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
摘 要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受到兴趣、态度、意志、习惯以及计算方法和思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往往不高。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关键词提高;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9-0212-01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要让学生打心底里愿意去算、喜欢去算。首先在教学中要设计形式多样的计算练习,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己编计算题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将计算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适时地列举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二、加强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
要使学生会算就必须使学生明白怎样算,也就是加强算理的理解和法则的掌握。因此,在教学时,应结合实际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实践的一个难点。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思维多样化,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问题解决,追求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探索算法、交流算法、优化算法。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35+48)时,先引导学生理解问题情境并列出算式后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计算方法,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计算方法。最后学生汇报情况:(1)摆小棒、学具。(2)分解口算30+40=70 5+8=13 70+13=83(3)竖式计算3 5
+ 4 8
8 3
接着对比算法、优化算法。教师可提问:(1)这道加法算式在计算时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2)这些算法之间有什么联系?(3)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最好归纳总结。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经历分析、比较、选择的过程,学生在独立思考及与同伴交流算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并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从而优化算法,巩固了对算理的理解。
三、加强学生口算的训练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的制约。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为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口算训练。
(一)利用课前三分钟进行口算训练。我坚持在教學时让学生课前轮流出10道口算题,出得好的评为“口算明星”。因为学生的情况不一样,出题的类型也各式各样,再加上题目是学生自己出的,学生做题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最后用开火车方式进行反馈。
(二)利用“口算游戏”加强口算训练。三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出题,一个学生说得数,还有一个学生当裁判。这样的游戏不仅使学生乐学、爱学,还把游戏带到课外与同学一起做,带到家里与爸爸妈妈一起做。
四、结合口算、笔算,提高估算能力
在计算中,口算和估算是笔算的基础,估算反过来又促进口算、笔算的熟练化。估算是保证计算准确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要结合口算、笔算加强估算训练,提高学生估算能力。例如:在教学“47+32”时,教师出示问题情境后,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从图上你看懂了什么,并说说你认为至少要带几十元?然后全班交流。
方法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知道47接近50,32接近30,所以把“47+32”看成“50+30”,这样就可以通过口算很容易算出大约是80元。
方法2:运用“笔算化”的方法来口算,先想个位上7+2=9不满十,再想十位上4+3=7,所以是79,通过思考:79不满80,带70元不够,所以要带80元。以上两种方法把口算、笔算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既快又轻松地估计出了所要求的结果,提高了计算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审题,认真思考,独立完成作业,在计算中不要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教师还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教师要以身作则,如板书要书写工整,准确、规范。
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需要教师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和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教师和学生持之以恒的共同努力,才能见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