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全国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课改重要资料之一:导学案(我校起名叫学习导航)在学生学习、老师教学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导航;原则
一、 学习导航编制的理念与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会出于一定的目的,遵循一定的原则,教育更是如此。要体会如何去编制学习导航,先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学习导航的编制理念是什么?
以学定学,以学定教,以学导教,变教为导,教学相长。
2. 学习导航的突出功能是什么?体现在两方面: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学习惯,渗透学法指导,提高自学能力。
(2)是教与学的“载体”,承载学情调查,体现“以学定教”,增强教的针对性,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效率。
3. 学习导航的核心组成部分有哪些?
基础部分+要点部分+拓展部分
(基础学习)(要点探究)(迁移应用)
基础部分关注体现普及性,关注C类生;要点部分体现突破性,关注B类生;拓展部分体现拔高性,关注A类生。
4. 学习导航编制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获取都是来源于自主学习和与同学的交流。
层次性原则:学习是个渐近的、由浅入深的过程,所以学习导航的编制一定要注意选题的层次性。这里需要说明,初一、初二编制也要有个区别,要根据学生情况把握好教学起点,初一更要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方面。
难易适度原则:选题要根据关注目标的特点,难易适度,太浅了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太难了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导学性原则:学习导航不是巩固习题,是要学生在自学基础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问题、题目的安排应体现 “导学”的特性,启发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导航不能简单地习题化。
系统性原则:学习导航问题的设置、题目的编排是分版块的,但是都从属于一个目的,即为了让学习掌握一节课的知识点、能力点,所以在编排上要注意系统性原则,从不同角度、深度、广度为知识点服务,而不是就题解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感受到这一点。
5. 学习导航编写的注意点
(1)分析教材,确定教材“知识”和“能力”的训练点;
(2)这些“点”必须在导学案中得到对应的落实;
(3)将这些“点”用“问题”形式(“文本”形式)呈现出来,使其成为学生可阅读、可操作的学习载体;
(4)训练某个“点”,必须设计若干个“问题”的序列;
(5)学习导航必须无论哪学科按课时编写,导航中所有内容在课堂上解决(也必须解决好),解决了学习导航上所有问题也就完成了一节课的教学任务。需要说明的是,学习导航不可能完全解决本课时知识点涉及的所有问题,有必要的话可以在复习课、习题课中解决。
二、 学习导航版块的设置
由于采取学习导航与课时教案分开编制的模式,所以,本着学习导航越简单越好的原则,建议学习导航设置以下六个板块: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基础学习、要点探究、迁移应用、当堂检测。
三、 学习导航每个版块的作用及编制注意点
学习目标:
指向明确,学生易读懂,主要是本节内容学习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目标,不易太复杂,详细教学目标(包含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应在教案中体现,标明学习目标作用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时能有的放矢,便于学生对照检查。
学习重点:
为本课时概念、方法、能力要点,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在教案中体现),老师标明学习重点,提醒学生重视。
基础学习:
安排一些温故知新的题目,或体现探究过程的题目,或自主看书学习后立即能掌握的有关概念、法则的直接應用类题目,一般不超过三小题,此类题学生看书后基本上能完成,此环节面向C类生。如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的基础学习中可安排这样几个问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边
文字语言:平行四边形的
符号语言:∵四边形ABCD是
∴
角
文字语言:平行四边形的
符号语言:∵四边形ABCD是
∴
对角线
文字语言:平行四边形的
符号语言:∵四边形ABCD是
∴
这课时讲的是平行四边形性质,这三个填空题完成了对平行四边形边、角、对角线的性质的检测,考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点,同时,以符号语言形式填空,又考查了基本能力点。这三个问题所有同学只要看书,基本上都可以解决。
要点探究:
课本典型例题、例题的简单变式应用,二至三小题,此类题是学生自主学习后认真思考后能解决的问题或虽当时解决不了,但通过再看书基本上能解决的问题。这一部分问题面向B类生。如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要点探究中,可安排这样几个题目:
1. 在ABCD中,∠BCD的平分线与B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BH⊥EC于点H。求证:CH=EH。
2. 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E=CF。求证:△BOE≌△DOF。
3. 如图,在ABCD中,E、F为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CF,连接DE、BF。
(1)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2)求证:DE∥BF。
这三个题目分别考查了平行四边形边、角、对角线性质的简单应用,属于典型例题、知识的直接应用,这样的题目学生在看书后A类生立即能完成;B类生可能需要再次带着问题看书,通过思考也应该能完成;C类生可能再次看书后仍会有一两点的困惑,需要老师或组内成员帮助。
迁移应用:
本节课知识点与能力点的综合应用,变式训练、拓展训练,难度不超过7∶2∶1中的2对应难度,题量一至二题。此类题综合程度较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完成可能有一定难度,但经过生生探讨、老师点拨后基本能完成问题,此环节面向A类生。如平行四边形(一)的迁移应用部分(知识拓展题、知识提升题)可安排这样几个题目:
1. 知识拓展题:
(1)如图,在ABCD中,BE平分∠ABC,BC=6,DE=2,则ABCD的周长等于。
(2)如图,在ABCD中,AC,BD相交于点O,AB=10,AD=8,AC⊥BC,则OB=。
(3)若平行四边形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比为1∶2,则其中较大的内角是°。
2. 综合提升题:
(1)用平行四边形纸条沿对边AB、CD边上的点E、F所在的直线折成V字形图案,已知图中∠1=68°,∠2的度数为°。
(2)如图,ABCD中,AC⊥AB,AB=6cm,BC=10cm,E是CD上的點,DE=2CE。点P从D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DA→AB→BC运动至C点停止。则当△EDP为等腰三角形时,运动时间为s。
知识拓展题是要点的再探究,第一小题是与角平分线的知识的综合,第二小题是与勾股定理的综合,第三小题是与平行线性质综合,并不难,B类生基本能解决。综合提升题是图形的运动(折叠)与点的运动,属于能力题,有一定的难度,面向A类生,A类生解决起来可能也有一定难度,但经过思考点拨应该能解决。
需要说明的是,迁移应用题不一定要达到一定深度,老师可在备课时准备,在课堂上再呈现,如徐杨中学第二节课上课老师关于全等三角形第四课的拓展补充。
当堂检测:
5分钟内解决(政史地生可适当多点),二至三小题考查本节知识点,或指明考查内容出处,如同步作业多少页哪一题等,面向C类生。
四、 学习导航、课时教案、课时作业的关系
学习导航的作用一方面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一方面也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再看书,再学习,力争最大限度地解决问题,掌握知识。课时教案是对整个导学过程(包括但不局限于课堂导学)的预设计,在学习导航的基础上补充完整教案的环节,同时要有对课前促学措施的准备、课中导学、展示交流的点评预设、方法、规律的归纳总结等等。
学习导航是课时教案的精华部分,课时教案是对学习导航的再补充和完善,课时作业是对目标检测的再补充,以弥补课堂检测时间和量的不足,也是对导学效果的再巩固与再提升。
作者简介:
李林,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外国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