的过程中,无疑是对平面图形边和角特征、图形之间联系的又一次审视,这样使学生的思考更加深刻。
其次,转化在平面几何中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不仅是对转化思想的又一次体会和应用,更是对如何转化的一次反思和审视,学生对转化思想的体悟深刻而辩证。
在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脑海里对“转化”已经比较熟悉,但转化不是无条件的,在转化过程中,学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本节课运用了学生发现的真实问题,如将梯形转化成三角形时,必须沿着一条腰的中点,剪到邻边的一个顶点,再将两部分拼起来才可以,但有些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出现了图5、图6 的错误做法。其实,这和欧氏几何严密的逻辑是相悖的,在小学高年级,需要让学生慢慢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最后,在本节课“收官”环节中,学生将会建立以下三种联系:图形之间(形与形)的联系,面积公式之间(数与数)的联系,图形与公式间(数与形)的联系,知识之间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充满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