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节俭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2018-05-18 09:26孙颖颖
考试周刊 2018年48期
关键词:培养意识幼儿园

摘要:节俭意识是当今大多数独生子女的缺陷之一。今天的幼儿往往在溺爱、惯养中长大的。同时,家庭的消费一般都花在幼儿身上。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幼儿几乎没有节俭意识,给幼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作为启蒙教育的幼儿园应该努力的培养幼儿的节俭意识。本文围绕如何培养幼儿的节俭意识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幼儿园;节俭;培养;意识;教育

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从小就没有节约意识,习惯了铺张浪费的生活。然而,如果肆意放纵孩子养成这种不节约的坏习惯,孩子长大之后就会不珍惜钱财,甚至破坏国家和社会的财产。只有具有节约意识的人,才会热爱自己的工作,才会积极向上。因为他们知道一分一厘都来之不易,这是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成果,他们必须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父母的血汗钱,所以从小培养孩子的节俭意识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 言传身教,发挥教师的模仿作用

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认为,教师的行为习惯与言谈举止对幼儿有一定的强化作用。我们知道,幼儿除了在家里的时间外大部分都在校园里进行学习和实践综合活动。教师对幼儿的影响力是极大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幼儿,他们会效仿教师的行为,因此教师必须正确看待幼儿的向师性,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例如,教师表扬那些穿着华丽漂亮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就会误以为只要穿着好看就是好孩子了,他们就会产生攀比心理,对外在穿着格外在意。因此,为了树立幼儿朴素节俭的意识,教师不仅要规范自己的穿着,朴素大方,也要要求幼儿穿着简单朴素,只要干净整洁就好,不要刻意追求华丽好看。幼儿都喜欢听有趣的故事,好听的歌曲,古往今来有很多关于节俭的著名的故事,流传的歌曲,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元素来感染幼儿,强化他们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家长还可以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带孩子出去看看保洁工,工厂的工人是如何辛苦工作的,让孩子明白赚来的每一分钱都是需要付出巨大的辛苦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也可以适时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二、 日常教育,引导幼儿初步懂得节俭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教育的时机,不仅是在校园里才能接受教育,家长在家里要抓住一切教育孩子的机会。其实,越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越能打动孩子,越能有明显的效果,因为孩子在日常中感受到了轻松愉快的氛围,这些具有“契机”的教育不会给孩子带来压力,他们会更容易接受。例如,“世界勤俭日”这一天,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视频,讨论勤俭的话题,在饭桌上看孩子的表现:有没有浪费粮食,有没有挑食。饭前便后洗手有没有自觉的关水龙头。睡前和出门有没有自觉关灯。这些生活琐事,日常话题,都可以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机会。家长可以让孩子说一说在学校里是如何做的,同学们是如何做的,然后告诉孩子不浪费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颗粮食才是正确的。这些资源都是地球上稀有的财富,是人类辛苦的劳动成果,幼儿一定要珍惜和保护,才能在这个赖以生存的地球上继续生活下去。不管是在学校里,还是家里,越是小事情越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只有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开始,才能真正做到勤俭节约。

三、 小事做起,促使幼儿懂得爱惜资源

由于年龄的特点,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他们在游戏中放松自如,这是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游戏引入课堂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的学习动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以爸爸、妈妈的角色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应该如何做一个节约的人。又例如,在玩电动玩具的时候,突然没电了,家长可以趁机提问孩子知不知道电是如何来的?然后告诉孩子电是来之不易的,是利用发电机经过多重程序之后才有的,因此每个人都必须节约用电。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每个人都不愿意生活在黑暗中,没有电一切都做不了,所以随手关灯是必须的,这样才能节约用电。另一方面,现在很多贫困地区都缺水,缺电,那些孩子没有优越的条件,他们不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他们没有纯净的水喝,他们没有无数的衣服穿,没有用不完的学习用品,所以他们十分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因此,作为生活在发达地区的幼儿,他们更要节约一切资源,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四、 家庭教育,父母以身作则勤俭节约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李吉林认为,幼儿教育决不能离开家庭教育而独立的存在。因此,勤俭节约的意识必须从小培养,从小事开始培养,从家庭教育开始。这对儿童未来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幼儿的无意识模仿能力特别强,身边的人和事对他们的行为和思维会产生强烈的影响,因此父母必须端正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出榜样。因为父母是和孩子在一起时间最长的人,孩子第一眼看到的也是父母,父母的所作所为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为人处世,因此父母要经常给孩子灌输勤俭节约的意识,告诉孩子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要热爱生活。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美德就是勤俭节约,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述古人节约的故事,以此来启发和感染孩子。作为父母,自己平日里一定要勤俭节约,不浪费一滴水,一粒米,随手关灯等等,这些节约的行为会被孩子无意识的看在眼中,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孩子也养成了节俭的好习惯了。另一方面,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要加强联系和沟通,发挥教育合力。

总而言之,现代社会的孩子缺乏节俭意识,不懂得绿色生活,这种浪费挥霍的生活态度不仅造成了物质损失,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有损道德品质,给国家和社会抹黑了。因此,为了拯救如今的孩子,改变不堪的社会现状,必须创新手法,将节俭意识根深蒂固地植入幼儿心中。

参考文献:

[1] 吴纯.将节约意识融入每一个细微的工作之中[J].高校后勤研究,2016(4).

[2] 劉艳荣.浅谈大学生节约意识的培养途径[J].北京教育(德育),2015(9).

[3] 李锁灵.培养青少年的节约意识刻不容缓[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6(Z1).

[4] 刘惜.“半碗饭”的节约意识[J].数学大世界(幼儿教育适用),2015(Z2).

作者简介:孙颖颖,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观音寺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培养意识幼儿园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