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学生为中心和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教学的融合成为了新教育形势下教学改革方向。而初中美术作为培养學生“德智体美劳”中重要的课程之一,基于现代化快乐教学的基础上,如何在初中美术中融入民间剪纸艺术,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抽象思维等综合能力,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初中美术;快乐教学;民间剪纸;课堂设计
初中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品味、提升审美能力的主要工具之一。而剪纸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在新文化的冲击以及科技不断发展下,被列入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面对逐渐消失的民间经典传统艺术,而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的主阵地之一,应发挥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主阵地作用,将民间剪纸与美术相结合,从而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又要求在初中美术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遵循快乐教学的原则,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笔者将对基于快乐教学下的初中美术与民间剪纸的课堂设计进行探讨,并总结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 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感受与理解剪纸艺术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情境决定心境,而心境则生成智力”,这实际上与现代认知学所谓的“情绪智力论”相类似。因此,要想激起学生对民间剪纸的学习热情,首先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剪纸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感染中初步感受剪纸艺术的审美体征,并进一步理解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
而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例如,学校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教师可以申请创建专门的美术教室,而后利用自身专长,运用各式各样的剪纸对教室进行布置、装饰,通过环境的熏陶,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剪纸艺术氛围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多元化的剪纸作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从而对剪纸产生直观的感受与深刻的理解。除此之外,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对李可染水墨画的“牛”进行观赏、评析时,教师可以将剪纸画中的“牛”作为对比,通过这一情境的构建,组织学生对水墨画的“牛”进行分析,并将其艺术特点与表现特征与剪纸的“牛”进行比较,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感受剪纸所具有的“平面性、装饰性”艺术特点。
二、 创新教学思维,结合学生与学科特点开展教学活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转变的阶段,因此该阶段的学生其最大的成长特点在于其具有“求新、求异和求趣”的活泼思维,在“动手”能力与自我表现意识上较为强烈。所以,基于快乐教学的初中美术与民间剪纸课堂的设计,需要充分结合初中学生的成长特点,创新教学思维。
例如,教师进行八年级上册“活动三室内装饰品的设计与制作”的教学活动时,这一活动的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到,室内环境的装饰种类是多样的,除了绘画以外,学生还可以运用多种材料以及不同的技术进行制作,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想象力,结合材料特点,制作不同形式与风格的装饰品,并且还要有意味。因此,在这样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将民间剪纸融入到其中,让学生尝试用剪纸设计一件室内装饰品。而为了满足学生的成长特点,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现代学生的普遍喜好,将卡通类或其他有趣的动画元素等融入到剪纸元素中,使剪纸在保持其特征不变的同时,赋予其现代化气息,而这对剪纸的发展以及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满足学生“动手”与自我表现的要求,为学生确定“运用剪纸技术设计一件有意义的室内装饰品”的主题后,让学生充分调动自我的主观能动性,让其想怎么剪就怎么剪,从而使得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够自由发挥;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彼此的作品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在这样愉快的学习氛围以及互动中感受剪纸的文化价值与艺术特征,以为剪纸艺术的传播与传承奠定基础。
三、 加强课外拓展,激发并放大剪纸艺术的学习效应
课堂教学自然是初中美术与民间剪纸课程活动体系的主阵地和制高点,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养成的,而实际上是一个潜移默化或者说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发展性过程。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艺术活动,要教会学生基本的剪纸技法或让学生能够剪出一幅作品并不是一件难事,而真正难的是如何让学生熟能生巧,如何让学生剪出好的、同时又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的艺术作品,真正弘扬剪纸文化。这对于目前的“90后”“00后”时代特质学生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针对这一现状,初中美术与民间剪纸课堂的设计,需要将“小课堂”与“大社会”实现有机融合。这就要求,教师在做好课堂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将剪纸教学课堂延伸到课堂外,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美术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内学外用”“学用结合”的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兴趣以及能力和素养。例如,教师可以在美术课结束后的5分钟或美术课前的5分钟,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一步步介绍民间剪纸艺术的起源、发展、特征以及文化价值等;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收集优秀的剪纸作品以不断提升审美能力;亦或者是在课余时间,收集剪纸素材独立进行艺术创作;而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成立一个“剪纸作品展”活动日,也就是定期开展剪纸作品评比活动,通过“以赛激趣促学”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并放大剪纸艺术的学习效应,让学生在比赛氛围中能够积极投入到剪纸艺术的创作中;而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剪纸艺术能力的提升搭建了平台,为剪纸艺术的传播与传承拓宽了途径。
四、 小结
综上所述,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面对逐渐消失的这一经典传统文化,初中美术教师要充分将剪纸艺术与美术高度契合,承担起美术教学对剪纸艺术的传播与传承重任,让初中美术能够与民间剪纸相互融合,从而让民间剪纸艺术能够不断发展,在时间的长河中“永不朽”。
参考文献:
[1]高云鹏.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剪纸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9):112-113.
[2]李文静.如何构建高效初中美术课堂[J].学周刊,2014(07):108-109.
[3]暴晓侠.浅谈剪纸艺术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S1):123.
[4]高晓燕.剪纸艺术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8):172.
作者简介:
周蓉,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第十中学。